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思齊
一紙家書,蘊含了長輩殷切的希望,幾條家訓,傳承了家族百年的原則。曾有那么幾條家訓,照亮了我成長道路的方向。
自我小時記事起,那本厚厚的家譜就是一個未知的謎團。只記得爺爺總在夕陽西下的黃昏,將它小心翼翼地取出,一遍遍地翻,不厭其煩地讀。陽光的精靈總是調皮地躍上爺爺的銀絲,點亮他本就清澈的雙眼。我呆呆地看著爺爺,他總是輕輕一笑,把我拉過去,一字一字地教我念:“耕讀傳家……”而后,他總會再加一句,
“這是我們祖先留下來的寶貝啊。你可一定要乖乖學習,不得有半點兒怠慢。”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只記下爺爺眼中的閃爍的亮光。
后來念小學了,終于明白了“耕讀傳家”的含義。但,樓下院子里的一花一木,玩伴們爽朗的笑聲或許更有些趣味。我看了看桌上未寫完的作業,正尋思著如何偷偷下樓玩耍,爺爺似乎一眼就識破了我的小心思,開口用不失嚴厲的語氣告誡道:“不耕讀,何以正身,何以傳家?連專心完成作業都做不到的人,又有什么用呢?”我一驚,趕緊埋下頭去,為那還未完成的作業繼續奮戰。
后來到了高年級,明白了更多不同于“耕讀”的家訓。當我因心情煩躁而與父母爭吵時,心中總會想起“孝道愛家”的告誡;而當我每次浪費糧食,爺爺總會以“勤儉持家”來傳輸節儉的重要性。或許,我也應同祖先一樣,把“孝道”作為“愛家之方”,把“勤儉”視為“持家之道”。
那本厚厚的家譜總是靜靜地躺在那兒,散發著清香,流露出歲月磨不滅的風姿。
后來,年事已高的爺爺出租房屋,將原定好的價格一降再降。我不解地望向爺爺,他那原本清澈的雙眼也漸轉渾濁。我以為,他只因年齡太大而不愿與人爭搶,誰知他卻開口道:“現在出門打拼的青年都不容易啊。房租降一點,大家都和和睦睦。忍一言,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啊!”這是爺爺以他自己的行為為我樹立的“和睦興家”的榜樣。
諄諄家訓,銘記于心。多少次,它用醇香引我走上正道;多少次,它像一面明鏡照出我的不足,帶我走向未來的那片瀚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