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璇

湖南長沙兩位工作人員扮成卡通形象代表公司在湖南動漫產業發展新年展示會上領取“動漫企業證書”(李尕 / 攝)
對東莞人小夏(化名)來說,廣州是她開始職業動漫生涯的起點,從學畫到工作,她已在廣州工作、生活多年。
小夏入職的第一家公司是做原創動畫電影的,這在廣州屬于少數。對于從事分鏡師工作的小夏來說,參與動畫電影項目是很好的鍛煉機會。然而,公司的原創電影做了四年,進展緩慢,因為“實在賺不到錢”,小夏跳槽去了一家以游戲廣告外包為主業務的公司。
“廣州美院畢業的人才,很多能力比較強的都去了北京、上海和杭州。”沒有機會做難度更高的原創項目,讓小夏開始盤算新的職業規劃,她對《瞭望東方周刊》說,“等經驗累積夠了,會去北京或者杭州尋找新的工作機會,先在圈子里打好基礎,有機會的話,再參與難度更高的項目。”
然而,北京的動漫企業似乎正在“流失”:幸星國際、夢幻動畫、其欣然動畫等北京的動漫企業,紛紛在其他地區的動漫基地落戶。
企業的轉移、人才的流動,在動漫產業里愈發頻繁。動漫企業和人才為什么來?又為什么走?城市該如何留住動漫人才?
“北京很多動漫企業轉移到二線城市的動漫基地,這是近些年比較普遍的現象。”財政部文化產業專項資金評審專家委員、中國動漫集團有限公司原董事胡月明對《瞭望東方周刊》說。
北京一家動漫企業的中層管理人員對本刊記者坦言,作出這種選擇,最直接的原因是成本考量:“早些時候,北京對于動漫企業還是有不少扶持政策的,但現在給的補貼少了,而北京整體的房租成本、人力成本負擔又太重。”
北京不少動漫企業已過起兩個城市間的“候鳥式生活”:在政策扶持力度更大的地區注冊公司、享受補貼,將原創研發和運營團隊留在北京,將勞動密集的制作環節放在人力成本更低的地方進行。這也是近年來“京產”動畫產量排名有所下降的原因。
“城市的產業環境對動漫作品的孵化和動漫人才的培育有很大的影響。良好的產業環境可以讓從業人員互通有無,互幫互助,攜手共進。”
受到北京的輻射,天津在京津冀動漫產業發展區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尤其是天津國家動漫產業綜合示范園扶持政策的力度較大,包括幫助人才落戶,為創業企業提供低廉的房租、公共技術服務平臺設備設施免費使用,提供融資平臺并協助企業申請各級政府產業扶持資金,帶企業參與會展活動、推廣作品等。
據悉,開園后,天津國家動漫產業綜合示范園吸引了包括博納影業、華誼兄弟、光線傳媒、華策影視、引力傳媒、中視金橋等在內的知名影視和傳媒公司入駐,動畫電影《大護法》的制作團隊好傳動畫也將公司地點注冊在了天津國家動漫產業綜合示范園,并在這里完成了《大護法》的制作。
動漫產業研究者李國聰分析,在北京,面對布局全面、種類繁多的文化產業,動畫產業不太可能成為拉動性核心力量,相關政策優惠和扶持也略顯“平淡”。“當前,北上廣深的動畫企業紛紛向具有產業集聚優勢的江浙一帶轉移的趨勢,或為印證。”
而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有人才、有資源、有機會”,產業鏈條完備,創意氛圍濃,又讓動漫企業選擇將北京作為原創項目的運營基地。
東方夢工廠CEO朱承華對《瞭望東方周刊》說:“對于中國的本土動畫人才而言,其實他們并不缺乏能力和創意思維,而是缺少在大項目上面的經驗。”相對而言,像東方夢工廠這類能提供國際大制作項目的企業,在國內并不多,且大部分集中在北京和上海。
