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俊
【摘 要】17-18世紀的閹人歌手和一些女歌唱家,他們只注重聲音的技巧表現,聲音優美、靈活、音域寬廣,能夠即興演唱大段的華彩樂段,忽視演唱的內容。與當初美聲學派的創始者佛羅倫薩小組所提出的“音樂之中,歌詞為先,節奏次之,聲音居末”美學原則是相悖的。人們對“美聲唱法”一詞的誤解,“美聲唱法”譯自意大利語應是“美妙地歌唱”,絕不僅僅是一種“美聲的歌唱方法”,美妙地歌唱的含義是十分廣泛,包含了一種歌唱的風格和流派。這是美聲學派的創作及演唱的原則和理論依據。
【關鍵詞】美聲;唱法;藝術審美;特征
中圖分類號:J616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9-0067-02
在過去的一段時期,有不少人認為美聲唱法除了聲音還是聲音,之所以存在這種片面的看法,是因為在美聲唱法的發展史上,在閹人歌手盛行的17-18世紀,美聲藝術的傾向曾一度偏向“唯聲論”。所以才會有不少人認為美聲唱法是“唯聲論”,這種看法是極其片面的,這絕不是美聲唱法的美學原則。美聲唱法的聲樂藝術是集音樂、聲樂和舞臺表演藝術為一體的一種綜合藝術形式,同其他唱法的聲樂藝術一樣。一個優秀的歌者,要具備一定的舞臺形體表演的條件和知識技能。要有相應的發聲技巧做基礎,掌握聲樂作品中復雜的音樂語言和文學語言。
一、良好的音樂素養對美聲唱法的藝術審美特征
理論、知識、藝術和思想等方面所具備的一定水平,是一定修養的體現。音樂修養具體包括:歌者的藝術品質,即音樂的審美能力,歌者對音樂語言的領悟力或感受力,即對音樂作品的理解能力,對音樂流派和風格特點的把握,音樂理論知識的水平(中外音樂史、音樂基本理論),對音樂作品的表現力,這是一個歌者音樂修養水平高低的集中表現,是與歌者的藝術鑒賞力和對歌曲的理解能力密不可分的。是建立在一定的音樂知識水平的基礎之上的,是對歌曲的表現力的考驗。
歌者必須善于理解紙面上的作品,運用音樂作品中的各種音樂語言,把紙面上的作品塑造成感人的藝術形象,恰當地把這些力度、和聲、音高、速度、調式、節奏、節拍、調性、旋律等表達出來,音樂要素揉進我們美妙而運用自如的聲音和清晰、自然的語言中去,再現作品的藝術形象,以此表達作品的內涵。該如何提高自己作為歌者的音樂修養,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善于從各種不同的姐妹藝術中吸取營養
從事聲樂藝術事業的人,不但要看歌劇表演、聽音樂會、聽器樂演奏、聽名家的演唱,觀察他們的藝術表現,琢磨他們的歌唱發聲方法,一個人的直接生活經驗是十分有限的,所以還要經常觀看各種藝術展覽、觀賞繪畫、看電影、參觀畫展、讀小說。
善于向其他的姐妹藝術學習,從中得到啟迪和感染,其他形式的藝術作品,其中不乏對生活中的各種經驗的描述和體驗,觀察其他藝術家們是如何體驗生活描述生活的,豐富自己的生活積累,進一步加強自己對音樂語言和歌詞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二)善于思考
歌者的思考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對語言邏輯重音的推敲和安排,對音樂作品諸要素的分析和思考,對音樂風格、曲式的結構分析,高潮安排的研究,對歌詞的內容的理解,對歌唱方法發聲技能的生理機能感受調節的思考,對作品思想內涵的深入探究等。
在某些音樂會上,無詞無歌的器樂演奏令觀眾如癡如醉、激動人心,以此來感染觀眾。這說明器樂演奏充分調動了音樂語言的表現手段。有時,我們會遇到這樣的情形,觀眾面對有詞有歌的演唱往往難以激動甚至無動于衷,同時這說明我們的一部分歌手歌唱時缺乏對作品的分析和思考,只是唱出了音符。
經過自己頭腦思考之后的作品體現了歌者的音樂修養,表現出來就更有魅力,這樣塑造出來的藝術形象,字字句句都閃爍著歌者的智慧之光,只有引起觀眾情感的共鳴,才能深入觀眾的內心,才有生命力。
(三)勤于實踐
提高音樂修養,決不能紙上談兵,藝術實踐對于歌者十分重要,但是離不開理論知識及思想方面的水平。
