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卓敏
摘要:發展不足是甘肅省最大的矛盾,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就在于創新。R&D活動是衡量一個區域創新能力的重要標志,本文從資金投入、人員投入和產出三個角度分析2012-2016年甘肅省R&D現狀,發現甘肅省已經形成穩定的資金來源結構,R&D人員質量不斷提升并取得了豐碩的科技論文成果。但同全國相比仍存在資金和人員投入不足、投資結構不合理、專利質量較差等問題。為了驅動甘肅經濟平穩有序增長,本文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甘肅省 R&D 創新驅動
R&-D(researc.handdevelopment)是指為增加和運用知識總量而在科技領域進行系統性的創造活動,其強度和規模反映了一個國家、地區或企業的科技實力和核心競爭力。我們國家一直重視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在2020年建成創新型圍家,十幾大報告中更是五十多次提及創新,強凋了創新不止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更是建設現代化國家的重要戰略支撐。甘肅省長期以來資源型產業為主,在投資驅動不足的情況下,創新是推動甘肅經濟發展的關鍵。在此背景下,分析甘肅R&D現狀并給出相應的對策建議對于實現甘肅省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甘肅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現狀分析
(一)形成了穩定的資金來源結構 經費籌集對R&-D活動有直接影響,R&D經費投入有4個主體,分別是政府、企業、國外資金及其他。2009年起,甘肅省的R&D經費投入結構南政府主導型轉變為企業主導型,近5年來個主體的出資比例變動不大,資金來源結構穩定。其中企業作為甘肅省R&D資金投入的主要來源,占比60%左右;政府是甘肅省R&D資金重要支撐,占比35%左右,而來源丁國外及金融機構和社會部門的其他資金相對較少,不足5%。這樣的資金來源結構一方面有利丁發揮政府對R&D活動的宏觀把控作用,另一方面凸顯了企業是R&-D活動的主體。
(二)R&D人員素質得以提升
R&D人員是R&D的具體實現者,其數量和質量對區域R&D實力具有重要影響。從學歷來看,這5年來,甘肅省R&D人員質量不斷優化,高學歷R&D人員不斷增多,本科及以上學歷的R&D人員所占比重超過60%。其中,博碩學歷人員比重進一步增加,博上學歷的R&D人員占比由7.83%增長至10.2l%,碩上學歷R&D的人員所占比重由17.97%上升到20.55%。R&D人員質量的提升在研發機構更為明顯,2012-2016年,甘肅省研發機構中,學歷在本科以上的R&D人員占到了85%以上,其中博上學歷的R&D人員比例由19.1%增長至23.02%,增長了將近6個百分點,高質量R&D人員比重的增長定會促進甘肅省R&D效率,使之達到最優。
(三)科技論文質量較高
科技論文是R&-D直接產…的組成部分之一。從國外主要論文檢索工具( SCI、EI、CPCI-S)收錄情況來看,2011-2015年(年鑒上面論文收錄記錄有時滯)甘肅省科技論文成果較為可觀,科技論文總量由4537篇增長至6938篇,增長了1.5倍,其中質量相對較高的SCI論文數量占到論文總量的50%以上,年均增速12.03%,在全國排名19,同時EI和CPCI-S論文數量排名也有所進步,這表明甘肅省科技論文質量相對較高。
二、存在的問題
雖然甘肅省近年來不斷擴大R&D資金投入規模,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取得了一系列的R&D成果,但同全國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具體表現如下:
(一】R&D投入不足
1資金投入不足。
(l)總量。
近5年來,甘肅省不斷增加R&D經費投入,R&D經費內部支出總額由6.05億元增加到8.70億元,年均增速高達12.6%.遠超過甘肅省GDP增長速度。但是,從增長速度看,甘肅省R&D經費存在增長動力不足的問題,其增長速度呈波動下降趨勢,2012年最快為24.62%,2014年略有回升至14.88%,2016年低至了5.72%,遠低丁全國10.63%的增長率。而從基數看,甘肅省R&-D投入占全國R&D總投入的比重始終在0.55%-0.59%之間。較小的基數和放慢的增長速度使得甘肅省對全國R&D投入貢獻較小。
(2)強度。
