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存
近幾年來,作為國家級貧困縣、地處大別山區的岳西縣大力發展茶葉生產,做實做強不斷壯大茶產業,狠抓質量,切實做到綠色無公害農產品,其中最重要的是在生態茶園綠色防控上下大功夫。
1、加強宣傳力度,讓農民深入了解綠色防控的相關知識,提高無公害防治認識水平,實現生態茶園的標準化管理推廣生態茶園綠色防控技術,防治茶園的病蟲草害,為了提高農產品的價值、增加收益,促進生態茶園的可持續發展,從源頭上保證茶葉的質量,指導廣大農民對茶園進行科學管理的同時,還需要對農資產品市場進行規范,嚴厲打擊禁用農業投入品在茶葉上的使用,不斷完善農資服務體系,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盡量使用生物農藥,實現茶園無公害綠色防控,提高生態茶園管理的標準化和科學化。
2、加強對農民的綠色防控技術的專業培養,組織農業服務中心、茶葉企業、農資產品供應點、專業合作社以及茶農,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綠色防控專業培訓,落實掌握防控技術,提高廣大農民的綠色防控意識和專業水平。
3、農業防控
①對土質瘦薄,茶樹長勢弱的茶園,必須做好茶園健身栽培,進行土壤改良,在增施有機肥(如土雜肥、餅肥)的基礎上,配施磷鉀肥,提高茶園肥力,增強茶樹抗逆力。每年八、九月份結合進行深翻改土,每畝施用菜籽餅80-150kg,全年追肥分春肥、夏肥、秋冬肥3次進行,在以尿素的基礎上,按2:1:0.5的比例配施磷、鉀肥。茶樹專用肥,含有多種速效養分,有利于平衡施肥,效果好,方便施用,節省勞力。
對生長過密長勢差的茶園,及時更新臺刈,剪去病蟲枝、細弱枝及徒長枝,使茶樹通風透光,抑制或減輕害蟲為害。選用抗(耐)性強品種,如石佛翠、石佛香、舒茶早等。及時中耕除草、清園和封園,增強茶樹抗病蟲能力,減少病蟲基數。清除病死株,將病死株連根拔除,集中燒毀,將根盤土壤扒開暴曬并噴藥消毒。加強茶園管理,清除雜草要除早、除少、除了,搞好培肥管理,平衡施肥,提高樹體抗病能力。開好排水溝,降低茶園濕度,確保茶園無積水。清除過多、過密的間作物,保持茶樹適當的遮光度,一般以30%為宜。
②適當增加采摘次數,及時合理修剪。假眼小綠葉蟬卵、若蟲、茶橙癭螨、茶蚜等多種害蟲喜歡棲息幼嫩芽葉處,進行多次分批采摘能有效惡化害蟲的食料條件,人為減輕蟲害,又能提高茶葉產量。降低茶葉病蟲密度,抑制茶小綠葉蟬、茶尺蠖、茶餅病等芽葉病蟲的發生。結合樹勢和病蟲防治要求,進行輕、重修剪和臺刈,有效改善茶園小生態,減少有害生物發生源和控制發生蔓延途徑。
③維護改善茶園生態環境。實行茶與林、竹鄰作,茶園套種桂花樹、蘭花等,茶園行間種植蠶豆、苜蓿、早大豆、紫云英等豆科作物,豐富茶園植被,增強茶園生態系統恢復能力。
4、理化誘控
①殺蟲燈誘殺。于4月初開燈運行,掛燈高度根據樹高而定,一般接蟲口距茶樹樹冠60厘米左右為宜,主要誘殺茶尺蠖、茶毛蟲、茶蠶、茶小卷葉蛾、茶細蛾、茶蓑蛾、茶小綠葉蟬等害蟲。開燈時間為晚8時至次日3時。單燈控制面積在10~15畝。
②性信息素誘殺。主要誘殺茶毛蟲、茶尺蠖雄成蟲。于茶毛蟲、茶尺蠖羽化前安裝好信息素組合誘捕器。誘捕器高過樹冠10厘米,每畝安裝相應誘捕器1個。
③色板誘殺。主要誘殺茶小綠葉蟬、黑刺粉虱、茶蚜、茶黃薊馬等。于害蟲成蟲始盛前安裝完成,色板要高過樹冠10厘米,每畝安裝色板20片左右。
5、生物防控
茶葉害蟲天敵種類多,據初步調查有捕食性昆蟲25種,捕食性蜘蛛20多種,寄生蜂8種,寄生菌10多種。保護利用天敵,充分發揮自然天敵的控制作用,尤其是在自然條件下對刺吸性害蟲種群數量的控制有明顯的效果。因此應重視生物防治,在防治適期內按防治指標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生物及植物源農藥,盡量減少茶園施藥次數和農藥用量,以保護和促進天敵的繁殖。
①保護自然天敵,減少人為因素對天敵的傷害。如茶園中的寄生蜂、草蛉、瓢蟲、獵蝽等天敵昆蟲,以及蜘蛛、蛙類、捕食螨、鳥類等有益生物。茶園修剪、臺刈下來的茶樹枝葉,堆放在茶園附近,讓天敵遷回茶園后再集中處理。
②人工釋放天敵。在害蟲發生前期,在茶園中釋放人工繁殖飼養捕食螨、寄生蜂等天敵或商品化繁殖的天敵,補充茶園自然天敵種群,促進天敵對害蟲的自然控制能力。
③使用生物農藥。因地制宜使用微生物農藥和植物源農藥,有效防治茶尺蠖、茶毛蟲、茶小綠葉蟬、黑刺粉虱、茶蚜等害蟲。如選用球孢白僵菌、蘇云金桿菌、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茶核·蘇云菌、苦參堿、印楝素、藜蘆堿、魚藤酮、苦皮藤素、蛇床子素等藥劑。
6、化學防控
積極開展茶葉病蟲害的監測工作,適時防治。針對茶小綠葉蟬、茶尺蠖、茶毛蟲、黑刺粉虱、茶餅病、茶炭疽病、茶云紋葉枯病等爆發性和季節性病蟲,在充分利用農業防控、理化誘控和生物防控等相關防控手段的情況下,田間病蟲基數仍處于防治指標以上,常規茶園和無公害茶園可以適當使用甲維·丁醚脲、聯苯菊酯、茚蟲威、噻蟲嗪、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環唑、百菌清等在茶樹上登記的農藥進行應急防控。
7、針對茶區突發性氣候(倒春寒),提前做好早春茶的防凍措施,如冬季茶園覆蓋鋪草。利用碧護、蕓苔素內酯等進行噴霧,提高茶樹抗逆性。
總之,茶葉是岳西縣特色優勢產業,通過在生態茶園中推廣農業防治、理化生物防治、生態調控等綠色防控技術,實現了對茶樹病蟲害的控制,順應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要求,有效促進了茶葉產量和質量的提高,通過安裝殺蟲燈、掛置了性誘裝備、黃板,釋放捕食螨等綠色防控措施,減少農藥使用量,降低農藥殘留,有利于茶園生態系統恢復,提高茶園自我調控能力,確保茶葉質量的安全,實現茶產業綠色轉型升級。
(作者單位:246600安徽省岳西縣主簿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