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翠翠 劉昱彤
本文結合大學生目前的創業形勢、貸款現狀、第三方因素以及法律、技術等外界因素對大學生消費信貸等問題進行詳細分析研究,剖析了P2P對大學生借貸帶來的影響,最后提出對基于P2P模式下大學生借貸的思考以及相關建議,以期大學生能夠更加理智的對待網絡借貸。
一、引言
金融市場在近年來飛速發展,各類金融產品、金融衍生品及相關的金融產物發展區域多元化,2006年中國最早提出P2P網貸平臺,即:具有資質的網站作為平臺,借款人在平臺發放借款競標向借款人放貸的行為。
2006年P2P平臺出現,至2011年才開始進入快速發展時期,2012年P2P平臺呈指數式增長,平臺數量多達2000家,據不完全統計,僅2012年全年交易額就已超過百億元。2013年,網貸平臺仍以每天一到兩家的速度快速增長,國內市場上先后出現了如分期樂、愛學貸、名校貸等多家專門針對大學生的信用貸款平臺,平臺數量大幅度增長帶來的資金供需失衡的問題開始顯現,大量平臺出現信用危機,跑路現象不斷。到2015年2月10日,首個銀行P2P資金托管平臺成立,P2P資金托管業務才越來越受到各家銀行的關注。伴隨著P2P的發展,P2S也橫空出世,實現了peer to peer到peer to student的轉變,即將貸款用戶鎖定為在校大學生,對大學生進行嚴格的實名認證,無抵押式的對學生進行貸款的發放。
2015至2017年間,全國六十多家金融平臺開展校園貸業務,其中專注于校園貸平臺的公司有三十多家,迅速發展的背后,暴露出了裸貸、肉償、自殺等不良問題,針對這些不良貸款事件進行一番整治之后,國家教育部、中國銀監會聯合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陸續發布了一些文件,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范管理工作,加大其整治力度,并明確規定任何網絡貸款機構都不準向大學生發放貸款。雖然如此,大學生信貸的問題仍然越來越引起學者們的關注。
本文結合大學生目前的創業形勢、貸款現狀、第三方因素以及法律、技術等外界因素,基于SWOT分析模型,對大學生消費信貸分析問題進行全面分析。
二、大學生消費信貸的現狀分析
為了更好地了解大學生的消費信貸情況,致誠征信研究部自2014年開始對大學生網絡貸款市場進行了不同維度的統計分析?;诖耍疚膰@消費計劃、消費方式以及消費觀念等信息對大學生展開問卷調查,采集并統計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得到下面結論。
(一)資金短缺情況?,F在的大學生各種消費比較多,資金短缺現象也變得較為普遍。調查發現,年齡主要集中在21-25歲,且借款者多為男性,其中, 一半以上的學生屬于偶爾性資金短缺,而經常性資金短缺和從不資金短缺的學生比例相當,均占20%左右。
(二)資金短缺獲取途徑。因為學生現在還是無收入的群體,當他們出現資金短缺時,絕大多數的大學生會選擇向父母要,其次會找自己的親戚朋友借,其中,有些銀行也會允許大學生申請小額貸款和信用卡,而極少數的大學生會選擇向網絡貸款??梢?,雖然網絡貸款在當今社會很普遍,但對于大學生而言,還是很少選擇的。
(三)借貸用途。在選擇網絡借貸的大學生中,額度在5千元及以下的多為個人日常消費超支,而在5千元及以上的,特別是1萬元以上的網絡借貸,大學生主要用于參與創業、
投資等高風險的活動。由于很多大學生期望的貸款額度遠遠超過個人的負債能力,從而極易導致大學生面臨貸款逾期和違約的風險。
三、大學生消費信貸的SWOT分析
通過調查分析,運用SWOT分析方法,我們可以得到消費信貸對大學生的影響。
(一)積極影響
1.培養大學生獨立自主的經濟意識
金融危機的影響早已經滲透到中國,對現在社會的每位成員包括大學生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大學生走上社會后能否盡快找到適合自己的的工作崗位,并在經濟上實現獨立,既關系到他們個人的成長,也會對整個社會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像人人貸這些P2P平臺可以使大學生不用再完全依靠父母來消費,一方面解決了自己的日常開支,同時因為還款壓力的存在,也督促大學生更理智的消費,有助于提升當代大學生的責任意識。
