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雪
【摘 要】捷克民族樂派代表人物之一德沃夏克是19世紀偉大的作曲家,他所創作的鋼琴小品《幽默曲》(Op101)中的第七首因旋律純樸可愛、膾炙人口而廣泛流傳。本文立足于德沃夏克的《幽默曲》(Op101.No7)這部作品,對德沃夏克的生平以及他創作的這部作品進行曲式結構方面、和聲配置方面以及演奏要點等方面進行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德沃夏克;《幽默曲》;曲式結構;和聲分析;演奏要點
中圖分類號:J657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9-0090-01
一、作者簡介
安東·利奧波德·德沃夏克(1841-1904年)出生于布拉格附近的內拉霍奇夫斯鎮。德沃夏克是十九世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同時也是捷克民族樂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所創作的音樂體裁涉及多種類型,主要有9部交響樂、5首交響詩、11部歌劇、11部清唱劇、6首協奏曲、32首重奏曲以及大量的舞曲、序曲、聲樂曲、鋼琴曲等。其中最為著名的代表作有《第九交響曲》《幽默曲》《斯拉夫舞曲》《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等。他的音樂蘊含了極強的民族性及民族特點,平易樸實、旋律極其優美,并且音樂風格具有明朗性。他對民族樂派的發展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簡析《幽默曲》(Op101.No7)
德沃夏克一共創作了八首《幽默曲》,其中最出名并廣泛流傳的是第七首。這部作品創作于德沃夏克度假時期,作品結構短小精致,音樂材料別出心裁。多次運用32分音符和休止符的節奏使整首曲子聽起來節奏歡快,調性明了,聽起來十分優美高雅,但又不失幽默與質樸。
(一)曲式結構
《幽默曲》(Op101.No7)是一首復三部曲式結構的作品,分為首部、中部、再現部。其中首部是1-24小節,中部是25-40小節,再現部是41-56小節。
本首作品的首部是有再現的單三部曲式,以降G大調為基礎。其中A段為1-8小節,可以將其分為兩個樂句,各自都是4小節,演奏8小節后自行反復。A段中的第一小節是本首曲子的核心音樂材料,剩下許多音樂動機都是由此引發出來的。B段為9-16小節,可分為各自為4小節的兩個樂句。再現段A是17-24小節,可分為兩個樂句,各自都是4小節。
本首作品的中部屬于插部性中部,也稱為展開型中部,由一個樂段構成,其中有四個樂句,每個樂句都是4小節。調式調性采用平行大小調的交替方式,第一、三樂句為A大調,第二、四樂句為升f小調。在中部的旋律進行中,通過研究織體與和聲等,可以發現每改變一次調式調性,樂句的色彩都會發生新的變化。
本首作品的再現部的曲式結構為單二部曲式。是首部的弱化再現。因中部較短,缺乏動力,沒有引入過多的新的音樂材料,所以再現部并沒有進行擴展,而是再現了首部的音樂材料。再現部的調式調性回歸到了最開始的降G大調。A段為41-48小節,可分為兩個長短一致的樂句,各有4小節。B段為49-56小節,分為兩個樂句,各自都有4個小節。再現部省略了首部中的再現段,因此本首作品并沒有結束在主要的主題上。
縱觀整首作品的曲式結構,樂曲的段落可大致分為A-B-A-C-A-B。因為A段的多次出現,所以給人一種回旋曲的感覺,具有一定的回旋性。但本首作品的曲式結構不是回旋曲,仍然是復三部曲式結構。
(二)和聲配置
全曲的和聲是按照比較傳統的古典和聲進行編配的。全曲以主和弦、下屬和弦、屬和弦的交替進行為主,按照I-IV-V-I進行的框架貫穿全曲,并在此基礎上擴展了已有的和聲結構。在終止處多用屬到主的進行,加強了旋律的終止感,這部作品的調式調性變化較少。在首部A段中,首句停止在D7,下句進行到T,起到了首尾呼應的作用。B段中的兩個樂句屬于同頭換尾,在和聲配置上由穩定到不穩定的進行,引出了再現段A,和聲配置上只有最后兩個小節進行了變化。 在中部的結尾處采用開放式收尾,結束在D7上,從而引出再現部。轉調、正和弦、屬到主以及不協和和弦的廣泛運用及合理安排,不僅豐富了曲子的和聲效果,同時也加強了曲子的色彩性及旋律性。
三、演奏要點
在彈奏這部作品時,要注意對不同的節奏型、和聲織體、音型組合方式、旋律等做出正確的演奏,要針對不同的技巧難點進行相應的訓練。縱觀整首曲子,三十二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以及休止符的多次連用居多,使整首曲子的風格變得輕松自由,營造出了一種更加跳躍、富有動力的節奏感。在練習時,要將旋律彈奏的優美流暢,部分右手的旋律在彈奏時不能因休止符及三十二分音符的出現就將旋律彈得死板、不連貫流暢,因此要想做到音斷意不斷就要將踏板控制好,可以采用踩一拍放一拍的形式。左手雖然標記有跳音符號,但在實際演奏中,要用手腕輕輕帶動,弱化跳音的效果。當左右手都有旋律聲部時,要將高聲部旋律及低聲部旋律做到充分的融合,保持兩個聲部之間的平衡。在整體演奏中,要做到手腕放松,慢速下鍵,用稍微貼鍵的方式來演奏音符,營造出柔和優美的意境和氛圍。
參考文獻:
[1]朱敬修.西方音樂史與名作鑒賞.河南大學出版社,2013年.
[2]張棟.解析德沃夏克的<幽默曲>.音樂生活.
[3]于巧婧.德沃夏克八首鋼琴幽默曲研究.山東師范大學.
[4]郭晶晶.德沃夏克<八首鋼琴幽默曲>.音樂結構與藝術表現研究.河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