張麗華
水稻是福建省的主要糧食型作物,這也是一種產量和效益較高的農作物。發展水稻種植是實現農民增產增收,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途徑。水稻種植過程中,傳統栽培模式主要以大范圍的灌溉種植為主,而中國是農業大國,淡水資源缺乏。如果一直沿用傳統灌溉模式,會導致大量水資源不科學利用。在缺水干旱地帶,應該積極推廣水稻節水高產栽培技術。近年來福建省三明市將樂縣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積極推廣水稻覆膜節水灌溉栽培技術,通過覆膜能夠有效提高地表溫度,增加水稻產量,高水資源利用效率。本文主要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分析了水稻節水灌溉栽培技術,現將具體研究內容介紹如下:
1、水稻節水栽培技術原理
在長時間的水稻生產過程中,我們可以知道水稻是一種高需水類作物,但水稻在不同生長發育時期,對水分的需求存在很大差異性。水稻原產于干濕交替的沼澤環境當中,具有水陸雙重的適應能力。過去田間保持水層的前提下,主要是維持生態需水,主要作用是調節水稻生長的正常溫度,確保供水充足,降低土壤鹽堿度,并抑制田間雜草生長。這個時期水稻生長過程中對水分的需求量不大。因此就需要從這個方面作出努力,降低水稻生態需水的灌溉量,只要保持土壤呈濕潤,滿足水稻生長發育所需即可,不需要建立水層,這個時期更是實現節水灌溉的關鍵。進入水稻生長發育階段之后,逐步由生態需水向著生理需水轉變,這個時期要保持田間有充足的水分供給,同時還應該協調好各個養分,氣候溫度等多方面的因素,保證水稻生長關鍵時期的水分所需,滿足水稻抽穗揚花灌漿的正常需求。
2、水稻節水灌溉栽培技術的增產效應
①節水抗旱
在水稻栽培過程中,通過開展覆膜栽培技術,能夠顯著提高淡水資源的利用效果。地膜栽培的水稻除了進入分蘗期和開花期之外,其余各個時期均采用濕潤灌溉為主,不需要在田間建立長期的水層。進入分蘗期和開花期之后只需要進行一次灌溉。田間通過覆膜能夠有效減少土壤中水分的蒸發,保持土壤濕潤。大量研究表明,通過覆膜栽培,每畝水稻生長期僅需200立方米左右,比常規灌溉栽培少用500立方米,節水灌溉達70%以上。另外通過采用覆膜栽培模式,可以大大抑制土壤中水分的蒸發,在水稻生長前期具有很好的保水作用。覆膜栽培之后,使得從土壤深度蒸發出來的水汽附著在地膜表面形成水珠,當遇到外界冷空氣作用之后,再次滲入土下,通過不斷的循環蒸發,形成一個完善的小氣候循環,地表蒸發量80%以上被地膜阻隔,起到很好的節水作用,減少稻田水分蒸發量。地膜覆蓋栽培與常規水稻栽培相比,可以有效減少蒸發量50%以上。另外,地膜覆蓋栽培的水稻表現出很強的耐旱性。在干旱季節具有很好的抗旱性能。由于地膜覆蓋下的土壤下層水分的含量要顯著高于上層,底層土壤墑情較好,具有很好的供氧能力低溫較高,有利于水稻前期根部的生長發育,確保水稻根系向縱深化方向發展,吸收土壤下層水分和養分的能力增強,進入中后期之后更加耐干旱耐倒伏。
②增溫保溫促進早發
相對于傳統露地栽培的水稻,水稻覆膜之后日平均地溫能夠提高3~5度,外界溫度越低,地塊的增溫效果越明顯。通常情況下地膜覆蓋以后,內部的溫度相對于陸地栽培高2.8度左右,這樣能夠提高水稻的抗寒冷能力。地溫增高能夠顯著促進水稻根系的生長發育,同時也是促使水稻早生發的關鍵因素。根據稻田試驗導致,進入水稻分蘗期之后,覆膜栽培的水稻與不覆膜栽培的水稻相比,地面溫度平均高出了9.5度,有利于提前播種,延長水稻的生育期,達到增產穩產的目的。水稻進入分蘗期之后,最適宜的溫度通常在30~32度,如果外界溫度低于16度,水道的正常分蘗會受到影響。通過覆膜可以顯著提高地表溫度,可以人為的營造一個適宜的溫度環境,滿足水稻的營養生長條件。一般覆膜栽培發苗速度相較于露地栽培高出1.2倍以上,尤其可以提前一周左右栽插,進入分蘗期后不會出現枯葉黃葉落葉,能夠促進水稻早分蘗,多分有效蘗,早抽穗,形成大穗,為水稻高產穩產奠定基礎。田間覆膜之后地表溫度顯著增加,大大提高水稻的播種期,促進水稻早發快發。由于地表中的有效積溫時間顯著縮短,能夠加速水稻的生長發育進程,抽穗期和灌漿期期大大提前,避開了水稻生長中后期的病蟲害威脅,水稻結實率提升,水稻成熟時間相對與露地栽培提早10天左右,有利于下一茬農作物的提早播種。
③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覆膜栽培模式下為水稻生長添加了一個保護層,減少了地表土壤和肥料,因為受到雨水或灌溉沖刷而導致的流失,有效防止了土肥養分的揮發和流失,提高了土壤養分活性,肥料中的各種營養元素的損失率大大降低,整個土壤的理化性能得到保護,肥料利用率能夠提高20%以上,相對于傳統栽培模式,節省肥料10%。覆膜栽培模式之下,地膜內的水溫和地溫顯著提高,降低了土壤容重,使土壤的通透性得到有效改良,這樣既有利于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生長又能夠促進土壤中某些營養物質的轉化,達到提高養分利用率的作用。
④抑制雜草生長,降低田間病蟲害
覆膜栽培模式之下,由于農用地膜和泥土之間能夠形成有效的隔離層,通過缺氧窒息和強光照射、稻田熏蒸的作用能有效殺死田間的雜草,達到抑制雜草生長除草的目的,具有很好的除草效果。在水稻苗期田間少了雜草爭奪養分,爭奪陽光,可以大大提高幼苗的生長速度,地膜覆蓋地除草率可高達96%以上。另一方面通過覆膜栽培能夠有效改善田間的通風透光率,加上地面蒸發量被有效抑制,地面相對濕度較低,對田間病蟲害的發生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有效降低了田間病蟲害的寄生傳播條件,農藥使用比率大大降低,提高了水稻。
(作者單位:353306福建省三明市將樂縣黃潭農業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