2.積極推動大學生自主創業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國家政策發展方向的推動下,促進大學生進行自主創業是提升畢業生就業率的有效途徑,當前高校大學生出現申請銀行信用卡較難、申請周期較長、步驟相對復雜、額度低等問題,而針對大學生貸款的P2P平臺,一般來說申請門檻相對簡單,只需要提供個人的身份證以及學籍證明等,所以大學生可以在此獲取資金,從而進一步改善大學生自主創業環境,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政策。
3.擴增助學貸款的渠道
助學貸款是政府完善我國普通高校資助政策體系的一種手段,可以加大對普通高校貧困家庭資助力度,但并不能緩解所有家庭經濟壓力。通過人人貸等P2P平臺,有助于經濟困難的學生們不再增加家庭負擔的情況下完成學業。幫助他們解決后顧之憂,更好的融入群體,讓更多經濟困難的學生依靠P2P平臺實現自己的夢想。
(二)消極影響
1.助長大學生盲目攀比的心理
由于當代大學生家庭背景、出身地區等因素不同,經濟條件和消費水平難免會高低不等。處于世界觀和人生觀尚未健全穩定的大學生們,很容易形成從眾消費、盲目消費、負債消費和攀比消費等消費心理,諸如此類的消費行為會讓大學生造成了“財政赤字”。這是大學生消費現狀不容樂觀的方面,這些不合理消費行為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是由于P2P平臺借貸門檻低、資金運轉迅速、投資理財手續便捷等,意志不夠堅定的大學生盲目借貸所造成的。
2.超前消費影響大學生的學業和前途
網絡電商“先消費后付款”的消費模式受到了越來越多大學生的青睞。作為電商消費的新銳力量,大學生群體中超前消費的人群呈爆發性增長。針對大學生群體推出的各類借款和預付款業務令人眼花繚亂,網上貸款分期門檻低,為大學生提供一個超前消費、奢侈消費的平臺,但不少大學生的消費欠缺理性,甚至負債累累,以致于影響自己的學業。
另外,由于大學生群體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相對于普通上班族,大學生借貸消費或者分期消費違約的風險要高很多,而且一旦逾期不能還款還會面臨巨額的利息,最終使他們生背負高額的債務。
3.面臨巨大信用風險
P2P平臺和銀行一樣,如果大學生逾期不能按時還款,個人將會面臨巨大信用風險。作為成年人的大學生應該意識到,隨著信用體質的完善,不良的消費、借貸記錄將影響到個人的信用,并有可能影響日后的工作與生活,甚至會面臨被起訴的風險。
四、總結與建議
本文通過探索人人貸對大學生投資借貸的影響,探析了大學生理財教育存在的缺陷,作為未來經濟的創造者和投資理財項目的主力軍,呼吁大學生樹立正確理財觀念,使大學生理財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同時為社會上的相關部門出臺具有針對性的政策文件提供建議,以健全互聯網金融監管的體系政策。
首先,大學生是具有獨立購買能力的個體,其投資觀不僅影響著自身的人生發展,也影響著我國的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方面的發展;其次大學生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逐年增加的畢業生讓社會競爭更加激烈,而在此期間,很多大學生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擾,易對其個體及社會產生不良影響。所以他們更加需要增強理財觀念,根據自身的條件與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工具。提升大學生理財規劃的能力與素質,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會理財觀念。因此,大學生應該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為進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作者單位:山東女子學院)
課題項目:山東女子學院青年研究項目重點項目課題《基于股票市場預測的g-期望中g-VaR風險度量的研究》(913404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