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金暉
小麥不僅是河南省內人民的主要口糧來源,也是廣大農民農業經濟的重要來源之一,因此全力提高小麥的產量是在河南區域內農民種植小麥的主要目的。本文主要從小麥種植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技術兩方面,來探討促使小麥高產的策略。
小麥是我國人民的主要糧食原料之一,關系到國民溫飽的關鍵,因此農業生產過程中,要努力提高小麥的產量。而小麥的產量主要決定于兩個主要方面的因素,一是采用科學的小麥種植技術,即選擇適合小麥生長的氣候條件以及土壤條件,科學選育小麥品種,合理播種,科學施肥,保證水分等。二是要利用專業技術防治各種病蟲害,以此來為提高小麥的產量做好技術保障。
一、小麥生長的區域條件分析
小麥需要在適宜的條件下種植才能保證其產量。河南省作為我國小麥主要產區之一,地勢比較平坦,丘陵地帶很少,平均海拔超不過100米。而且土壤的質地不較好,氣候四季分明,麥苗種植期的氣溫比較適宜。同時,河南省全年的降水量充足,水源也比較豐富,比較適合小麥生長。在滿足小麥的生長條件基礎上,還需要掌握科學的種植技術以及小麥病蟲害的防治技術。
二、小麥種植的技術
1、深翻耕地,保證底肥
小麥的種植對土壤要求比較高,要求土壤疏松,而且土質良好,肥力充足。因此,在進行小麥播種之前,需要深翻耕地,要求土壤表層以下20厘米土質疏松,對土地進行精耕細作,避免土地板結,一來怕影響小麥的出芽率,二來翻松土壤還可以殺滅蟲卵。另外,還要施足底肥,比如農家肥,或者顆粒肥料等,做好小麥播種和生長所需的肥料營養物質需求。
2、科學選種,優化播種
目前市面上小麥種子品種繁多,農民在種植過程中,需要結合當地的土壤酸堿度以及水利灌溉條件等方面,選擇適合本區域種植的優良麥種。河南省屬于我國冬麥種植區,因此適合選擇春性品種進行種植晚茬麥。選好種子是保證一季莊稼產量關鍵性的第一步,所以在選擇種子時,要挑選顆粒飽滿,抗病蟲害,純度高的優良種子。
優化播種可以促進小麥產量的提升。在進行小麥播種時,要合理控制麥地的壟距和壟深,以及單位面積內的播種數量,同時在播種時還要注意控制溫度的因素,適宜小麥播種的溫度不能夠低于10℃,所以在河南省區域內適合小麥種植的時間一般是在10月上旬,但有時遇到秋季連陰雨的情況下,不能按時播種,會影響小麥的分蘗,從而降低小麥的總體產量。因此,需要掌握好小麥種植的時機。
3、科學施肥,合理灌溉
在小麥種植過程中,要講究科學施肥。針對小麥生長的時期,需要采用不同的施肥辦法。在小麥種植前,在土壤里提前施加肥料,叫做施加底肥,來保證土壤肥厚;還要在播種的同時加入肥料,保證種子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有充足的養分;三是在麥苗生長過程中追加肥料,在小麥生長期的各個階段不斷進行肥料的補給,來提高小麥的產量。
除了施肥之外,小麥的生長對水分的需求量也很大。尤其是在干旱的季節,要對小麥進行人工灌溉,可以以生產組為單位進行修筑渠道,打機井,河道引流等方式來保證對小麥的灌溉。在小麥生長過程中,除了自然降水外,至少還需要進行兩次灌溉,才能保證小麥的產量。
三、病蟲害的防治技術
1、小麥生長不同時期的病蟲害
想要提高小麥的產量,除了在種植過程中,進行精耕細作外,對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也要做好,否則也會導致小麥減產。因此,有必要掌握好小麥病蟲害的防治技術。因為小麥的生長期比較長,在不同的生長期,會患有不同的病蟲害。在小麥播種期,出苗期,返青期,抽穗期,拔節期,以及灌漿期等等,會不同程度的出現蚜蟲、紅蜘蛛、吸漿蟲、赤霉病、白粉病等等一些病蟲害。隨著農業科技的進步,蝗蟲的危害已經很小了,但其它病蟲害對小麥的影響不斷加重,因此要科學管理,及時防治。
2、病蟲害的防治技術和措施
根據小麥生長的不同時期出現的害蟲,要選擇不同的防治技術和防治措施。
①運用藥物拌種的方式
在小麥播種期,可以利用播種機播種麥種的同時,也將藥物帶到土壤中,對土壤中存在的病菌和害蟲進行殺滅。
②采用噴灑藥物的措施
在小麥出苗后一直到灌漿期發生的各種病蟲害,均可以選用噴霧撒藥的辦法進行控制和治理。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要根據不同的病蟲害選擇相應的殺蟲農藥。在選擇過程中,要本著高效、低毒、安全的原則,既要起到殺滅病蟲害的效果,又要起到農藥殘留量小,保證小麥質量的作用。
③還可以采用科學環保的辦法
利用蚜蟲、紅蜘蛛的天敵,來控制病蟲害。同時,還要積極除掉田間的麥蒿、野麥等一些雜草,以防止在小麥生長過程中,與其爭奪營養水分。
四、優化整合小麥耕種與套種
除了做好小麥種植管理工作和病蟲害防治工作外,想要不斷提高小麥的產量,還需要注意小麥的合理耕種以及科學套種。通常,農民在小麥種植過程中盡量避免在同一塊土地上連續多年種植小麥,這樣會造成小麥的減產。因為小麥生長過程中吸收的養分是固定的,多年連種會導致同一片土地上的同一營養元素不斷流失,不能夠很好的為下一茬小麥提供肥料。因此,在一塊連續種植小麥兩到三年后,可以改重別的農作物,也可以暫時不種,讓土地休養一季。或者也可以兼套種玉米、大豆等農作物,使土地肥力均衡。同時可以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
總而言之,在進行小麥的種植過程中,農民要充分結合當地的氣候特點和自然條件。按照小麥生長的規律以及各生長期的特點,進行科學地種植和精細地管理,及時防治各種病蟲害,同時還要合理進行耕種和套種的結合,才能保證小麥的優質高產。
(作者單位:476100 ?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農業農村局閆集區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