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麗梅
在目前來看,我國的經濟發展已經非常的迅速,但是一直以來最大的問題就在于,農村經濟建設存在很大的問題,這些問題的核心就在于,農村經濟體制不夠完善,很多的農村政策根本無法實行。尤其是關于農村土地的問題,更是導致農村的發展出現一系列的問題。這些問題的核心就是農村土地如何更好的六轉,很多的農民想要獲得更多的土地,但是卻沒有通過合理合法的手段,最終導致權益沒有保障,這是一個常見的現象。基于此類情況,筆者認為應該從多個方面入手,全面的提升農村的土地市場相關規范,才能確保農民更好的使用土地。其具體得到探究情況如下:
1、土地流轉行為缺乏規范
在目前來看,我國大部分的農村中,都存在土地流轉行為不規范的情況。其主要的表現一般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就是大部分的農村中都沒有合同的概念,因此在土地轉讓的時候,往往不會簽署合同。這就導致農村中很多的土地內容,都是完全口頭承諾的,根本沒有一個標準的流程,很多的人都無法有效的完成相關的買賣。而且一旦出現了糾紛的時候,完全說不清。這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因此,農村的官司難以解決。第二種表現就是合同不規范。大部分的農村中,雖然也會存在合同,但是這種合同非常的簡單,一般就是簡單的標注了金額,更像是收據,因此也不具備法律效力,這就導致了農村土地糾紛非常的嚴重。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目前來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第一個就是農民的知識水平低下,大部分的農村中,農民本身的知識水平都是非常低的。這些農民自然對于法律等相關的內容不夠了解,因此就出現了此類問題,這是非常需要解決的,否則只能導致農民的利益受到侵害。第二個就是出于信任,很多的農民會存在盲目信任的問題,一般都是口頭承諾即可,很多的人認為合同是一種不信任的表現。因此,就不需要合同,這也導致了出現糾紛的時候,往往不具備證據,造成了自身的損失。第三個就是農村陋習的存在,很多的農村中,土地的轉讓等,都是轉讓給親戚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的人認為親戚之間不需要簽署合同,也就導致問題的出現。而且會因為親情等,出現糾紛難以解決的問題。這些都導致農村的土地轉讓行為非常的不規范。
2、農村土地規模流轉難度大
在農村的土地中,一般來說,是不可能實現規模化流轉的,其主要的原因在目前來看,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就是農村觀念的問題。很多的農民都認為,土地是農民的根本,因此,每一家的土地數量,也就代表著家庭的地位,在這種情況下,根本不可能出現土地對外轉讓的情況。雖然可能出現村內轉讓的情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般也都是轉給親戚或者村子中的熟人。而熟人也不具備大規模收購土地的能力。也就導致農村中幾乎不存在規模轉讓得到情況。第二個方面就是價值觀念的問題。在農村,每一家都存在著攀比的心理,因此就導致每一家在轉讓土地的時候,都想要比其他的家庭獲得更多的資金,這樣的情況根本不現實,不符合客觀規律,因此,就難以完全實現這方面的內容。導致農村土地規模轉讓難以完成。
3、土地流轉市場功能不健全
在當前來看,我國大部分的農村中,土地的轉讓都是較為死板的,其本身的轉讓模式都是極為簡單的,就是一對一的談判,這樣的模式也就導致農村土地市場根本沒有相關的市場規模和市場功能。因為在農村中,大部分的農村人都認為,土地的轉讓是自己家族內部的事情,而不需要其他的機構插手,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政府還是中介等結構,根本無法插入土地方面的問題上,這也就導致了土地問題非常的嚴重,從而造成了農村土地轉讓市場名存實亡的情況。這是非常常見的。這也是農村比較落后的一種具體表現。。
4、農村土地流轉信息公布不及時
在農村的土地流轉信息中,一般都會存在公布不及時的情況,其主要的原因是,農民并沒有一個轉讓公布的意識,大部分都是口口相傳,這就導致相關的部門想要了解這些問題,就需要一家一戶的去了解,浪費了大量的時間,根本無法滿足時效性的需求。
5、加大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管理制度,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
農村土地經營是當前極為重要的一項內容,其主要的強化手段,在目前來看,主要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第一個方面就是明確的立法,農村土地轉讓為了更好的規范,那么只能采用法律的手段,對于農民而言,法律具有最大的說服力,能夠讓農民遵守相關的規則,從而更好的完成相關的轉讓工作。而且因為是政府頒布的,具有非常高的公信力,是農民樂于接受的。第二個方面就是加強相關的宣傳,相關部門的人員必須做好科普工作,讓農民能夠充分的了解其中的內容,才能確保農民完成好相關的工作,這對于農村土地轉讓而言非常的關鍵。只有意識提高,才能保證配合工作。這是非常關鍵的。尤其是在一些偏遠地區,就需要耐心的傳遞信息。
6、加快農村金融改革,促進土地流轉健康發展
以農業部為主導,各級主管部門要加大科技培訓力度,提供技術服務;加強農田基本建設,引進科學農業化生產,提高農業產量。同時鼓勵農民創業,對于全部轉出土地的農戶給予一定政策和資金上的補助;鼓勵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通過租賃和入股等多種形式參與土地流轉,建立生產基地,對于規模經營的業主要從扶持資金、稅收政策、技術指導等方面給予優惠;涉農金融機構要加大信貸服務創新力度,積極開發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方式,滿足土地流轉雙方的合理資金需求。
7、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發展農業產業化。
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小型農田水利建設,是基層干部和老百姓反映最強烈最突出的問題,同樣是農村土地流轉最基礎的問題。這個問題不能很好地解決,直接制約土地流轉的推進。同時要把推進土地流轉與促進農業產業化結合起來,用農業產業化的規劃去引導土地流轉,打破村與村、鄉與鄉的界限,跨地域發展大規模的農業產業,引導土地規模經營業主互相聯手,形成最大化的規模效應,打造跨縣跨市的農業經濟優勢板塊,提高農業經濟運行質量,增強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作者單位:152100黑龍江省望奎縣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