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堅
摘 要:環境應急監測是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處置工作中的首要環節,也是做好善后處理工作的基礎。因此,我們要采取積極的措施加強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應急監測工作,使其充分發揮好關鍵作用,才能使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監測的實效性得到大幅提升,保證應急處理工作能夠有序展開,讓事故的損失率降到最低。
關鍵詞:突發性環境污染 應急監測 措施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各種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時有發生,對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造成較大的危害。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具有發生的突然性、危害的嚴重性、形式的多樣性和處置的艱巨性等特點,因此加強環境突發應急監測是環境保護工作中一項重要的工作。環境應急監測是在環境污染事故發生的最短時間內對污染物的種類、濃度范圍等進行監測,其結果直接影響有關部門對突發性環境事故危害程度的判斷,為應急處置工作提供可靠、準確的參考信息。環境監測部門要重視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監測的建設和管理,完善環境應急監測預案,充分發揮應急監測在處置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時的關鍵作用。環境應急監測是一項重要的環境保護工作,應急監測人員要不斷完善應急監測機制和應急預案,積累經驗、總結教訓,建立健全環境應急監測質量控制措施,減少污染事故帶來的危害。
一、 環境污染事故應急監測的定義
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監測是指在己發生環境污染事故的情況下,為發現和查明污染物種類、污染范圍和污染程度等而進行的應急環境監測,包括現場監測點的布設、采樣方法和現場監測方法的選擇、樣品的貯存用運輸方式、送樣的地點選擇、應急監測的人員的準備。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應急監測,要求環境應急監測人員在最短的時間內,采用準備的應手的應急監測設備,對環境突發性事故發生過各中產生污染物的種類、濃度、污染的范圍及可能的危害等予以查明并及時報告。
二、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監測的措施
(一)環境應急監測組織體系的建設。各個層級的環境監測站均需要建立相應的領導工作小組,負責統一指揮和開展調度工作。而且還要結合實際開展定期的應急培訓,其中最直接有效的培訓形式就是演練。利用演練能夠很好的提升應急人員的管理能力,逐步明確各自崗位的職責,同時還可以檢驗前期制定的管理預案是否具備實際可行性。在平時工作中,要結合當地風險源開展有針對性的演練.更可以大幅度提升應急監測人員的實戰經驗.最大程度上的保障實際監測質量。
(二)制定環境應急監測預案。環境應急監測預案是保障應急監測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礎,在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發生時能迅速、有效、有序地開展應急監測工作。環保部門應編制環境應急監測預案,其內容要詳細、污染物的處置方法要科學合理,并建立本地區企業環境應急監測數據庫。同時還要依據企業的發展狀,對數據庫進行更新,切實地把握木地區范圍內的污染物情況,使環境應急監測預案的實效性能夠真正發揮出來。環境應急監測預案中也要做好應急監測人員的分組以及職責分配工作,主要包括指揮組、監測組、后勤組等工作小組,對應的小組成員需要具備專業知識,并且還要做好聯系方式的留存環境應急監測預案還要結合實際保證其具體的可操作性,從而保障可以高效快速的解決好突發事件。
(三)加強人員素質培訓,提高綜合應急能力。環境應急監測工作不僅要求腦力和體力相結合,并且有一定的風險。這就要求監測人員能快速、準確、反應靈敏地報出監測數據、查明事故污染物質的種類和濃度等,需要工作人員具有較好的體力和業務操作技術。因此環保部門應經常對監測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增進經驗交流,加大環境應急監測人員的思想重視度,通過專業培訓,才能更好更全而地掌握應急監測技術,提高環境應急監測人員的綜合素質。在日常工作中,要組織應急監測人員參加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監測的演習,采取接近實戰的演習以增長應急監測人員現場處置經驗,熟悉檢測儀器的使用,并對在演練過程中哪些環節是存在的弱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解決。
(四)應急監測設備的選擇。為保證環境應急監測的快速反應能力,配備應急監測設備時應選擇便攜,便于操作,且可以直接現場讀取數據信息的儀器,從而可在最短的時間內獲知污染物的種類、濃度以及污染范圍等信息,為后續解決方案提供技術支持。應急監測儀器相對于其他普通監測儀來說使用的頻率較低,為了保證應急監測結果的準確性,應急儀器應由專人管理,并且定期維護保養監測儀器與設備,并填寫維護保養記錄,以保證在發生突發環境污染事故時能夠用得上。
(五)環境應急監測采樣。當發生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時候,環境應急監測采樣的結果是否及時準確,直接關系到監測數據能否準確反映污染事故對環境的影響程度。應急監測人員在快速到達現場后,要針對污染情況進行及時、高效、準確地調查,并根據前期建立的信息數據庫開展針對性的分析,快速定位監測因子。在發生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地點,需要觀察事發地周邊的水流、飲用水源地等敏感信息,并根據該地區的水流方向和氣象等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布置采樣點位。
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均存在突然性,而且污染物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發生巨大的擴散。所以,當事故發生之后的很短時間內就要開展及時高效的多頻次監測,從而更加全而的獲取污染程度情況。當過了一段時間之后,污染物濃度逐漸變小,則可以縮減監測次數。在環境污染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和處置后,要關注對于后期污染的跟蹤監測,最大程度上保障整體環境的安全。
(六)完整的環境應急監測報告。及時對應急監測數據開展總結歸納,嚴格按照相關標準檢測數據準確性,及時組織工作人員撰寫應急監測匯總報告,是應急監測中重要的一環具體來說主要包含如下內容:名稱、監測地址、測試地點、事故時間以及地點、事故原因等;樣品采樣、接收以及檢測的具體日期、經相關部門認證后的檢測報告,針對報告嚴格執行三級審核方式。
(七)應急監測工作評價與總結。當一次事故應急監測終比后,根據應急監測的相關規定,應對事故應急監測過程進行評價。評價內容主要包括:事故應急監測預案是否科學合理、快速,是否準確地反映了事故狀況和變化趨勢,其響應程序是否和應急監測工作任務相適應,使用的監測儀器設備、通訊設備和車輛等監測工具是否能夠滿足現場監測的需要,使用的防護設施、使用的防護措施和方法是否滿足監測要求等。應急監測結束后應編制應急監測工作總結。要組織專家對整個應急監測響應全過程做后評價,編制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評價報告,存檔備案,并上報有關部門。
三、結束語
污染事故出人意料,多種多樣,發生環境參差不齊,應急監測工作的關鍵是在三個階段循序做好不同階段的響應工作,同時也需要不斷資金投入,配合必要的監測設備,培訓應急監測人員,針對轄區內潛在的風險源加強應急監測演練。應急監測工作就是要常備不懈并不斷提升應急能力,才能更好地應對可能發生的環境污染事故,做出更好的正確有效的快速響應。
參考文獻
[1] 王瓊,趙琳暉,薛婷.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監測影響因素分析及應對措施[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7(05):43+45.
[2] 李鋒.我國突發性水污染事故應急監測現狀及存在的問題[J].山西科技,2017,33(02):133-135.
[3] 李楠.關于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處理中應急監測的作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6(06):21-22.
[4] 馮捷,譚景祥,曲偉.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與基層監測站應急監測分析[J].科技傳播,2014,6(18):11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