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芳 楊海寶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產業是我國的基本民生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首位。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飛速發展,農業經濟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愈發突出。畜牧養殖業是我國農業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多數農村經濟產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畜牧養殖業的發展對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與進步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農業畜牧養殖行業要緊跟現代化農業發展的腳步,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優化農業畜牧養殖業的產業結構,促進畜牧養殖業的規范化管理,實現畜牧養殖業產業化。本文簡要分析了農業產業化對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與影響,進一步探究了以農村經濟為基礎的農業產業化的建設渠道。
1農業產業化對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
1.1推動農業產業化建設
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迅速,綜合國力不斷提升,農業產業面臨著極大的發展機遇與上升空間,為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我國黨和政府大力鼓勵農業經濟發展,推動農業產業化建設,從而實現農業產業的生產、加工與銷售的一體化模式。基于此種背景,農業產業化發展不僅有利于調整農村經濟結構,優化農業產業整體構架,更能夠促進我國農業資源的優化配置。我國農業產業化還可以有效促進農村的第二、第三產業發展,帶動農村經濟的整體化增長,為我國農民提供更多的創收機會,全面提高農村人民生活水平,加快實現農村的城市化發展。推動農業產業化也是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必然趨勢,是提高我國農業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戰略手段,更是實現我國農村城鎮化發展的必要條件。因此,我們要積極迎合時代發展趨勢,創新農業生產方法,探索農業產業化道路。農村農業的產業化發展,還可以突破傳統農業中的自給自足模式,將農業生產導向轉化為市場經濟需求。
1.2農業產業化能夠為農村人民提供創收保障
農業產業化模式的出現打破了傳統農業生產模式的屏障,不再局限于小農經濟模式下的自給自足形式,促使農村人民群眾的農業生產行為更加具有導向性,能夠充分滿足市場經濟的需求,讓我國農業生產更加具有針對性。
農業產業化發展可以將農業與其他產業相互結合,帶動相關產業鏈發展,將不同生產階段的農副產業與加工、銷售產業相互聯合,有效降低了生產風險。農業產業化發展,將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農產品運輸、銷售等多種經濟產業以產業鏈的形式呈現出來,由各行各業中的龍頭企業共同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為農民的經濟發展及創收行為提供多重保障。農業產業化發展,能夠有效促進農村與城市之間的交流,將城市市場經濟與農業產業相結合,加快城鄉結合發展進程,推動農村地區的城鎮化發展,帶動農村經濟增長。
2以農村經濟為基礎的農業產業化的建設渠道
2.1迎合現代農村經濟發展需求,促進養殖農業產化
要想發展農業產業化,可以率先發展畜牧養殖業的產業化、規范化發展,豐富畜牧養殖種類,迎合市場發展需要,提升畜牧養殖業的經濟收益,促進畜牧養殖業的產業化發展。畜牧養殖業的產業化發展,相關工作人員可以根據地區內的實際情況、自然環境與氣候環境,將養殖小區作為畜牧養殖業現代化的發展主體,創建一個現代化、規范化、集約化、產業化的養殖社區,并根據實際情況引進適當的肉豬、肉羊、肉驢、肉牛及各種禽畜。相關工作人員在創建養殖小區時,首先要選定合適的養殖小區地址,科學規劃養殖小區功能,合理布局養殖小區的實際應用,實現標準化、全封閉的畜牧業養殖場;然后,相關工作人員還要采購先進的畜牧養殖設備,為畜牧養殖產業化發展提供良好的技術保障,為養殖的禽畜提供適宜的溫度、陽光、環境及飼料,還要引進先進的禽畜糞便排放處理設施,實現畜牧養殖小區的標準化管理。
2.2完善養殖農業管理系統,大力支持農業產業化發展
畜牧養殖業是農業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想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可以完善畜牧業養殖業的管理系統,推動畜牧養殖業的現代化管理模式的發展與進步。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在畜牧養殖業的管理系統中引進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建立與實際需求相符合的禽畜信息資源管理庫,可以在資源庫中具體顯示出所養殖的禽畜產品的相關市場價格、存欄量、肉產量、飼料喂養種類與銷售情況等,并進一步建立出真實、準確、具體的畜牧養殖行業信息,為我國農業產業化發展提供系統支持。
2.3創新農業應用科技,推動農業產業化進步
要想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模式,還要重視先進的科學技術的重要作用,不斷創新農業生產中應用的科學技術,在降低生產能耗與提升精加工技術方面進行技術改革與理論更新。創新農業應用技術,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就要以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為基礎,以信息化的農業生產管理技術為支撐,加大先進農業生產應用技術的推廣力度,并形成農業技術示范模式,確保農產品的生產質量,為我國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提供內在動力。現代農村經濟管理的意義是充分發揮農村所有資源的作用,有效利用農村經濟建筑,全面提高農村經濟的利益。要提高經濟和農村地區的管理質量,需要從兩個方面著手。農村要根據自身經濟建設的特點和未來發展的趨勢,制定科學嚴謹的規劃,保證農村銷售產品的價格,確保農村生產建設處于合理有序的狀態。農村與經濟建設的結合已成為農業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業經濟管理在企業規章制度和農業經濟建設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現代農業經濟管理的特點包括相關性、綜合性和指導性。關聯性主要是指現代管理中農業經濟管理與農業管理之間存在明顯的相關性。農業管理與經濟管理也有著密切的關系。也可以解釋,影響農村經營質量的重要原因是企業的經濟管理。
2.4現代農業經濟管理模式分析
現代農村經濟管理模式能夠反映農業發展的未來方向和目標,保證農村經濟管理模式與農業發展的一致性。首先,傳統的農村經濟管理模式與農業發展機制相似。農村經濟建設的核心內容是計劃農業經濟管理。政府部門每年為工業經營和建設提供相應的資金,但這種農業經濟管理模式不能滿足市場經濟環境下農業的發展和建設。
總之,農業經濟建設中普遍采用標準化經濟管理模式,對農村經營建設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農業經營建設模式逐步完善,農村在經濟體系中的作用逐步增強,促進農業經濟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作者單位:747400甘肅省迭部縣農村經濟經營管理站;747400甘肅省迭部縣農村能源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