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陽
在我國眾多的糧食種類中,玉米作為重要的糧食作物,其產量直接影響著農戶的收益與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由于玉米成分中有較高的含糖量,致使其照比其他農作物更容易受到病蟲害的侵蝕,所以需要對玉米的病蟲害展開防治工作,在發現感染后及時進行治理,實現效益的最大化。
1.玉米病蟲害的種類
1.1青枯病與絲黑穗病
玉米的青枯病具有極強的爆發性,一般會在玉米的灌漿末期開始發病,一旦發病容易對玉米造成大面積的損害。當玉米患青枯病之后植株會產生干枯、褪色的現象,嚴重的會使玉米形成倒伏。經研究發現,引發青枯病的原因主要是土壤水量的驟增以及鐮刀菌與腐霉菌的感染。同時玉米的絲黑穗病也是影響玉米產量的主要病蟲害之一,玉米在病發后將無法產出果實。染病后的玉米果穗較短且無法生長出花絲,病害后期的病菌孢子一旦進入土壤極有可能再次侵害玉米幼苗,對玉米的產量造成極大的影響。
1.2玉米蚜蟲與玉米螟蟲害
玉米蚜蟲主要是寄生在植株以及果實上,對玉米的侵害主要表現為對內部汁液的吸取,同時在吸取的過程中將一些分泌物殘留在植株上,令玉米無法得到健康的發育,致使植株生長畸形。蚜蟲主要是從玉米苗期展開危害,翅胎生雌蚜主要在每年的6月中下旬對玉米葉面展開侵害,同時向近株蔓延。玉米的大喇叭口期是蚜量呈迅速增長的趨勢,揚花期開始猛增,對玉米整體造成極大的危害。
玉米螟又叫做玉米鉆心蟲,導致玉米產量下降的主要是玉米螟幼蟲,是玉米的主要蟲害之一。第一代玉米螟幼蟲在6月份中旬開始侵害春玉米的心葉,第二代幼蟲危害集中在7月份中旬,主要侵害麥套玉米與夏玉米,第三代多在8月份中下旬對夏玉米的雌穗展開大面積危害。這種鉆蛀型幼蟲主要侵蝕玉米的葉心,使玉米的葉片上形成排狀的小孔。此后,幼蟲繼續轉移至玉米的花絲、苞葉、子粒等部位進行持續侵蝕,受蟲害嚴重的植株會導致玉米莖稈彎折,使玉米產量大幅度下降。
1.3玉米病毒的危害
玉米病毒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矮花葉病。在玉米的種植期很容易感染這種病毒,并且感染率較高。玉米感染此種病毒后會呈現出綠條點狀的花葉,葉面顏色變現為黃綠相間,當植株受到嚴重感染的時候會出現枯死現象。另一種病毒為粗縮病,植株在感染此病后,無法得到正常的生長發育,其高度僅為正常植株的一半,同時葉面上會形成條紋,玉米的顏色也隨之受到影響變為暗綠色。
2.對玉米病蟲害的防治措施
2.1對青枯病與絲黑穗病的防治
由于玉米種類存在差異,所以對青枯病抗性存在不同的強度。選擇抗病能力強的玉米品種進行培育能夠有效防治青枯病的感染。當前常見抗青枯病的品種主要有豫玉11號、18號、遼單18號等,同時在種植的時候應該注意嚴格控制土壤的含水量,防治病菌繁殖造成青枯病蔓延。
對于絲黑穗病的防治也需采用抗病性強的玉米品種,比如中單2號、12號,豫玉2號、11號等都對絲黑穗病有較強的防治效果。除了種子品種的選擇,還應在種植之前進行拌種藥劑的處理,首選含有戊唑醇的種衣劑,用10%的烯唑醇乳油20克,濕拌玉米種100千克,堆悶24小時。在種植的時候,應選擇輪作的方式,來防止土壤中長時間積聚而成的黑穗病菌對植株造成感染。同時在栽培的時候將土壤進行深翻,使致病菌埋于種子的栽種層以下,保障幼苗的生長時期不被病菌侵害。一旦發現植株有發病的現象,應及時進行鏟除,避免病菌孢子進入土壤之后擴大感染范圍。
2.2對玉米進行抗病毒防治
玉米病毒作為玉米的一種能常見病,對玉米的整個生長周期都會造成危害,其中對幼苗期的感染最為嚴重,主要是通過灰飛虱和蚜蟲進行病毒傳播。對玉米病的防治主要是農業防治的基礎上,進行化學防治。玉米的抗病毒治療一方面要選擇品質優良的抗病毒品種,另一方面種植人員對玉米植株的田間管理也尤為重要。為了預防玉米感染病毒,要對玉米可能出現的蟲害進行消滅,避免病毒的傳播。在種子的種植前期,應采用藥劑拌種或種子包衣技術,加入種衣劑與高新脂膜能夠有效隔離病蟲感染,加強種子的呼吸強度,從而提高出苗率。調節播種期,避開蚜蟲與灰飛虱對幼苗傳播病毒的高峰期,將春玉米進行早播,套種玉米則適當晚播。有效預防玉米的矮花葉病與粗縮病,需要對蚜蟲以及飛虱來噴灑藥劑進行消滅,常用的藥劑有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5%撲虱靈(噻嗪酮)可濕性粉劑。對于已經染病的植株,可以在早期噴灑寧南霉素(菌克毒克)進行治療。此外,要及時清除田邊以及道路兩旁的雜草,消滅病毒的傳染源頭。
2.3對蚜蟲及玉米螟的防治
玉米蚜蟲對玉米的生長有極大的危害,由于其具有孤雌生殖的特點,導致蟲口數量增長極快,主要在玉米上部葉片與雄花上聚集侵害,一般在8、9月份的時候,蟲害猖獗最為嚴重。所以在栽種的時候套種玉米要比麥后播種的玉米提前10到15天,能一定程度上避開蚜蟲的繁殖盛期,當拔節期的玉米出現蚜蟲時,應采用0.5%樂果粉劑及時進行治理。對于玉米蚜蟲還可以采用自制的除蚜劑,將土黃連、辣蓼、桃樹葉、茶枯、野八角、干辣椒、雷公藤粉切碎,加水浸泡5小時后進行燒煮1小時,待藥劑冷卻后加入多菌靈,攪拌30分鐘后即可使用。這種自制藥劑可以有效防止蚜蟲蔓延,同時對植株無副作用產生。
對玉米螟的防治應該在不同的時期采取不同的手段。首先對越冬期的玉米螟進行防治,此時期的玉米螟往往存在于玉米穗軸或玉米桿中,待到第二年春天時在其中化蛹。所以應在玉米螟化蛹之前及時對玉米桿以及玉米軸進行處理,即將其在四月底之前進行燃燒或粉碎加工,消滅越冬幼蟲。除了玉米植株以外,對其他雜草產生的蟲害也要進行治理,避免蟲害擴散。其次是心葉期的玉米螟防治,此時一般采用化學防治措施進行治理,通過在玉米喇叭口放入除蟲藥劑,來消滅蟲害。此外,還可以利用玉米螟具有的趨光性,使用聚光燈來引誘成蟲,將其進行集中消滅。
(作者單位:125300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遼寧建昌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