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建成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由政府公共產品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PPP項目不斷實現落地,PPP項目運營規模不斷擴大,這樣就導致大量的PPP項目在績效考核方面還存在許多的問題。運用BIM輔助應用技術能夠對整個PPP項目進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提供相應的解決對策,確保全過程咨詢落地,保證企業的發展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為PPP項目的實際應用提供更加準確的參考依據。本文通過對PPP項目績效考核與BIM輔助應用相結合的策略進行深入的分析,探討解決PPP項目考核存在的問題,從全生命周期層面提高績效考核科學性和合理性,為PPP項目的全過程跟蹤評價提供有效手段。
關鍵詞:PPP項目 績效考核 BIM輔助應用
PPP項目就是由政府和社會資本共同開展的項目。PPP項目全過程包括建設、融資、后期的運營維護。PPP項目可以增強公共產品的服務供給能力,提高供給效率,保障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的總體水平得到提高,能夠加強政府職能的轉變與創新,促進經濟的快速增長。由于我國目前PPP項目缺乏完善的績效考核機制,由于績效考核與實際運營管理存在明顯的不足,必須要通過BIM,可視化協調性等相關的優點來保證對PPP項目進行全生命周期的績效考核,確保績效考核更加的精確。
一、PPT項目績效考核存在的主要問題
PPP項目的發展能夠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穩定提升,化解政府債務風險,保障公共服務的整體品質。在2018年3月末,根據財政部的信息顯示,財政部綜合信息平臺入庫項目達到7525個,總投資額19.34萬億元,財政部示范項目共計1009個,總投資額達到2.3萬億元。
(一)法律基礎薄弱。由于我國的PPP項目模式起步較晚,推進比較緩慢,許多項目的績效考核機制不夠合理,甚至還有部分項目缺乏績效考核制度,這樣就導致社會資本或項目公司無法提供高品質的公共產品和服務,造成PPP項目的建設與管理缺乏有效的約束。
現行績效考核存在問題的原因包括法律基礎薄弱,考核領域表面,發全面的生命周期績效考核制度。由于大量的PPP項目已經逐漸進入到運營階段,各種補助項目和付費項目給政府造成了巨大的財政壓力,國家目前針對PPP項目的運營與管理主要對PPP項目的操作流程、投融資、財政預算管理和政府采購進行指導,但是缺乏PPP項目績效管理的規范。例如,財經92號提出政府相關部門必須切實履行績效管理工作,這樣的籠統概念并沒有對PPP項目的績效考核,具體的操作細節進行說明,導致PPP項目績效考核工作開展缺乏科學合理的參考,導致PPP項目績效考核無法有效落實。
(二)考核流于形式。目前很多的地方,政府政策規范缺失,甚至并不重視項目的考核,在選擇績效考核指標時,更多的考核主體往往為了方便或者是對自己有利,會選擇各種便利性指標,而規避了許多方面的問題,這樣也就造成考核指標體系不夠完善,無法充分反映項目的實際發展情況,很多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具有主觀隨意性。
PPP項目績效考核的評價標準設置過于隨意,某些細節也沒有能夠周全考慮,無法形成規范性的文件進行固定與確認,這樣的問題就會造成考核人員自身缺乏對考核對象的正確了解與認知。在考核評價只是在書面介紹中體現,沒有能夠實踐的運用,嚴重降低了考結果的可信度,影響考核的價值。
