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宜全
小麥是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是北方地區的主食。隨著我國人口日益增長,農產品產量和質量要求逐漸提升。在農作物種植與管理不斷發展的環境下,如何有效實施小麥高產種植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技術成為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青海省位于我國西北內陸,以旱地小麥種植為主,所以本文將青海旱地小麥種植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具體種植技術以及病蟲害防治技術。
據相關統計顯示,2018年青海省冬小麥種植面積在6200畝,其中化隆縣、循化縣、貴德縣、尖扎縣等都分別設置了冬小麥種植基地,主要麥種為175和437。而且為了推動全省小麥種植業健康有序發展,各縣區對小麥制種基地建設高度重視,從種植、管理、病蟲害防治等各個環節都在實施監督。在此境域下,為了使今年小麥種植更加產量更高,質量更強,對小麥種植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技術研究成為一項重要課題。
1、小麥種植技術分析
①選種選地
選種主要是結合當地氣候條件和時令選擇不同小麥品種,這是保證小麥與自然環境相適應的前提條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小麥產量。青海地區海拔高、晝夜溫差大、全年降水量少,要選擇抗寒性突出、抗病性良好,適宜在青海高原黃河流域、湟水流域廣大旱地種植的品種。
選地時主要看土層厚度和土壤肥力。另外,為了實現營養均衡吸收,一般建議采用套作種植模式,可以選擇上一茬是大豆、玉米、馬鈴薯等農作物的土地,確保土壤營養,提高土地利用率。
②精量播種
在播種過程中,麥田氣溫、壟深和壟距,小麥播種的數量等,都會影響小麥播種效果,為此,要特別注意該方面的精量處理。種植前需要對土地進行規整,土壤打碎處理,這樣在機器播種時不至于出現斷壟現象;控制播種溫度大于10℃,篩選出粒大飽滿的種子, 并且在播種前利用藥物進行包衣種子的浸泡防治病蟲害;播種時按照所選小麥品種的說明書實施不同播種量,土壤深度控制在3到5厘米;播種時密度不能太大,留予足夠的空間接收光照,進行光和作用,確保小麥顆粒飽滿度。播種完小麥后還需要整畦,將麥田劃分為大小均勻的壟,以便后期灌溉。
③科學施肥
小麥施肥包括基肥和后期追肥,基肥主要以腐化的有機肥為主,配加適量化肥,可以在整地過程中一并施撒,這樣能夠保證小麥生長過程中底肥充足;追肥實施既要看小麥種類(春小麥、冬小麥),還要看小麥播種量,一般在苗期和抽穗期進行,使小麥生長過程中擁有持續的營養支持,所施肥主要以氮肥為主。
④合理灌溉
由于青海地區小麥種植主要以干旱小麥為主,所以需要定期對小麥進行合理灌溉,促進小麥生長。充足水分能夠促進蛋白質吸收,提高抗旱能力。一般情況下1kg小麥需要1000-1200kg的水,三分之一的水分會被地面蒸發,需要人工灌溉,在小麥地周圍挖溝渠引水灌溉,或者修筑蓄水池采用噴灌。其中噴灌最占據優勢,不僅具有省水、灌溉均勻等特點,還能夠保持土壤原貌,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地利用率。
⑤田間管理
田間管理主要是進行固苗、補苗、除草、調節水分、加強營養等,一般遵循返青拔節和孕穗增粒原則,防止抽穗成熟期出現早衰。除草是為了防止其它雜草吸收土壤營養,使小麥所需營養元素遭到搶奪,影響健康成長。
2小麥病蟲害防治技術分析
①防治技術
小麥種植過程中針對出現的病蟲害防治技術主要包括三大類:生物防治技術、化學防治技術和農業防治技術。生物防治技術主要是利用昆蟲性激素藥劑阻礙昆蟲正常繁殖,種植綠色無公害小麥;化學防治技術主要是指利用化學制劑進行紋枯病和銹病等病害的防治,藥物使用要符合國家統一標準,盡量降低藥物毒性,保證小麥優良性;農業防治技術也叫人工防治技術,主要是做好小麥田間管理,清除田間雜草,破壞害蟲生存環境。
②小麥各時期病蟲害防治技術
播種期:此階段病蟲害防治能夠使小麥整個生育期的病蟲基數得到降低,可以采用農業防治技術和化學防治技術相結合的方式,精耕細作、輪作倒茬、秸稈還田和適時晚播。藥劑拌種是一種有效的防治措施,選擇不會影響小麥后期生長、抗蟲害效果好的化學藥物。
返青期是小麥生根發芽的關鍵時期,此時直接影響小麥未來成穗率。紋枯病是這一時期常見的病害,可以選擇紋枯凈藥物與哩酮乳油、禾果利可濕性粉劑與水按比例混合,然后進行噴灑,均勻受藥。特別注意噴灑位置盡量在小麥莖基部。
抽穗期是小麥結實的萌發期,此時常見病害主要有銹病、白粉病等,建議種植戶選擇粉銹寧乳油或三哩酮乳油進行噴灑,做好病害防治。
灌漿期是小麥顆粒飽滿發育的關鍵時期,直接決定小麥后期產量。此時小麥容易出現倒伏,是病蟲害高發期,建議種植戶借鑒以上防治措施,選擇低毒低殘留的農藥進行噴灑,防治蟲害。
此外筆者建議種植戶盡量選擇生物防治技術,培育綠色無公害小麥,提高小麥質量和產量,將小麥種植業推向更高層次和水平,增加種植業經濟收益。
綜上所述,小麥作為我國三大主要農作物之一,在種植和病蟲害防治技術上需要精心優化,結合當地環境條件,合理播種和管理,切實做好小麥生長階段的病蟲害防治,促進小麥健康生長,提高產量和質量,提高農業效益,促進經濟增長。
(作者單位:811600 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