歌者需要大量的實踐。“實踐”包含以下幾方面的內容:舞臺演唱的實踐,在琴房里的練唱和在舞臺上的演唱是不同的,有經驗的歌唱演員都十分重視舞臺的實踐,很多歌者可能都會同意這樣的看法。舞臺環境里的燈光、服裝、劇場氣氛,對演員都是一種客觀的刺激,和觀眾直接進行交流的藝術創造的過程,使歌者在發聲技術上能有所突破,激發演員潛在的藝術創造的激情,在情感表現上得到升華。在藝術創造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音樂修養。
歌唱對演唱方法和技巧體驗的實踐。良好的音樂修養,需要通過熟練的歌唱技巧來體現,常言道:“拳不離手,曲不離口。”不能想象一個歌者連音都沒唱準,就會有很好的音樂修養。美聲的歌唱發聲技巧在國內外是沒有任何捷徑可言的,只有通過歌手不斷重復的訓練和刻苦的磨練中獲得。
二、掌握歌曲藝術處理的一般規律
掌握歌曲藝術處理的一般規律,就是要準確細膩地表達一首歌的思想感情或一部作品的思想感情。要想達到此目的,建議要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一)扎實的聲樂基本功
如果沒有技能、技巧的基本功,感情的表達是很難通過許多具體的手段去體現的,難以將對作品理解的豐富的思想和情感轉化為具體的藝術形象。優良的技術訓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感動廣大聽眾的不僅是一種藝術技巧,這說明,技術手段只能是藝術表現的手段,聲樂表演中的技術手段固然重要,必不可少,但是是為表達歌曲的情感服務的。歌曲情感是藝術家的魅力,是廣博的經驗、教育、理想、文化。聲樂表演藝術的實質,要將其融入歌唱的藝術表現之中。
(二)認真研讀作品
人們常把聲樂表演稱為二度創作,正確理解和準確把握作品的內涵,歌者要認真地研讀作品,聲樂表演必須以一度創作即聲樂作品為依據。拿到一首不熟悉的作品,首先要理解歌詞表達的內容,認真地讀歌詞。歌詞所蘊含的是痛苦還是歡樂,是悲是喜,把握歌詞所蘊含的情感基調。搞清楚作品的體裁,反復小聲地哼唱,要找準音樂的基本風格,仔細地反復讀譜,了解作者的創作意圖,認真地對待每一個音。
(三)分析作品
拿到一首新作品后,做好歌曲的處理設計,看其是歌劇選段,還是藝術歌曲或創作歌曲,分析作品中的角色,是哪個國家的民歌。
若是歌劇詠嘆調,弄清楚時代背景、所演唱角色的性格特點等,把握住角色的氣質,準確地把握表演分寸。
一位女高音在準備演唱普契尼的歌劇詠嘆調《晴朗的一天》時,首先要了解全劇的劇情,故事發生在日本的長崎島,人稱“蝴蝶姑娘”的日本藝妓巧巧桑,愛上了美國海軍上尉平克爾頓,后來結婚,婚后不久,平克爾頓隨船回了美國,一去三年,渺無音訊。她癡心地帶著為平克爾頓生下的兒子等待著,三年后,當巧巧桑親眼見到平克爾頓帶著新夫人重返日本時,愛情的幻想破滅了,她便刎頸自殺了。
了解劇情之后,接下來就是要弄清楚角色演唱時的內心活動,歌詞的內容,演唱氛圍。《晴朗的一天》這段詠嘆調,是巧巧桑在第二幕演唱的。
對愛情堅貞不渝的巧巧桑,巧巧桑的女仆在佛像前祈禱,在懷疑平克爾頓已把巧巧桑遺棄。巧巧桑對仆人描述著自己的想象,幻想著丈夫乘著軍艦從海上歸來,于是充滿信心地唱出了這首世界著名的女高音詠嘆調。
這首詠嘆調在演唱時,歌曲開始處要用較輕地力度,要把握住對歌曲的理解,十分連貫的聲音線條來表現蝴蝶夫人進入幻覺的情感狀態,轉調之后,要唱得激奮多情,暗里透明的音色,無論怎樣唱,都要以劇中角色的個性為依據來進行藝術表現,在劇情規定的情境之中,喚起觀眾的共鳴,達到在藝術上進行再創造的目的,把角色的感情傳遞給觀眾。
三、結語
美聲唱法是流行于全世界各個國家的聲樂藝術,其歷史悠久、成就巨大。從美學視角與美學高度,對美聲唱法的審美特征進行論述,對于把握美聲唱法的本體美學特征,具有重要的啟示和參照價值。
參考文獻:
[1]美聲唱法審美特征論[J]. 陸云雁.戲劇之家(上半月).2010(09).
[2]淺談美聲唱法中“美”的理解與反思[J]. 任婧文.當代音樂.2018(02).
[3]談美聲唱法中的技巧運用[J]. 于麗峰.戲劇之家.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