不過,大公司中競爭壓力大、個人上升速度慢,也讓動漫人才有了另外的考慮。小夏告訴本刊記者,近些年廣州有不少動漫企業從北京“挖來了大佬”,她參與過的動畫項目就“挖”來了曾供職于十月文化的經驗豐富的人才,“可能在北京大公司里做螺絲釘久了,想進入動畫電影的管理層”。
對于北京的動漫人來說,較高的生活成本、繁重的工作壓力讓他們對北京又愛又恨。專注于動漫產業觀察的自媒體“三文娛”曾開展“動漫行業從業者宜居度調查”,北京的很多從業者從“幸福感”角度出發,選擇去了杭州發展。
天津漫畫家張三瘋就認為杭州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更友好,另外,杭州的城市服務水平也比較高,辦事機構“平易近人”。這或許是許多漫畫家愿意前往杭州發展的理由。
“三文娛”在問卷中發現,一位漫畫師提到了“外賣好不好吃”的重要性:“吃占考慮因素的大部分,外賣決定了作者的食欲,食欲決定心情,心情決定產量,所以‘好吃的就是關鍵,而且外賣發達程度也很重要”。
其實,對于注重創意的動漫行業從業者來說,衣食住行上的滿足格外重要。
在這方面,成都和杭州都占據著優勢。
杭州高新區(濱江)是杭州動漫企業聚集地,辦公環境優越,近年來因地鐵開通等因素,濱江上班族所青睞的租房區彩虹城、西興和白馬湖等地房租上漲, “7000元/月很常見”,對于月薪區間在4000元到8000元的普通編劇和漫畫師來說,負擔不小。
但近年來杭州高新區也通過提高人才租房補貼力度和建設人才社區來緩解這一問題,新引進的全日制應屆博士、碩士畢業生第一年可分別獲得3萬元和2萬元的一次性生活補貼,后續兩年還有一定的租房補貼。
成都并不以政策扶持力度大為特點,相較于北京和上海等地而言,投資機構的密度也有限,但成都吸引動漫產業聚集的一大因素,就是城市的生活節奏非常適合創意人才。
中國傳媒大學動畫學院動畫系主任艾勝英給《瞭望東方周刊》總結了成都對動漫從業者的幾個吸引點:環境優美、美食眾多、生活便利、節奏適中、經濟成熟,生活成本又較一線城市低很多。
動畫公司艾爾平方的創始人盧恒宇就表示,員工的幸福感是他考慮將公司落戶何地的因素,2012年他在北京成立了工作室,但2013年又在成都正式注冊了公司。
以重工業起家的武漢在文化產業上并不算發達,不過,很多動漫從業者都知道武漢光谷創意創業產業基地和光谷軟件園動漫基地,這里聚集了武漢七成的動漫相關企業,武漢最大的動畫公司江通動畫就坐落在這里。
在武漢動漫人看來,雖然武漢的整體文化消費水平不高,但是動漫文化氛圍濃厚,本地動漫圈的人相識時間久,經常聚會交流。創刊于武漢的漫畫雜志《知音漫客》銷量曾超越廣州的《漫友》,創下國內漫畫雜志銷量紀錄。近年來,杭州很多知名漫畫公司也在武漢設立了分公司,如夏天島。
“城市的產業環境對動漫作品的孵化和動漫人才的培育有很大的影響。良好的產業環境可以讓從業人員互通有無,互幫互助,攜手共進。”艾勝英說。
胡月明認為,城市吸引動漫人才的首要元素是城市文化經濟的綜合發展水平,戶口政策、住房優惠和高薪雖然重要,但行業氛圍也是能否留住動漫人才的關鍵要素,“氛圍有些抽象,但又能感受得到”。
舉例來說,上海國內外高端資源集中、城市文化氛圍開放多元,更能吸引海外藝術創意人才的落地,同時提升本土優秀創意人才的視野,這使得上海動漫產品更具有國際化基因,也更利于出海發行。
