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
在現代化農業發展中,農機及其技術的推廣與應用極為重要,這也是促進農業經濟全面增長的關鍵環節。針對目前我國大量的基層農機推廣機構來講,其作為與農村社會、農戶的直接接觸機構,更是戰斗在農業工作第一線的“先鋒”,唯有以責任農機推廣制度去促進農機服務體系的建設,才能切實做好農機推廣工作,文章則主要針對這一問題展開深入研究,希望能夠為相關從業者提供參考。
一、現階段基層農機推廣服務體系建設中存在的不足
1、管理體制有待進一步完善
相關數據表明,現階段部分地區的基層農機站完全由當地政府部門全權管理,不僅包含其中的物權、人權與財產權,同時也涵蓋了農機工作劃分、人員的調動與任免等等。而這部分基層地區的農機部門直接受縣級農機主管部門的管轄,但實際情況中常常會出現未及時落實政策與管理的情況,也就導致農機部門的工作效果受到了極大影響。同時,主管部門對基層農機站的工作并未展開合理監管與激勵,這種體制層面的不完善也制約了農機推廣服務體系的建設效果。
2、基層農機推廣服務水平有待提升
由于受到諸多客觀因素的影響,基層鄉鎮農機站會存在辦公條件的好壞差異,其中條件較好的農機站則有著良好的基礎設施與完整的工作隊伍,而條件較為艱苦的農機站便面臨著工作隊伍不穩定且設備、費用等方面的匱乏,再加上對農機業務存在不熟悉的情況,所以農機推廣服務水平自然不高。
3、工作人員綜合素養有待提高
隨著對鄉鎮機構的改革逐步推進,許多機構在“精簡”過程中也大量裁員,或多或少會影響從事農業的工作人員,主要的現象則表現為部分學歷不高、業務水平偏低的農業人員被派遣到基層工作,而這部分人員由于自身綜合素質偏低且專業知識不過硬,使其難以為當前的農機推廣服務做出更多貢獻,許多新的農用機具及其技術都得不到有效的推廣。
二、以責任農機推廣促服務推廣建設的相關策略
1、構建農機組織與保障體系
在農機組織保障體系當中,當地政府部門需要主動承擔基層農機推廣工作責任,明確從事農機推廣工作人員的技術要求,并且需要將公益性人員與農機推廣人員的工作經費納入到財政預算當中。在農機推廣經費預算中,需要結合當地農業發展規模進行設定,比如綜合養殖、種植、耕地面積等因素去合理分配相關經費。責任農機推廣制度的核心在于責任體系,因此縣級單位需要對農機改革體系的有關政策進行貫徹落實,重視農機推廣隊伍的建設工作,保證農機人員數量得到合理配置且工作得以落實,從而組織責任實施體系。
在具體的農機推廣工作中,技術人員的核心責任在于完成首席推廣專家給出的工作任務與培訓咨詢等工作,并且要做好新機械、新技術的試驗工作,與各級農機服務體系、責任人與農機大戶保持良好溝通;基層鄉鎮責任農機人員的核心責任在于農機技術與各村責任工作,確保農機技術的推廣與引進得到落實,并且協助開展技術培訓工作。在對農機大戶提供服務時,需要給出更加專業的技術指導,答復農機大戶的各種技術性問題。不難看出,這實際上也是對責任農機人員與技術指導人員的工作量化考核形式,在責任農機推廣當中,通常會由主管部門、服務部門及服務對象開展三方考核,在對業績展開綜合考評之外,還會拓寬考核范圍與考核對象,通過獎懲制度的完善為后續的培訓進修、職務晉升等提供參考依據。
2、積極推進基層農機推廣服務工作
為了保證責任農機推廣制度能夠發揮出對服務體系建設的促進作用,筆者認為需要構建以政府為主導的多元化農機投入管理體系,特別是在農機購置、燃料等方面要給予一定的補貼,進而對農機服務機構與農戶提供最大的支持。在農機購置補貼方面要爭取最大化,并且要增多基層農機的投入數量。中共中央所提出的支農、惠農等一系列政策,其中便包含購置農機的補貼,這對于助力現代化農機推廣水平的提升而言極為關鍵,也能夠促進農機結構配置的進一步優化。此外,還需對農機推廣服務的關鍵內容予以突出,通過整體性的規劃統籌,對補貼資金進行合理管理,從而有效提高糧食作物在播種、收獲等環節的機械化效率。與此同時,筆者認為金融機構,特別是農村合作信用社需要給予農機大戶更多的信貸支持,向這部分人員提供貸款低息服務,鼓勵其添置更加先進的農用機具。此外,還可在政府資金的引導之下,形成以集體和農戶投入為主、社會資金為輔的多元渠道的農機投入管理體系。
3、責任農機推廣效果與發展規劃
面對現階段基層許多基礎設施設備無法滿足農業技術推廣、推廣經費不足以及隊伍素養參差不齊等情況,我們需要意識到強化農機管理與推廣部門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性,唯有如此才能有效提升農機推廣能力。此外,各級農機部門的撥款都未能完全落實到技術推廣層面,所以還需爭取更多的財政經費支持,輔助農機推廣工作的加強。隨著近年來農業新技術、新裝備的不斷發展更新,許多農機推廣技術人員都出現了知識更新不及時的情況,所以還需做好基層農機推廣人員的培訓工作。此外,為了保證安全生產,還需做好安全檢查與可靠性試驗等工作,并且在宣傳教育力度的加大之下,開創農機監理的全新局面,防患于未然。在對生產條件進行審查的過程中,無論是農機生產戶還是相關工作單位,都一定要有固定且具備完整功能的辦公場所與廠家,同時所有產品的生產都需在營業執照規定范圍之內。同時,企業還需構建相應的質量管理體制,以書面文件的形式去指導批量生產。
綜上,農業農機化生產至關重要,因此在現代化農業發展中需要有效落實責任農機推廣制度,通過思維的轉變與創新去找尋農機化發展的新思路。現階段,需要充分遵循法律法規,在生產過程中要將農機產品的適用性、先進性及安全性作為主要參考目標,構建更為完善的農機服務體系,在規章制度的不斷健全之下,推動農機服務體系的建設,助力現代化農業的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234300安徽省宿州市泗縣大莊農機管理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