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芬
摘 ?要:中職會計畢業生受到高職、本科會計畢業生的沖擊,就業質量不甚理想,對口就業率低。從總體上看,“專業能力不足”成為了中職畢業生初次就業持續時間短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中小企業往往是他們選擇的就業單位。如何做好與中小企業的無縫對接,中職會計專業畢業生順利上崗是我們中職學校會計專業所面臨的問題。
關鍵詞:中職;會計; 學生需求
近年來,中職畢業生已成為我國技術人力資源的主要來源,但中職畢業生的較低專業能力也決定了他們就業范圍的狹窄,作為傳統優勢專業的中等職業教育會計專業也日落西山,高職、本科等大量會計畢業生沖擊著會計專業的就業市場,使得中職會計畢業生就業不理想,對口就業率低。從總體上看,“專業能力不足”已成為了中職畢業生對口就業難的主要原因之一。從目前來看,會計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崗位主要包括倉庫保管、收銀、統計等相關會計專業技術崗位,還有相當一部分的會計專業畢業生就業崗位不對口, 從事文字處理、銷售工作等。為實現對口就業,中職會計學生往往選擇中小企業進行就業,如何做好實現與中小企業的無縫對接,實現會計專業畢業生順利上崗是我們中職學校會計專業所面臨的問題。
一、中職會計專業教學目前的情況及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有效的理實一體化課堂
目前中職會計課堂教學過程中,“重理論,輕實踐”、“傳統型的教師教學生學”的現象普遍存在,教師在課堂掌握著“話語權”,重視教材中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課堂上,教師費力地灌輸理論知識,不能結合實際,聯系本地中小企業的生產經營特點講解會計知識,不會把枯燥無味的會計理論知識通過企業現實案例形象化,學生聽得云里霧里,一知半解,長此以往,慢慢地降低了對專業課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
(二)缺乏真正熟悉本地中小企業財務流程和會計處理的雙師型會計專業教師
目前中職學校的專業教師都是從學校到學校,大部分都是直接從本科院校畢業后到職業學校從事專業課教學,整天圍繞著學生和課堂, 很少有機會到本地中小企業熟悉實際會計業務,在會計實操方面始終較為薄弱,自己都不清楚企業財務流程,熟悉賬務處理,又怎能教會學生做好財務工作?他們在指導學生會計實踐教學時往往會感到力不從心,只能“紙上談兵”,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三)缺乏符合本地中小民營企業特色的會計校本教材
教材是課程實施的載體,也是教師傳授知識的保證。 但現在中職學校會計專業所使用的教材,大都是通用的會計教材,無論是教師還是對學生都對教材的使用有著很多困惑,同時也暴露出學校校本教材資源的匱乏,開發力度的不深,很少有結合本地中小企業編寫的會計校本教材,學生畢業后很難馬上適應企業的會計工作,往往還需要跟著企業“會計師傅”再學徒一段時間。
二、改進中職會計專業教學的措施
(一)創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改變教學方式,從教師“滿堂灌”改變成學生“主動學”,利用一切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課堂上留給學生學習的思考時間,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創設情境,結合當地中小民營企業情況,在授課過程中適合補充本地中小企業的會計知識。通過兩者相結合,引起學生們強烈的學習興趣,掌握書本與本地中小企業實用型會計知識。
(二)提高學生崗位職業能力
學校建立并完善的財會實訓室,會計電算化實訓室, ERP模擬沙盤實訓室,構建各種平臺,模擬中小企業真實業務環境的實訓項目,給學生創設一個完整的崗位能力培養模擬環境,學生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學習,了解企業的崗位需求,找準自己的市場定位,明白自己的職業方向,從而科學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產生學習興趣,激發內在學習動力,掌握相關職業技能,提升職業能力。
(三)加強過硬實際操作能力的雙師隊伍
職業學校的雙師型專業課教師,不僅要在各種會計證書上過關,更要具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學校一方面要鼓勵教師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下參加相關會計職稱證書考試,同時要更多地接觸新政策、新知識,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二是學校可以聘請本地中小企業經驗豐富的會計工作人員來學校擔任專業課實踐指導老師,他們對中小企業會計各項業務非常熟悉,能讓學生學到很多實戰經驗。 三是鼓勵教師到中小企業兼職鍛煉。進入企業一線不僅可以全面細致地了解工作過程和環境,還能熟悉企業賬務流程和業務處理,這也是我們專業教師掌握中小企業財務知識和實際操作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四)編寫符合本地企業實際的校本教材
教材是課程實施的基礎,對于教學過程中教材中所暴露出的問題,學校要組織專業課教師積極投入校本教材的開發中,同時可邀請中小企業會計人員一起參與校本教材的編寫,以工作過程為基礎,以職業崗位為框架,通過他們得到來自真實工作環境的會計資料,進行加工之后,編寫符合本地特色的中小企業會計教材。
課程實施不僅僅是教師單方面過程,只有真正讓企業參與其中,讓學生樂于其中,學有所學,讓用人單位滿意才是真正解決問題。為此中職學校會計專業的教學不僅要加強在校生的職業能力培養,更要重視會計教師在整個培養過程中的作用,同時還應緊密結合本地中小企業,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滿足本地中小企業需求,實現中專會計專業學生的對口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