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艷麗,李華麗
維持性血液透析是臨床上應用于終末期腎衰竭病人的主要替代療法之一,且有研究報道顯示,全球范圍內約有80%以上的終末期腎衰竭病人依靠血液透析療法延長生命[1]。然而,長期的血液透析治療雖能有效改善病人的臨床癥狀,但無法完全替代腎臟的各種功能,且易引發貧血、皮膚瘙癢、關節疼痛以及營養不良等一系列并發癥,從而對病人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2]。因此,尋找一種有效降低病人遠期并發癥的維持性血液凈化方式顯得尤為重要。另有研究報道顯示[3-4],高血清瘦素血癥會導致病人食欲下降,進而引發營養不良,而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血癥會導致淀粉樣變,從而增加病人的致殘率。鑒于此,本研究通過觀察不同血液凈化方式對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血清β2-MG、瘦素清除率的影響并進行分析,旨在為臨床治療提供數據支持,現作如下報告。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平鄉縣人民醫院血液凈化中心收治的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120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5]:(1)所有病人均符合國際指南的尿毒癥診斷標準;(2)年齡≥18周歲;(3)臨床病歷資料完整;(4)規律性血液透析治療時間≥1年。排除標準:(1)伴有惡性腫瘤以及影響機體代謝的相關疾病者;(2)合并心、肝、腦等臟器功能嚴重障礙者;(3)治療依從性較差者;(4)曾接受腹膜透析或腎移植術治療者。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60例。其中研究組男36例,女24例,年齡范圍為27~78歲,年齡(46.2±10.3)歲。對照組男34例,女26例,年齡范圍為28~77歲,年齡(46.5±10.4)歲。兩組病人在性別、年齡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性別:χ2=0.525,P=0.411;年齡:t=0.311,P=0.655),存在可比性。所有病人均知情并簽署了同意書,本研究符合《世界醫學協會赫爾辛基宣言》相關要求。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病人予以普通血液透析治療,具體方法如下:采用德國貝朗透析機,選擇碳酸氫鹽透析液,抗凝采用低分子肝素鈣,1.3 m2表面積,40 mL·h-1·mmHg-1超濾系數,200~250 mL/min血流量,500 mL/min透析液流量。治療次數為3次/周,每次4 h。研究組病人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血液灌流治療,其中血液灌流的灌流器是選擇HA130型樹脂由珠海健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每次2 h。血液透析結束前2.0~2.5 h串聯灌流器同時行血液灌流器2.0~2.5 h,1次/周。對所有病人均進行為期6個月的隨訪。
1.3 研究指標 分別對比治療前后血清β2-MG、瘦素、甲狀旁腺素(PTH)水平,心功能變化情況,并發癥發生情況以及生活質量。其中血清β2-MG、瘦素、PTH水平檢測方式如下:分別于治療前后采集病人的清晨空腹靜脈血5 mL,以2 500 r/min離心10 min,取血清保存于-80 ℃冰箱中待檢,檢測方式為酶聯免疫吸附法,具體操作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心功能變化情況主要是通過檢測病人治療前后的左室后壁厚度(LVPWT)、室間隔厚度(IVST)、左室射血分數(LVEF)以及左室質量指數(LVMI)進行,采用心臟B超進行檢查。并發癥包括低血壓、高血壓、心力衰竭、皮膚瘙癢以及肌肉痙攣等。病人的生活質量方面采用SF-36量表進行評估,包含生理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社會功能等8個項目,其中每個項目滿分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6]。

2.1 治療前后兩組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血清β2-MG、瘦素、PTH水平對比 治療后研究組病人的血清β2-MG、瘦素、PTH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2.2 治療前后兩組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心功能變化情況對比 治療后研究組病人LVPWT、IVST以及LVMI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1 治療前后兩組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血清β2-MG、瘦素、PTH水平對比
注:β2-MG為β2微球蛋白,PTH為甲狀旁腺素

表2 治療前后兩組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心功能變化情況對比
注:LVPWT為左室后壁厚度,IVST為室間隔厚度,LVEF為左室射血分數,LVMI為左室質量指數
2.3 兩組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研究組病人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例(%)
2.4 治療后兩組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治療后研究組病人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血液透析是腎功能衰竭病人應用最為廣泛的治療手段,且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尿毒癥病人依靠血液透析維持生命[7-8]。但長期的血液透析會導致病人出現營養不良、腎性骨病、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以及血脂代謝紊亂等一系列并發癥[9-10]。而有不少研究報道認為,上述并發癥的發生均與β2-MG以及瘦素等中、大分子物質在病人體內各部位的蓄積、沉著有關[11-12]。由此,本研究通過觀察不同血液凈化方式對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血清β2-MG、瘦素清除率的影響并進行分析,目的在于為終末期腎病病人尋求一種更好的血液凈化方式。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研究組病人的血清β2-MG、瘦素、PTH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這符合胡煜琳等[13-14]的研究報道,說明了普通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對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β2-MG、瘦素、PTH清除效果顯著。其中主要原因在于:通過血液引流至樹脂型內進行血液凈化,與血液透析進行對比,由于其表面積更大,吸附能力更強,可以很好地清除小分子毒素,甚至還可以排除β2-MG、瘦素以及PTH等中分子廢物,但缺點是不能調節體內酸堿度、水、電解質。而血液灌流作為血液凈化技術進步的成果,其樹脂型灌流器是高分子網狀立體結構,效果更優[15]。其中β2-MG水平升高是導致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發生相關性淀粉樣變的危險因素之一,病人通常表現為肩關節炎、無癥狀溶骨性損害、破壞性骨關節病變以及肌腱滑膜炎等,且沉積于其他部位會引發消化道出血、心律失常以及心肌功能障礙等。而瘦素是導致尿毒癥病人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普通血液透析治療無法將其完全清除,其水平的高表達會對機體的能量代謝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進一步導致病人營養不良。且有研究報道證實,瘦素水平與腎衰竭病人的皮膚皺褶厚度以及體質指數(BMI)呈負相關關系,屬于營養不良的重要參數之一[16]。而PTH異常增多可能會引發繼發性甲旁亢,進一步降低病人生活質量。此外,治療后研究組病人LVPWT、IVST以及LVMI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這說明了普通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應用于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可顯著改善病人的心功能。其中主要原因可能在于:血液灌流可能有效減輕病人的氧化應激反應以及炎癥反應,從而降低了對心肌細胞的損害,同時延緩了心肌細胞肥大和心室重構,進一步達到改善心臟功能的目的[17-18]。另外,研究組病人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這提示了普通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應用于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可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具有較好的安全性。分析原因,筆者認為普通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可有效維持心血管系統的穩定性,有效控制透析期間病人的血壓水平,從而顯著降低由于血容量變化導致的高血壓、低血壓、心律失常以及心肌缺血等并發癥的發生風險,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透析的舒適感以及安全性,進一步有效改善病人全身狀況,降低遠期并發癥的發生[19-20]。本研究結果還顯示治療后研究組病人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提示普通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可有效提高尿毒癥病人的生活質量。筆者推測這可能與該治療方法可有效清除體內毒素,病人臨床癥狀改善明顯以及病人遠期并發癥發生率降低有關。

表4 治療后兩組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分,
綜上所述,普通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對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β2-MG、瘦素清除效果顯著,有利于改善病人心功能,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病人生活質量,安全性較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