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彩霞
對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農牧業作為不可或缺的單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隨著目前草植稀少、土地荒漠化、環境污染,整個生態環境不利于農牧業的發展。既要做到保護生態環境,又要加大農牧業的生產力,傳統固有的農牧業真的很難做到“魚和熊掌兼得”。文章總結了新形勢的家庭農牧場概念內涵,還從限制家庭農牧場的發展因素到開展高效途徑方式去分析探討。
1、家庭農牧場的概念含義
家庭牧場作為一個個體獨立單元,對國內外的農牧業開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家庭農牧場因為規模占地面積小,使得生態環境的破壞率降低,綜合元素多樣化進行保護,農牧業的經濟效益也在明顯增加。家庭農牧場總結來說是在時間跨度上的經營問題,對空間上也要進行一定的監管。家庭農牧場的橫向跨度大,包含生態環境、社會資源、管理防治、經濟效益等多層次的復雜系統內容。對于家庭農牧場的爭議一直比較大,一方面家庭農牧場引發了經濟發展,另一方面也突出體現了一些個體戶弊端限制。今后的農牧業發展趨勢將傾向于家庭牧場的模式,保證系統化管理和資源綜合。就目前我國的家庭牧場也已經普遍化了,從集體式到家庭個人式的轉型對農業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2、限制家庭農牧場發展的幾大要素
①產業模式單一,農村勞動力嚴重下降
固有農牧場的生產模式,生產初期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還要承擔高額的經濟風險。大部分農民都是怕賠掉本錢或者資金不足而放棄畜牧業養殖。而且現有農牧場在開展的過程中,都是以種田為主業的前提下再去兼做副業,這種生產經營模式單一,經濟收益差,這也導致了農牧業的經濟發展受到一定的阻礙。而且最近幾年,農業對勞動力的需求越來越大,常年的供不應求,但是大量的農民工都選擇進城打工,雖然極大程度的保證了城市的勞動力,但也降低了農村的勞動力水平,農牧業經濟發展遲緩,家庭農牧業不能得到高效的開展和促進。
②家庭農牧場規模小,獲取信息途徑少
家庭農牧場是農牧業新模式的一種轉型,與固有傳統的農牧業比較而言,在經營模式上更加活泛,而且投資成本低,生產構架簡單。在進行這一類農牧場發展時,家庭可以根據養殖經驗的掌握程度,隨意選擇自己擅長養殖的牲畜類別和品種。但是小規模就有小規模的弊端,家庭農牧場式的生產規模小,占地面積少,而且養殖人員有限,無法進行系統和專業的規范模式養殖。與此同時,養殖信息的接受途徑單一。農牧場市場的多年發展,已在早期就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比如瘟疫,氣候,環境都是不好控制的因素,通過多年發展已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和途徑。但是這些因素對小規模家庭農牧業的影響很大,因此受到這些因素的限制,農民要在不同的時期和環境選擇養殖不同的牲畜種類,經濟收入極其不穩定,傳統的農牧業因為多年的發展對市場信息的掌握非常精準,但是家庭農牧業的規模小,農戶的普遍文化水平偏低,缺乏對市場信息獲取的重視性和準確判斷,這也是家庭農牧業發展的弊端之一。
3、家庭農牧場的高效發展途徑
①政府加大重視程度和扶持力度
政府的支持永遠都是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保護,也是一個基礎要素。因此,在發展農牧業的過程中,首要改善的就是加大政府的重視程度和扶持力度。此項條件的改善可以從幾個方面入手,第一個方面是政府給農民的家庭農牧業的發展提供技術和內容信息的幫助,提高農民畜牧養殖的整體水平,達到技術知識普及化。農民雖然在開辟發展家庭農牧業積攢了一些經驗,但是沒有系統專業的學習過,而且好多方法都沒有科學理論的依據。通過政府系統化的培訓后,在面對重大疫病和突發問題的情況下,就能更好地通過科學技術手段去解決問題。政府做好培訓工作,增強了農民的養殖能力。相對于普通農民來說,政府的市場信息獲取途徑更多,流通的更快,可以由政府把市場信息及時反映到地方鄉鎮,讓農民也能及時獲取市場的最新資源。比如現在市面上緊缺的畜禽有哪些品種,有哪些畜禽品種養殖泛濫,政府的市場信息都是統計數據整理后得到的結果,信息的獲得對家庭農牧業的發展還是很重要的作用。
②多個途徑獲取資源,降低經營成本分享
資金是限制家庭農牧業發展的主要問題,所以在接下來的發展道路上,還需要有一定的資金做保障。在實際操作的經營下,可以多途徑的獲取和收集資源和信息。也可以采用合伙同贏的方式,多戶居民共同集資,降低個體經濟的風險,也可以讓大家增加經營的自信心。提供農民的整體文化水平也是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綜合整體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③多元化產業發展,增加養殖信心
農牧業產業的結構模式單一是農業發展限制的一個主要問題,所以現在社會提倡多元化產業共同發展,在家庭農牧業的發展過程中,可以效仿一些成功農戶的養殖方法和模式,保證農、林、漁、牧等多方面綜合拓展的農業結構,寬泛發展養殖途徑,再逐步具體工作的展開。多元化產業共同發展的同時,還要保證養殖品種在適合的地區養殖,充分調動農民養殖積極性,農民有幾次養殖成功的經驗后,就會加強自信心,通過繁榮發展家庭農牧業來改善農村農業經濟的貧瘠和匱乏。
綜上所述,適當地打破對固有模式上家庭牧場的認知,不受家庭之間的限制,積極采用聯合生產經營,以示范區或合作社的形式,減少大包干,增強農民勞動自信心和生產干勁。由個體家庭到多戶家庭的規模改變去提高整體生產收益,管理水平也在從無到有。家庭農牧業還要走多元化同步發展,打破現在模式的桎梏,讓農民都能掙更多的錢,改進收入和付出不成比例的現象,讓農民共同走上發家致富之路。
(作者單位:265307山東省棲霞市松山街道辦事處農村經濟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