(三)缺乏全生命周期的績效考核。在PPP項目績效考核的過程中,由于整個PPP項目的合作期限最低為10年,最長可達30年,如此漫長的生命周期,對社會資本的運營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實際情況來看,通過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夠建立項目生命周期的具體考核意識,也可以對管理的體系進行判斷,最終提高整個項目的管理質量和管理水平,所謂的項目全生命周期主要包括項目前期規劃設計,項目投融資,項目建造實施,項目運營維護以及項目拆除等完整的周期,從目前來看我國對PPP項目的績效考核,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經驗較少,導致績效考核工作經常會被忽略,而政府付費與可行性缺口補助的績效考核,大多數都集中在運營維護階段,只能夠對項目公司的運營維護,進行績效考核與評價,政府和公眾更加關注項目的節點后評價缺乏對整個績效考核全生命周期的認識。
二、PPP項目績效考核的要內涵
PPP項目績效考核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為政府付費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包括政府付費以及可行性缺口補助),被各方所接受和認可的績效考核結果應作為政府付費,亦或是對PPP合同約定價格調整的主要依據之一。
在對PPP項目進行績效考核管理的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財政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對PPP項目財政管理進行監督,并且注重績效評價債務管理,績績效考核主要就是指考核主體,根據目標和績效標準,利用科學的考評方式對待建的項目運行狀況以及各參與方職責履行情況進行全面考核并且將得到的考核結果進行反饋和運用,PPP項目績效考核本質屬于過程管理制度屬于系統工程能夠對全過程進行重點考核,根據不同的周期可以有不同的考核標準。例如,定性與定量考核、定期與不定期考核等。在PPP項目進行全生命周期績效考核時,必須要保證考核的指標事無巨細,做到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避免出現不確定性,靈活反映出項目的實際需求。
在績效考核評價體系設計時應該避免過于注重某一方面保證考核公平公正,并且對績效考核所有的結果應該真實準確,卻反映不同參建方所需要承擔的風險和責任,PPP項目績效考核更應該保證公開透明,不能夠有任何違規操作的行為,而且考核的結果必須經得起實踐檢驗,這樣才能夠真正的體現出PPP項目產品服務質量,通過利用PPP項目績效考核,可以促進公共產品提供應有的服務,規范民營機構以及政府機構保證生產運營的緊密聯系。通過PPP項目能夠確定政府與社會各方資本之間的合作伙伴關系,確保不同參建方能夠凝聚共同的力量,而且績效考核可以對PPP項目的質量費用進行合理化指導,保證項目順利實行此外,在PPP項目績效考核的過程中,一定要根據財政部門的預算和人大批復作為參考標準。
三、績效考核的流程
從PPP項目全全生命周期的階段特征來看,總體上可以分為建設期和運營期。因此,PPP項目績效考核的設計也應該對分上述兩個階段分別進行,建設期的考核應重點就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建設進度、質量控制、投資控制等進行考核,第二階段應就仙運營期的各項規定性指標進行考核。兩個階段的考核應存在承前啟后的關系,即第一階段的考核結果應成為第二階段考核設計重要參考因素之一,并為第二階段的考核指標設計、評判標準的確定以及考核應用等提供重要參考。
PPP項目績效考核的過程中,首先要確定考核的具體指標,通過對考核對象的評價方面進行判斷,能夠保證對PPP項目的資源應用活動執行的實現程度。真實準確的評價,PPP項目績效考核需要有完整的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
由于PPP項目涉及層面寬泛,評價指標多樣,而且具有系統性層次性的特點,在指標體系構建時,必須要遵循層次性、系統性、可操作性獨立性的原則,而且指標的篩選可以采用關鍵績效指標法,平衡計分卡法和項目成熟度法進行判斷。其次制定評價的標準,績效考核評價標準是衡量評價對象的重要依據,能夠對考核對象考核項目以及外部環境的實際特點進行預設確保評價具有合理化的空間,避免在考核過程中出現不確定性變化因素,考核標準應該盡可能的量化為具體尺度,或者采用不同的等級進行評價。例如,可以選用優良中差等不同的等級對指標進行定性。在指標體系考核時必須詳細準確的執行考核工作,避免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擾、減少誤差,確保評價更加真實準確,在評價,同時還應該對活動的內容進行合理化分析。用數據包絡分析、網絡層次分析等技術,可以橫向比較不同項目的績效水平。
