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曦
【摘 要】電視誕生以后,人們的娛樂方式發生了天翻地覆改變, 近年來,電視產業化的轉型導致了電視藝術的調整,導致了電視藝術形式的大改革,尤其是在電視綜藝節目方面,這種變化實際上是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的。然而,近年來電視綜藝節目缺乏創新意識和低俗傾向,為了謀取利益而去模仿收視率高的電視節目已成為我國電視綜藝節目面臨的一個嚴重問題。文章以電視綜藝節目為研究對象,結合前人對電視綜藝節目的實際研究情況,試圖對電視綜藝節目的娛樂化進行研究,旨在為國內電視綜藝節目的發展提供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電視綜藝節目;泛娛樂化;轉型
中圖分類號:J9?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9-0125-01
一、電視綜藝節目的論述
我國電視綜藝節目主要包括早期的“電視綜藝類”娛樂節目時代、“游戲類娛樂節目時代、“益智博彩類”娛樂節目時代和“真人秀類”娛樂節目時代。
“電視綜藝類娛樂節目”是指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喜劇演員和相聲演員在比賽中規定的對話、配對和游戲等形式的娛樂電視節目,如20世紀90年代初期開播的《綜藝大觀》,組合舞蹈和雜技、魔術等,深受觀眾喜愛。但由于創新不多,娛樂功能不足,現在難以滿足觀眾的要求,最終被淘汰。
1997年《快樂大本營》的開播,成為國內“游戲益智類”娛樂節目誕生的標志。首次將游戲與益智相結合,使觀眾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樂,這一檔節目所帶來的全國電視娛樂高潮是前所未有的。在這一檔節目之后,帶來的就是無限的模仿與借鑒,導致越來越多的類似的娛樂節目讓受眾感到審美疲勞。
電視綜藝節目《幸運52》是來自于歐美的電視節目。這一類的節目的模式主要是把學習與娛樂結合在一起。然而,節目模式太單一,部分游戲和主題思想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導致了該節目逐漸進入低潮。
從荷蘭最早的電視節目《老大哥》的出現,電視真人秀節目很快就被西方很多國家引進。然而,這一類節目引入國內后并沒有收到理想的反饋,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文化、傳統、習俗等差異的影響。
二、電視綜藝節目娛樂化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及措施
(一)傳統文化已經逐步被大眾文化所取代。在當今時代,收視率是綜藝節目的主要競爭指標,正因如此,市場在與傳統文化的競爭中勝出,從而傳統文化被忽視了。當整體的社會環境被享樂主義的氣息籠罩時,這時候功利跟審美不能同時存在,社會大眾放棄了對精神文化的追求而選擇了當下的物質利益。這樣,市場需求就把電視節目應該擔當起來的社會責任感給拋棄了,本該承擔起來的精神文明也就從隨著娛樂化浪潮一步步走向平庸。
(二)節目本身卻乏創造力。浙江衛視《中國好聲音》的熱播,表明了觀眾對新鮮感的熱愛,也為中國綜藝節目空間領域的引進逐漸擴大,文化的時間跨度越來越大。在市場不斷壯大起來的時候,一系列問題也由此而來,這些問題將直接導致國內媒體的創造力急劇衰退,嚴重阻礙了國內創意發展的步伐。
(三)娛樂化態勢引發媒體公信力危機。其他的電視節目必然會受到電視綜藝節目娛樂化日益膨脹的影響,受眾的判斷力也會在不同的程度上受到影響,從而使觀眾不由自主地對媒體公信力產生懷疑。
三、解決當前問題的措施
(一)電視綜藝娛樂節目要與其他節目區分開來。本該嚴肅的電視節目的娛樂化過度傾向將會對社會上的受眾帶來不可估量危害。針對國內電視節目泛娛樂化的傾向,應該對電視節目首先應將其進行分類,使其能針對不同的人做出不同的教育方針。
(二)創造出屬于自己的綜藝節目。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永遠保持活力,首先要做的就是創新,中國電視要走持續發展的道路,那就必須拿出中國人的創新精神。把主流形式跟傳統內容結合起來,彰顯時代新特性,只有這樣,才能為我們的傳統文化傳播、電視綜藝節目的創新發展帶來新的機會。
(三)電視綜藝節目的真實性需要提高。真實性是電視綜藝節目的基本原則,在當代中國,電視綜藝節目中的虛假成分過多,這將嚴重損害國內電視媒體的信譽,電視媒體的可信度也將大打折扣。只有把整個節目最為真實的一面展示給受眾,才能改變電視媒體在受眾心目中的負面影響。如浙江衛視在制作《中國好聲音》的時候,為了真正找到中國最好的聲音,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正因為這樣,該節目最終也得到了良好的反響,收視率在短期內就得到很大的提升。
四、結語
在娛樂化發展的過程中,我們要警惕綜藝節目的娛樂底線,監督其操守職責,盡量避免電視媒介娛樂的商業特性稀釋媒介本身的藝術性,注重正能量的傳遞。中華傳統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精髓需要電視綜藝節目大力去探索,只有這樣才能充分體現審美品味和中國觀眾的觀點,充分體現出對受眾的親和力,不斷推動電視綜藝節目的本地化進程。發揮電視綜藝節目的融合能力,力求將文化傳播完美融入到綜藝節目中去,向大眾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的深邃內涵。
參考文獻:
[1]趙佳.融媒體時代電視綜藝節目創新融合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8,(20):114-115.
[2]張琳,黃誠.論我國電視綜藝節目的泛娛樂化現象[J].黑河學院學報,2017,8(07):199-200.
[3]弋亞龍.試分析電視綜藝節目的娛樂化現狀與發展[J].新聞研究導刊,2016,7(2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