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雙全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持續提升,人們對無污染、無公害的動物食品的需求量迅速增多。山區和森林中的野外散養雞的正在持續增加以滿足人們的需要。野外散養的雞吃昆蟲和草籽,導致散養雞的富含營養且口感好。然而,野外散養雞的大規模養殖誘發的疾病導致散養雞的繁殖率持續降低。在我國,由于散養雞的開放程度較高,對雞都是自由放養的方式,導致養殖戶難以預防和控制疾病。當某只雞患病時很容易在畜群中傳播,從而造成雞的大量死亡,給養殖戶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同時還威脅著當地雞市的安全穩定的發展。
由于野外的環境變更性大,導致散養雞不易被養殖者控制。雞群的病害防治工作與傳統圈養的飼養模式有顯著差異,做好防制自由放養的雞疾病的預防與控制工作對養殖者具有重大意義。實踐發現,科學選擇繁殖場所、良好的場地環境衛生和優選優質雞苗可以顯著提高散養雞的成活率。養殖者要注重雞的預防與治療,加強防疫的同時鞏固疾病預防意識,與此同時要掌握一些常見雞病的了解,如雞球蟲病、雞傳染性法氏囊病及雞瘟等的預防與控制措施。
一、野外散養雞病治療過程中常見的問題
1、對雞病的認識不到位
在飼養雞的流程中,源于缺乏理論知識,過于依賴經驗,在對雞進行散養的流程中沒有具備科學性的知識點。除了掌握一些常見的雞病,如雞痢疾和雞瘟等疾病以外,他們對其它疾病的了解程度幾乎為零。所以野外散養雞場患有重大的傳染病時,養殖者本身往往無法以冷靜和平和的態度來應對,并及時采取適當的方式發現問題的根源,并解決問題。
2、沒有對雞病采取及時治療
由于散養雞的養殖者對養雞的專業知識知之甚少,導致他們對雞的身體狀況作出不準確的判斷。雞一旦病了,散養雞的養殖者可能無法在第一時間找到雞的病源,從而導致病雞快速將疾病傳染給雞群中的其他健康雞,最后導致散養雞場中的所有雞全部死光。散養雞的養殖者的散養雞規模受到經濟的影響較大,配套設施無法完善,加上散養雞的養殖空間受到限制,且各方面的條件都不盡如人意。
3、散養戶對病雞藥物效果的了解甚少
當雞患病時,散養戶會出現負面情緒。倘諾積極治療無效,散養戶將逐漸失去對病雞的治療耐心,從而喪失心理承受的砝碼。錯亂的思緒將導致養雞戶忽視了藥物運作所需的時間或不同群體對藥物的反應能力、藥物的運作時間都不同,致使藥物無法產生合理的效用。在這種情況下,養殖戶會選用一些高效藥物,而忽視了病雞的是否可以承受這種強烈的藥效的能力,把大量藥物應用于病雞身上,導致病雞的死亡率變得更高。目前大部分散養戶仍未找到正確的處理方案來應對病雞病情的持續惡化問題。
二、野外散養雞病的防控措施
1、適當選擇散養雞的品質
要選取適合放養和抗病的雞品種,當地的雞和混合雞是適合在野外放養的優良品種。雖然這些品種繁殖緩慢、產蛋量低且飼料回報性不高,但肉質鮮美、雞蛋營養價值高且市場價格高。商業蛋雞也可以放養,但它們是與高品質雞相比對疾病的抵抗力較弱。最近,山東省家禽研究所研究出了的品種較好、適合散養的三黃雞。
2、適當控制藥物用量
雞是與哺乳動物截然不同的家禽,它們的抵抗力很弱,因此滋生細菌并感染疾病的可能性較大。在這種情況下治療雞病的方法需要適度。散養戶由于自身對藥物的認知較少,導致對雞藥物的使用劑量無法合理控制,很多散養戶在給雞治病時為了能盡快治好雞的病,而給雞喂食和注射大劑量的藥物,導致對病雞的內臟造成損害,同時藥物引起的副作用還會加速病雞的死亡。因此,只有適當控制藥物用量,才能保障散養雞的成活率與繁殖率,直接影響散養戶的經濟收入。
3、對雞病要進行及時治療
當雞患病時,抵抗力總體下降致使其容易發生混合感染和多種疾病。況且養殖戶的醫療水平和飼養雞的專業知識有限,導致在雞生病時,他們僅使用單一且效果較差的藥物。在這個時候,簡單的藥物治療效果不是很好,無法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傳播,誘發散養雞的大量死亡,給散養雞戶帶來了慘重的損失。要貫徹好疾病的預防與控制的實施工作,才能保障雞不易患疾病,且病發時疾病能夠得到及時的控制和治療。
4、重視疫苗的接種
雞疫苗接種現已成為預防這種疾病的重要一步。養殖年齡在二十天左右的雛雞可以用無活性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多價乳油疫苗進行檢測,接種兩周后產生免疫力,免疫期為六個月。
預防和控制雞病不僅要在雞病徹底爆發后對其進行及時控制,同時也需要在病情爆發前做好相應的防治準備措施。選擇適當的養殖場地,具備良好的定位衛生設施,培育優質的散養雞,給野外散養雞進行良好的疫苗接種及流行病學預防,有利于提高養殖戶的疾病預防意識。與此同時,具備日常防病措施對養殖戶預防和控制雞病有很大的幫助。優質的散養雞不但滿足了市場的不斷需求,同時也為散養戶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
(作者單位:665000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區倚像鎮畜牧獸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