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善
我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擁有數千年的糧食種植經驗,屬于產糧大國之一,然而目前我國所食用糧食很大一部分依然依靠著進口。小麥作為我國北方地區廣泛種植的糧食作物,在我國糧食作物中占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在小麥生產過程中,提高產量與質量是不可忽視的問題,而種植和病蟲害的防治技術是提高小麥產量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本文主要闡述了小麥的種植方式與如何預防病蟲害,對此進行了簡單的分析與研究,以望加強有關部門的重視。
小麥是重要的農作物,在我國廣泛的種植,是人類主要的糧食之一,是制作面包、饅頭、啤酒、面條等的主要原材料,對于社會經濟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種植過程中,由于種植技術不先進,以及病蟲害的威脅,嚴重影響了小麥的整體產值,降低了小麥的整體質量和農民的主要收入,限制了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
1、種植和病蟲害防治過程中的問題
①重視度不夠
由于我國經濟水平提高了,農民的額外收入也有所增加,這就導致部分農民對于田地的管理就不是那么放在心上,缺乏對種植的危機意識,沒有清晰的意識到種植和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性,認為既然小麥沒有出現問題就不需要防治,等到問題出現的時候才想著補救,結果導致病蟲害防治能力差,這樣就容易造成農田收成降低,農民收入降低,農民對小麥重視度降低的惡性循環。
②種植技術欠缺
由于大多農民的知識水平不高,種植技術依然停留于代代相傳的傳統種植技術,沒有進行科學的種植方式,全部憑借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經驗種植,因此產量難以的得到提升。
③防治工作不專業
防治工作需要一定的前期成本投入,農民為了節約成本,不愿意采取專業措施;其次,我國小麥病蟲害防治團隊尚不成熟,沒有形成規范統一的標準,難以取得農民的信任,無法達成合作協議,因此在小麥病蟲害的防治落地實施過程中,工作難度巨大,難以達到治標治本的防治效果。
2、種植方式和病蟲害防治的有效提升
①選種與播種
不同的地區對于小麥的品種友好度是不一樣的,種植之前首先得更具當地的實際情況對小麥的種子進行選擇,在進行種子選擇時,需要選擇純度高,抗病性好的種子,以次達到保證出苗率,對于售賣假種子或者以次充好的種子商販必須嚴懲。在播種時應當提前清理土地中的其它雜草,減少外界因素對小麥出苗率的影響;控制溫度,將溫度控制在十度以上;科學規劃種植密度,不能種的過密或者過稀疏。
②完善耕作方式
在小麥播種過程中,需要選擇更加合理的耕作方式,避免土地營養成分流失,應當合理選擇輪作間做的播種模式,一般情況下當一塊土地連續種植三次小麥后,這塊土地最適宜小麥生長的元素就被吸收殆盡,就應當更換其他作物保持土壤營養充足。
③因地制宜選擇灌溉與施肥方式
小麥在不同的地方對于水和肥料的需求是不一樣的,小麥是生長過程中是較為需要水分和營養的作物,如果出現水分或者肥料過少的情況,勢必會對小麥的生長發育造成嚴峻的影響,并且會影響小麥中的營養含量,降低小麥的品質,所以在小麥發育過程中,應該做好灌溉和施肥工作,從而保證小麥不會因為缺水或者缺肥而成長緩慢,但是如果濫施肥料短時間可能會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長此以往不但污染環境,還會造成土地產量下降。
④藥劑拌種
藥拌種植是新型有效的防治病蟲害種子處理方式,將小麥種子進行藥拌處理后,種子自身就將攜帶殺菌效果,同時正確適量的藥計不會傷害到種子的本身,用藥選擇一般采用是殺菌效果好,藥效持久的殺蟲藥劑,目前我國常見于市面的藥劑為粉銹寧EC初油,每次使用清水稀釋0.15%的藥劑,藥效可以持續三個月之久。
⑤物理防治
定期清除土地里的雜草,雜草等植物是害蟲的絕佳棲息場所,同時吸收土地營養能力極強,如果不及時清除雜草,會引起雜草侵襲麥田的現象,很容易造成小麥生長發育遲緩,同時滋生的害蟲能直接對小麥幼苗造成嚴重傷害。物理防治是增加小麥產量的有效且重要的措施,能避免雜草影響小麥的生長,也能從根源減少害蟲的數量,同時能有效保證土地營養的存在,避免營養無效流失。
⑥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自然界弱肉強食的食物鏈,為了減少小麥的病蟲害應當首要尋找小麥的害蟲即是蚜蟲,在自然界中,蚜蟲的天敵數目較多,比如草嶺、蚜繭蜂等都是蚜蟲克星,合理的利用生物防治,可以輕松有效的解決掉害蟲這一困擾,安全綠色環保有效。
⑦完善小麥病蟲防治團隊
農業部門應該盡快完善小麥病蟲防治團隊,對農民進行直接指導培訓,培訓科學的種植技術,讓農民切實感受到科學種植對自身帶來的好處,從而建立信任,方便與以后的工作推廣。對于種子市場以及農藥市場進行監管,對于販賣假種子或者以次充好的種子的行為進行嚴肅的處理。對農民的土地進行實地的評估考察,尋找當地適合的小麥品種。對于農民的疑問要及時向上級反饋匯報,切實為農民服務。
總之,小麥作為我國農業生產中主要農作物,為我國民眾基礎糧食產量的有力保證,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切實提高小麥產量,需要結合實地的氣候、土壤、小麥品種等多方面的因素,然后在實踐中繼續持之以恒的完善,嚴格按照種植標準與要求,增加病蟲害的有效防治,減少病產的小麥作物的數量,確實保障小麥的產值,促進經濟效益最大化。
(作者單位:811600 ?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農畜產品信息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