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學華
當前,很多農村富余的勞動力會進入城市找尋工作,或者是扎根生存。這也是新型的城鎮化建設重要的標志,也會影響到土地流轉。所以說,相關部門一定要從農民的角度出發,從全面的角度來分析,鼓勵采取一定的引導政策,考慮到農村以及城市的實際需求,做好這項工作。
一、建立健全土地流轉市場
1、建立健全土地經營權流轉機制。“三權分置”之后,流轉土地承包權主體與經營權主體分離,為保障“三權分置”后農村土地流轉的有序進行,必須通過建立土地經營權流轉市場,制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相關政策和措施,來引導土地流轉雙方進行面對面交易,以合同約束來保護流轉雙方權益,在租金、使用年限、毀約方處罰條例等方面最大限度地回避土地流轉中的不規范行為和各種糾紛。地方政府應當依據本地實際情況,制定更加規范、合理的土地流轉政策。2、完善市場溝通機制和定價服務。建立健全流轉土地定價機制,為其建立合理的參照標準并對各項服務加以細分,通過提高農民對土地資源價值的有效認知,以及對市場需求的及時跟進,保證農民充分分享土地流轉收益。3、完善土地流轉審查監督機制。一方面,要強化農村土地流轉審核,根據企業經營能力、資質、土地流轉規模等實行審核準入制度,特別是對流轉時間長,面積大的土地要有一定的上限控制,避免違規使用流轉土地行為的發生,從另一個方面來說,當前設置的土地流轉風險防范制度必須要得到完善。我們要對這些用地進行事前規劃,確保資金能夠合理的投入,事先做好風險評估,降低整體的風險。4、建立健全土地流轉獎懲機制。有關部門應為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和政策環境,可以把土地流轉用途監管納入到鄉鎮領導干部績效考核體系中,通過設立監管獎懲基金,對監管負責到位的縣區給予一定獎勵,對監管不力的給予懲罰,并將懲罰資金填補到監管基金中。同時,要加大對土地流轉過程中弄虛作假、強買強賣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及時制止和糾錯,規避土地流轉風險。
二、完善農村土地流轉外部環境
1、要建立一些土地流轉的咨詢所或者是資產評估土地保險的中介服務組織。讓農民擁有更多的自主權。要保證最基本的土地流轉價格,了解這些土地的用途,確保經濟性,確保合理性,必須要建立一個法律服務團隊,為農民服務。幫助農民更好地進行土地流轉的交易,讓他們了解具體的規則程序。在這過程中,如果出現了糾紛,也可以尋求法律的援助,所以說我們也可以建立相關的管理咨詢平臺,對于流轉之前流轉之后的咨詢服務負責。這樣土地流轉活動就會變得更加公開公正,也能符合當前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2、除此之外,搭建一個完善的土地流轉平臺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應該增加農民的土地流轉收益。地方政府可以直接設立交易中心來進行業務的統一辦理,這樣工作效率也能夠得到提高。針對當前的流轉信息資源系統進行完善。農民發布收集信息之后,就可以收集這些信息,方便農戶以及工商企業,二者的溝通交流。這種流轉方式十分的多元化,能夠在第一時間反饋價格。也能合理的利用當前的農村土地資源形成規模化的發展。
三、完善土地流轉補償制度
1、針對當前的土地流轉補償制度進行完善,我們首先要了解市場交易的價值規律以及農民的期望值,之后來制定土地流轉價格的評估機制。考慮到土地的不同用途,對土地的收益進行計算,這樣的補償制度,符合當前市場發展的價值。也能夠在這個基礎上進行談判,滿足不同的利益主體需求,整個過程是公平公正的,也能夠減少不正常利益引發的一系列風險。如果是公立學校,醫院或者是事業單位的公益用地,那么,就應該優先進行土地流轉的補償,這個過程中一定要兼顧到公平,既要保證農民能夠獲得更好的市場預期收益,也要給農民更多的知情權和參與權。確保整個過程是公平公正的,也可以采取聽眾協商的方法。2、地方政府應該考慮到土地資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利用率等多個方面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轉市場體系,明確交易規則,建立完善的土地補償標準,這樣交易的雙方都能夠進行協商,采取貨幣或者非貨幣補償等多種方法。如果是非貨幣的補償,可以選擇土地入股分紅或者是技能職業培訓等不同的方式,盡可能的讓每個農民都能夠得到最基本的生活權益保障。
四、建立健全土地流轉后的長效保障機制
1、為了保護農民最基本的權益,要建立以企業為支撐,強化土地要素的制度。鼓勵更多的農民把土地流轉給當前的養殖大戶,種植大戶或者是農村的龍頭企業,建立新型的農業經營主體,或者是比較常見的家庭農場等等。把這種比較分散散的種植經營方式實現規模化的發展,這樣也能夠就近就業,把這些農民轉化為產業的工人,通過工作以及土地的資金來獲得收入,也能夠提高公民的財產性收入。讓這些農民建筑集中區進行居住,這樣也能夠更加積極地進行土地的流轉。2、針對當前的風險保障金制度進行落實,政府一定要給予一定的補助,如果因為自然災害或者是經營不善,出現了無力支付租金,或者是退租的情況,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使用這些風險保障金,減少農民的利益損失。
總之,政府部門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針對土地資源配置的問題進行解決,明確土地歸屬權的問題,這樣才能夠更好地進行新型城鎮化的建設工作。
(作者單位:164032黑龍江省北安市楊家鄉農經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