此前,上海曾提出“成為亞洲領先、全球知名動漫產業之都”的目標,并提出了七大路徑與舉措推進動漫產業發展,其中一條就是鼓勵上海企業“走出去”,支持有條件的動漫游戲企業開拓海外市場,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市場;對于“走出去”業績優秀的企業,給予30萬~80萬元的獎勵。
東方夢工廠總部地處上海的文化新地標西岸藝術長廊,緊鄰油罐藝術中心、龍美術館、余德耀美術館等,為了拓寬人才的創意視野,除了開設動畫電影制作軟件使用操作培訓、藝術家成長技能培訓、專業素養培訓及藝術鑒賞課程,還曾邀請享譽國際的動畫制作大師講動畫公開課,幫助團隊在動畫電影創作及制作上與國際一流水準接軌。
“地方發展動漫產業的關鍵是創意人才,領軍人物和領軍企業很重要,此外,政府正確的引導也很重要。創意人才往往不具備管理能力,在企業經營管理方面多有‘短板,這需要政府給予指導和貼心的服務。”
“我們會堅持開展創意項目,包括年度創意頭腦峰會,邀請來自好萊塢的創意領袖和青年創意藝術家來到上海總部,進行為期一周的交流分享,公司的員工也可以通過這些創意交流獲得更多的靈感。”朱承華說。
在胡月明看來,對于動漫產業的發展,產業扶持政策是必要的,但不是萬能的。
長期以來,地方的動漫產業基地承擔著提供平臺與資源整合的重任。尤其是在動漫產業形成和發展初期,地方政府往往扮演著重要的規劃者和驅動者角色,政策驅動型的城市動漫產業基地不在少數。

工作人員在中國動漫集團廈門基地創作動漫作品(王迎 / 攝)
“但并非有了園區、有了員工、有了電腦就有了動漫產業,關鍵是要有創意和人才。”胡月明說,“如果在一個產業基礎薄弱的城市做動漫企業,會非常艱難,它們孤立地存在著,沒有交流,也就難有創意。”
政策手段“促聚容易促合難”,當動漫產業進入深度發展期,資源整合與產業鏈各環節的協同,將成為產業提升效能的關鍵,政策驅動型的產業聚集區如果不能應對這種更加復雜的要求,早期的優勢就會轉化為劣勢。
人才困局的背后是產業發展模式的不合理。很多動漫基地整體規模看似龐大,但實際上動漫企業“集聚而不集群”,產業鏈各環節合作缺失。同時,很多地方的動漫產業基地資金流弱,市場化基因缺失,放大了原創項目的風險性,陷入了“本地資金不愿投資原創項目-原創項目少-優秀人才為尋找更好的發展機會而流失-創新力得不到提升”的怪圈。
其實,從動漫產業的積淀來看,湖湘地區也是動漫產業發展較早的地帶,尤其是電視動畫時代,其動畫產量與質量都不容小覷。“動漫湘軍”的崛起主要依托湖南廣播電視產業的發達,播映渠道競爭力強,不僅在上世紀90年代年產量領跑全國,還誕生過《藍貓淘氣3000問》這樣的品牌動畫片。
進入21世紀后,新媒體動漫和游戲崛起,“動漫湘軍”的產業結構趨同,整體融資困難,導致動漫人才出走。湖南省動漫游戲協會秘書長楊春玉曾對媒體表示:“人才外流造成了湖南本土動漫游戲產業的青黃不接,讓人才回流是湖南動漫游戲行業發展的迫切需要。”
2015年,面對本地動漫產業競爭力的下滑,湖南提出動漫企業抱團發展的理念“促合作”,開始打造整體品牌形象。
《藍貓淘氣3000問》總編劇羅沐曾于2004年離開湖南,前往江蘇等地,擔任過多家動畫企業的高層職務,2018年,受總部位于長沙的漫聯卡通文化有限公司的邀請,回到長沙擔任該公司的執行總裁。
“地方發展動漫產業的關鍵是創意人才,領軍人物和領軍企業很重要,此外,政府正確的引導也很重要。創意人才往往不具備管理能力,在企業經營管理方面多有‘短板,這需要政府給予指導和貼心的服務。”胡月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