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曉驕
玉米作為我國農業種植作物十分重要的構成,玉米產量決定著糧庫充備與否,同時玉米也經常作為工業生產原料,玉米產量和工業產業發展息息相關。提高玉米產量,有助于推動農業和工業的發展,提高農民經濟收入,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因此研究玉米高產栽培的方法,積極利用防治技術控制病蟲害發展,從而提高玉米產量。
一、玉米高產栽培技術
1、種植地選擇
玉米作為根系發達的農作物,對于土地環境適應能力十分強大,及時土壤條件較為貧瘠,玉米可以正常生長。玉米植株相對較大,有著較多的分支,生長期間具有大量的養分和水分。選擇種植地要盡量選擇具有灌溉條件的土地,干旱土地要提前覆土,松動土壤,保證土壤的疏松透氣,讓玉米種子獲得一個適合生長的環境。利用土地精耕,保證土壤的水分,從而提高土質疏松度。
2、預處理玉米種子
按照地質條件以及播種周期,選擇玉米種植品種。春播玉米要選擇抗病能力強、單株成長好且生育期長的玉米品種,夏播玉米要選擇抗倒伏能力強、早熟矮桿的玉米品種。還要注意選擇生育期較當地無霜期提前15d~20d,選擇早熟且脫水快的品種。由于優質玉米種具有更強的生命力和豐富的營養物質,在種植前要使用人工方式進行粒選,保證發芽率超過95%、純度超過98%、凈度超過99%。將種子剝開,高品質種子胚芽呈現黃白色,有明顯的光澤,且種子色澤、大小、形狀差距較小。將種子晾曬三到四天,提升種子活性,以提高種子出芽率。最后進行包衣,每100kg種子使用1.5L~2L的35%多克福種衣劑進行包衣。
3、整地
優質玉米栽培要使用四精兩管方式栽培,秋整地是精細耕作的基礎,100%秸稈還田,春天要起130cm的大壟。整地時使用大犁聯合淺翻深松犁進行整地,保證深松35cm~40cm,進行三區套耕作業,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開閉壟。如果條件允許,要使用合墑器進行耕地,從30°~45°角度,16cm~18cm深度,將土壤處理細碎,保證地面平整,直徑超過5cm的土塊不能多于三個,要杜絕出現濕整地,將土地雜草清理干凈。耕地時使用先耢平后耙地的方式,將塹溝整平,節約種植成本。
4、灌溉技術
由于玉米的耗水量較大,種植春玉米需水量可達2550m3~6000m3,種植夏玉米的需水量可達1860m3~4440m3/hm2。玉米存在四個需水期,第一個周期是播種時期到拔節時期,該時期占18%的耗水量,第二個周期從拔節時期到吐絲時期,站38%的耗水量,第三個周期是從吐絲時期到灌漿時期,占32%的耗水量,第四個周期是從灌漿時期到成熟時期,占10%~30%耗水量。
5、施肥技術
根據施肥配方標準對施肥量進行校準,施肥期間實現嚴密覆土,并定點加肥處理。在施種側8cm~10cm位置,施肥之后嚴密覆土,避免尿素出現揮發的情況。建議使用玉米漢楓肥,在保證增產效果的同時,可以節約肥料,讓肥料利用率得到提高。如使用硫包衣,依照玉米吸收氮肥特征施肥,可以減少20%氮肥使用量。還要注意肥料的品質,在肥料中應用硫元素,使用改良土壤,避免土地出現板結的情況,讓農作物抗寒、抗病能力得到提高,推動玉米的早熟,提升玉米的品質。
6、田間管理
田間管理對于生長期玉米有著重要作用,玉米耕種需要仔細觀察成長情況,發覺缺苗問題,需要及時補苗種植。玉米補苗要進行帶土移植,以提升玉米存活效率,完成移植后及時進行澆水,保證玉米根部可以得到充足的水分。尤其要重視施肥環節的田間管理,從出苗期開始加強施肥工作,保證幼苗期玉米可以旺盛生長。玉米生長期間,農戶要定期澆水松土,將田間雜草清理干凈,避免雜草搶奪玉米的養分,對玉米成長帶來不良影響。
7、及時收獲
待玉米完全成熟后,要及時收獲玉米,這樣可以有效保證玉米的產量。玉米完全成熟后,呈現出白色,出現細微裂紋,代表玉米成熟,要著手收割玉米。完成玉米收獲工作后,將玉米防治在田間進行晾曬,避免玉米潮濕出現霉變,降低霉變出現概率。玉米完成后未達到完全成熟,可以稱作玉米乳熟期。在乳熟期間收獲玉米,保證玉米不會出現嚴重的減產情況,影響到玉米的品質。完成收獲工作,要將玉米防治在干燥通風的地方儲存,盡量將玉米鋪開,避免玉米堆疊出現霉變,影響到玉米的品質。
二、玉米病蟲害的防治技術
1、常見病蟲害
玉米種植期間,病蟲害容易造成玉米減產,較為常見的蟲害包括紅蜘蛛、地老虎、玉米螟以及蚜蟲等。常見的病害主要有絲黑穗病、玉米螟、玉米粗縮以及紅蜘蛛等。玉米不同生長階段會面臨不同的病蟲害,如果沒有及時防治,會造成嚴重的損失。
2、物理防治技術
防治玉米病蟲害主要任務在于預防病蟲害,避免出現非必要性損失。首先要科學選擇玉米種子,盡量選擇具有良好抗病性的種子,或者患病程度較輕的種子,降低玉米受到侵染的機率。其次要執行輪作種植,施加鉀肥。通過鉀肥的施加,讓玉米抗病蟲害能力有所提高。最后對玉米植株進行清理,將枯心苗以及殘體清理出去,減少病蟲害傳播效果。要重視田間管理工作,如果發掘玉米植株出現病變苗,要立刻鏟除病變苗,鏟除病變苗后對病變苗實施妥善處理,避免病蟲害出現二次傳播的情況。在播種玉米前利用藥劑拌種,預防病蟲害出現。
3、化學防治技術
對于玉米螟的防治,當玉米進入心葉期,要利用15%的辛硫磷藥劑,以每0.2hm2使用3kg~6kg的藥劑,添加五倍細土均勻的噴灑。玉米進入雄穗打苞期后,每0.2hm2,使用1000倍2.5%的溴氰菊酯乳油蘸滴在花絲上,對二代玉米螟進行預防。
對于玉米斑病的預防,抽雄前后,如果田間發病植株達到了70%,葉片的發病率達到20%,那么每0.2hm2要使用500倍50%多菌靈粉劑,以及800倍70%的甲基托布津粉劑進行處理。每間隔七天噴灑兩到三次,對大小斑病進行防治。
對于紅蜘蛛病的預防,在點片輕發區,每0.2hm2使用4.5kg的3%甲拌磷顆粒或者鋸末20kg,在玉米行間均勻的熏蒸防治。如果是連片重發的田地,要使用20%噠螨靈乳油進行田間噴霧。或者使用2000倍的5%尼索朗乳油進行防治,間隔七天后觀測天氣情況重復噴藥處理。如果有煙霧機設備,可以混合柴油和殺螨劑,在低氣壓天氣下使用煙霧機對病蟲害進行防治。
(作者單位:125300遼寧省葫蘆島市建昌縣農村勞動力培訓陽光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