四、BIM輔助在PPP項目全生命周期績效考核中的應用
BIM全稱為建筑信息模型,可以對整個建筑工程進行詳細的處理。通過運用BIM技術能夠利用數字化建模的方式形成一個信息化的建筑模型,對工程項目的全生命周期,相關數據信息進行集成,利用數字化的形式進行展示。BIM技術通過利用自身的可視化、協調性,能夠對建筑工程進行全生命周期的分析,保證績效考核實現協同
(一)定量考核的輔助實現。要想確保對PPP項目的績效考核進行定量化,必須要有數據信息做基礎,而通過利用BIM輔助應用,可以對工程項目中所產生的各種數據信息進行快速的收集、處理、上傳。BIM技術自身就屬于工程項目的大數據平臺,通過對數據信息的集成,能夠有效填補績效考核中數據量匱乏的不足,還能夠對績效考核的指標體系進行協同輔助,確保指標體系快速轉換,幫助績效考核工作的整體水平得到提升。
PPP項目在運營維護方面,由于周期比較長,所產生的人工財務費用非常多,各種不確定性的資料也非常的復雜。在績效考核方面必須要注重數據信息的獲取,利用BIM平臺能夠對運維期的數據資料進行快速的數據處理,滿足定量數據的實際需求,還能夠對各種簡化的數據信息進行提取,保證運營維護信息化的整體水平,將傳統的績效考核運維轉變為集約化科學化的績效考核,還能夠減少績效考核工作的整體成本,確保績效考核管理工作的整體效率得到有效增強。
(二)全生命周期績效考核輔助管理。當前BIM信息技術可以對PPP項目進行全生命周期績效考核,保證了全生命周期的數據信息有效應用,由于BIM的應用得到了政府部門的重視,而且各種政策數據信息也不斷出臺,根據各地方政府對公共項目和重大項目中BIM技術的應用做出的相關規定,可以有效促進BIM技術的快速推廣。
在前期設計階段,利用BIM信息技術可以統一技術措施:宜按類別、專業系統、子系統、構件的四個層次進行分類,且命名規范統一; 構建質量管理體系:應包括PPP全部工作對象與業務內容,主要包括建設資源、建設進程、建設成果,貫徹全生命期;協同設計:讓設計人員盡早發現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進行解決,減少后續的返工;設計標準化管理:設計標準化管理旨在提供連貫性和系統性設計、剖析以及規范遵從和認證所不可或缺信息,進而從源頭上確保可持續設計程序更加高效和經濟。
由于PPP項目大多數都屬于公共類項目,在BIM技術快速推廣的過程中,必須要保證PPP項目的施工流程和標準統一,根據更多的行業數據來搭建BIM資源共享平臺,通過這一數據平臺信息能夠為各方績效考核提供更加準確的數據支持,也能夠實現績效考核的可視化管理。由于橫向比較不同地區的項目類別,也能夠對獲得優秀的項目經驗進行判斷。由此可見,BIM平臺在PPP項目中進行全生命周期績效考核工作,可以有效的發揮管理職能,確保績效考核的協同效應得到增強。
結束語
通過本文對PPP項目績效考核與BIM輔助應用進行深入的研究,總結了PPP項目自身的主要特點,基于對PPP項目績效考核過程存在的問題的深入分析,立足績效考核的核心內容,通過引入BIM輔助應用能夠極大地提高PPP項目績效考核的整體質量,確保PPP項目績效考核的流程更加的規范,充分運用BIM技術解決績效考核中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問題,保證PPP項目績效考核協同發展。
參考文獻
[1] 笪可寧,彭一峰,郭寶榮.基于PSIR模型的海綿城市PPP項目績效評價研究[J].會計之友,2019(13):52-58[2019-07-03].
[2] 王思敏,徐偉,崔子丹,施瓊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以價值為本的按績效付費項目及其對我國全科醫生績效考核體系和激勵機制的啟示[J].中國全科醫學,2019,22(13):1522-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