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令國
近年來,隨著水產養殖規模不斷擴大,而由此產生的負面效應,使得水系的生態環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由此而來的是日益嚴重的污染問題。目前水產養殖業的污染問題主要表現在養殖環境的不斷惡化,由于養殖環境的惡化,導致養殖生物病害頻繁發生。給水產養殖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同時也對環境產生不同程度的威脅,使水產養殖自身的污染與水域環境的矛盾日益突出。水環境污染嚴重影響了我國水產養殖業的健康發展,本文針對水產養殖存在的自身污染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一、水產養殖污染的主要指標
淡水養殖的方式有多種,其中主要方式有三種,這三種養殖方式分別為大湖網箱養殖、小湖網圍精養和農村分散魚塘精養,三種方式有所不同,但目前來看這些養殖方式都比較粗放、缺乏規范,因此,造成了水體不同程度的污染,影響了養殖的效益。從污染的情況看,其污染源有多種,而主要的污染源是來自投放的餌料和投加的肥料,除此之外還有水生動物排出的糞便,這些投放物及自然排放物對水體造成了污染,破壞了水體的正常結構,給魚類生長造成嚴重威脅。水體的污染具體表現為水域氮、磷含量偏高,水體富營養化。衡量水體被有機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標準就是BOD,也就是水體中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的過程消耗水中DO的量。分解主要依賴于水中的溶解氧,若溶解氧不足,容易產生H2S、NH等有毒氣體,可以導致魚類的大量死亡。
二、水產養殖自身污染的根源與危害
1、喂食的飼料
高密度的養殖就必然會需要大量的餌料,無論哪種養殖方式都需要投喂飼料,而在所投喂的飼料當中,并不能完全被魚類所使用,因此便有相當一部分剩余下來,水產養殖中大約只有20%的餌料被有效地利用,而剩下的80%基本都被排放在了其所處的水體環境中。被排放的部分因消耗水體中大量的氧氣,由于這種情況便導致水體中溶解氧大幅度減少。此外,逼近溶解氧大幅度減少,而且這些排放物分解產物時催生了使大量的病毒、細菌等微生物,這同樣是對水體的污染,且影響程度很大,使水體的自凈能力大大降低,由于水體中污染物的大量聚集,會導致水質惡化和水體的富營養化,因此會對水產品的產量產生嚴重影響。
2、化學藥品
在水產養殖中使用殺菌劑等藥物來防治病蟲害,這是我國水產動物病害防治中是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由于我國養殖產量大,已經成為漁藥生產和使用的大國。常用藥物有殺菌劑、殺真菌藥、殺寄生蟲、殺藻劑、除草劑,劑、殺螺劑等,主要是用來控制控制魚類疾病及水生植物以及其他有害生物。藥物中還包括麻醉劑和生長激素以及疫苗,這兩種藥物主要是用來降低水生生物創傷和促進產卵或增進生長。使用藥物的目的是防治環境的破壞,然而很多藥物的使用結果卻與初衷相反,很大一部分直接散失到環境中去,對水域生態系統造成一定的傷害,致使藥物殘留嚴重減弱養殖水體的降解能力,最終引起環境的短期退化。
3、池水深度不適宜及其危害
一般情況下,非開放式的水體底泥含C、N、P很多,而開放式的水體底質污染較輕。如果池水過深,很顯然會造成底層光線不足,而這種情況對魚類生長很不利,除此之外,再加之大量殘餌和糞便等有機物積于池底,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導致水中溶氧被大量消耗及厭氧微生物大量繁殖,這就會造成池底生態環境惡化,也就破壞了水體生態系統。NH3、H2S等有毒氣體產生,使水產動物機體抵抗脅迫而消耗的能量增加,會使水產動物抵抗力下降,從而增加感染發病機會。
三、防止水產養殖對環境影響的對策措施
1、合理規劃
要對所需水域情況、功能等進行實際調研,分析其對各營養元素的實際負載能力,計算養殖容量,這樣可以實現對水域的科學規劃,實現養殖水體的可持續利用。
2、富營養化的治理
一是改變底質。可用吸收泥質、投放石料、撒生石灰等方式進行。二是消除富營養化。方法是要及時清理掉多余的淤泥,最大限度地消除淤積,保持池底的干燥。有效消除由于長期殘餌淤積引起的富營養化。
3、利用生物和理化調節技術改善養殖水質
目前采用的技術有一些濾食性動物的混養。適量的濾食性動物可濾食浮游生物。另外,還可以養殖一些大型藻類,其作用可以吸收水中溶解的無機鹽,不但如此,還可以降低養殖水體的營養負荷。利用物理和化學措施調節技術,其目的就是為有益生物種類創造最佳條件。該調節措施包括施用改良水質的物質、換水、使用增氧設備等。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理化技術常伴有一定的副作用。而生物調控技術利用的生物基本無副作用,可以積極利用。
4、減少藥物使用量
綠色藥品優勢就是不但防治效果好,而且還有既不破壞水產動物的生態平衡,而且該藥品既能防治疾病又能保護生態環境。這是因為綠色藥品安全無害,其代表著藥品發展的未來趨勢,利用現代先進制藥技術生產的藥品,除了能防治水產養殖動物的疾病,還可以用于改善水產動物所處惡劣環境。
總之,在提倡綠色經濟發展的今天,水產養殖業不僅僅是一項漁業經濟開發,它與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和保護緊密相連。只有重視水產養殖自身污染所引起的環境問題,才能實現綠色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因此,要加強生態水產養殖基礎理論的研究,創新生產模式,建立低耗、無污染的綠色水產養殖生態經濟體系。促進水產養殖業建康發展。
(作者單位:161600黑龍江省克山縣農業農村局水產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