R&D經費投入強度是衡量一個區域科技創新努力程度的重要指標,表現為R&D經費投入和GDP之比。2012-2016年甘肅省R&D強度總體呈向上趨勢,南1.07增長到1.22,平均增長速度略高丁全同平均程度,但從絕對數量來看,甘肅省R&D投入強度遠遠不足。全國平均R&D強度在2014年就與突破了2,而R&D強度最大的北京已經發展到了6左有,同處西北地區的陜西省R&D強度也比全國平均程度高,而甘肅R&D強度2016年最高僅為1.22,同全國平均水平還有較大差距,增長空間很大。
2.人員投入不足。2012-2016年間,甘肅省R&D人員數量及其折合成的全時當量沒有明顯的增長趨勢,且其占全國的比重也在呈下降趨勢,研究人員占全國比重南1.03%降至0. 89%,全時當量占全國的比重也由0.75%降至0.66%。基數小且增長不明顯使得甘肅省R&D人員投入嚴重不足。
(二)資金投入結構不合理
按活動類型分類,R&D活動可分為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試驗發展三類。其中,前兩類是創造知識的過程,共同組成了科學研究;而試驗發展與牛產活動直接相關,并不會實現知識總量的增加。根據主要發達國家經驗,科學研究經費(包括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占R&D經費支出的份額應該在40%以上。近5年來甘肅省對這三種活動類型的投入都有所增加,但主要集中丁試驗發展用于試驗發展的經費要占到經費總額的,基礎研究經費支出占比略有上升,由13.72%增長到15.55%,但應用研究由19.8%降至13 .97e,這樣的經費投入結構同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明顯重試驗發展而輕科學研究,這勢必會影響甘肅省原始創新能力和科技發展的可持續性。
(三)專利可授權性低
在考察期間內,甘肅省的專利申請受理量南28261項增長到20276項,年均增速高達31_8%,遠超過全國同期水平。而專利授權量由2012年的662項上升至2016年的7975項,年均增速僅為21.48%。增長率的差異必然會導致專利申請通過率的下降,2012-2016年間,甘肅省專利申請通過率南44.33%下降到33.33%,遠低丁全國同期的通過率。由此可見,雖然甘肅省專利申請數量有所增加,但是過低的發明專利申請成功率使得甘肅省在創新產…分配環節處丁劣勢。
三、對策建議
為更好地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助力甘肅省實現經濟轉型和科技發展,甘肅省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加大資金投入力度
要充分激發四個投資主體的積極性,不斷擴大其R&D資金投入規模。加大專項資金轉移支付力度,進一步增強政府對R&D財政資金支持;通過稅收優惠、立項政策傾斜等支持措施引導和鼓勵企業增加R&D投入;同時適當吸收外資,提高金融體系服務技術創新能力。要充分調動各個主體的積極性,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
(二)“培養+引進”,增加R&D人員投入
要增加R&D人員數量,甘肅省應該雙管齊下,堅持培養和引進相結合。首先要植根丁人才培養建設,針對地區發展的需求,通過高校合作等模式整合高等教育資源,優化專業人才培養方向,形成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從而最大限度地滿足自身的人才需求。其次,進一步完善人才引進政策,強化對高素質人才的吸引力,使得高技術人才能夠“引進來、留得住、發展得了”。
(三)優化投資結構,增強應用研究
這幾年來甘肅省的R&D活動中試驗發展研究一家獨大,較少的科學研究投入不利丁科研活動的可持續性,同時應用研究比重的不斷下降也會影響基礎研究成果的實際應用,使之與牛產脫節,不能及時轉化牛產力。要想推動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甘肅省必須優化投資結構,更加注重基礎和應用研究。
(四)增強專利可授權性
增強專利可授權性需要發明人、代理人和審查者的共同努力。發明人要做好市場調研,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努力實現高技術含量的創新;代理人要熟悉專利法的相關規定,把握好申請時機,提高申請撰寫能力,避免因這些無謂的因素導致的不授權;專利審查者應拓展自己在相關領域的知識深度,既要避免因自身能力不足而放寬評定標準的現象,又要能夠給予發明人適當的保護范圍。
參考文獻:
[1]田明貴州省R&D發展現狀分析[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8( 24):42-43
[2]黃學華欠發達地區如何應對“搶才大戰”[J]經貿實踐,2018( 21):34-35
[6]許瑞泉甘肅省R&D投入的溢出效應與產出效率研究[D]蘭州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