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連
德州,古稱安德,簡稱德,位于山東省西北部、黃河下游沖積平原,是山東省的西北大門,北接河北省滄州市,南接省會濟南市、聊城市,西鄰河北省衡水市,東連濱州市,地處環渤海經濟圈、京津冀經濟圈、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以及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交匯區域,與此同時京杭大運河有一百四十多公里流經境內,是歷史上曾經重要的漕運通道,且從地形地勢上來看,德州市全市具有平原之中起伏不平,崗、坡、洼相間分布等特點,給西紅柿創造良好種植條件的同時,也極大地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但從目前來看,溫室栽培作為當下西紅柿主要的栽培技術,在提高西紅柿產量的同時也極易滋生病菌,進而給德州市當地人們的經濟效益帶來一定影響,故此為在當下種植面積不斷增大的時代背景下,有效地解決上述問題,及時做好相應的防治工作時德州市基層產業機構和勞作者的核心發展方向。本文就溫室西紅柿栽培技術介紹如下,以供參考:
1、品種的選擇
作為德州市主要的經濟作物之一,近年來西紅柿種植面積的不斷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不僅顯著地提高了當地地區的作物總產量,推動了全市的經濟效益,與此同時伴隨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溫室栽培技術的產生與應用也極大地滿足了人們對于西紅柿的需求,但不可否認的是,在當前種植過程中,西紅柿品種的選擇從某方面而言對于糧食作物產量和品質具有直接影響,故而為從根本上實現溫室西紅柿高產、穩產的種植目標,種植者在進行品種選擇的過程中,需選擇耐低溫、耐弱光、溫度變化適用性較好、枝葉粗壯、豐產性好的品種。
2、播種的處理
經大量科研數據分析可知,在播種前做好種子的處理作業,是保障西紅柿產量和品質的重要基礎以及根本前提,即科學選種之后,一方面勞作者需將種子中的病蟲害種子以及不飽滿的種子剔除,以期降低植株生長過程中病蟲害發生概率的同時,為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打下堅實基礎,而另一方面完成種子的剔除作業后,為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將種子按照“浸泡—攪拌—催芽”處理工序進行處理,是播種前種子處理的關鍵環節,即具體來看就是挑選完種子后,首先將種子放在溫度恒定為55℃的容器中浸泡半小時,且在浸泡的過程中進行不斷攪拌,其次半小時后讓種子自然冷卻到26℃,再在浸泡六小時,然后將種子撈出放到混合多菌靈的液體中持續浸泡兩小時,最后將種子撈出用清水清洗后進行催芽處理。
3、溫室控溫,培育壯苗
從目前來看,西紅柿的播種時間在一定程度上不僅對西紅柿的產量和品質有一定影響,與此同時它還直接關系到西紅柿在春秋季節的上市時間,通常來講倘若播種過早,則極易誘發病蟲害的發生,但播種過晚又會造成西紅柿成熟后的上市時間不及時,進而對種植者的經濟效益造成一定影響,故此為從根本上實現西紅柿“高生產、高效益”的種植目的,德州市勞作者需將播種時間設定在八月中下旬,而后從播種到秧苗的定植之間有大約30天的時間,在此過程中一方面勞作者需在播種前對進行澆水、撒藥土處理,以此來保障幼苗的茁壯成長,而另一方面從目前來看,在進行幼苗的品培育過程中,為更好地促使西紅柿的茁壯生長,勞作者可采取條播、撒播或穴播方式,而后在播種完成后薄薄覆蓋一層濕土,然后覆膜,待西紅柿出苗后,及時的揭開地膜。
4、科學地移栽西紅柿苗
一般來講,為確保植株的科學合理化生長,植株的間距應該控制在45cm左右,以此來保障西紅柿生長過程中能得到充足的光照,故而當植株生長過程中,待西紅柿幼苗大概20cm左右,勞作者就可進行移植處理,但為提高土壤的整體溫度和透氣性,確保西紅柿幼苗的根部可以全面生長,在進行移植前,德州市勞作者需嚴格對種植土壤進行全面的整地松土處理,與此同時考慮到陽光和植物的生長習性,為避免其它因素對西紅柿幼苗生長造成不利的影響,通常移植時間選在九月中下旬陽光充裕的早晨或者下午。
5、田間管理
相較于傳統的西紅柿種植,溫室種植在提高西紅柿產量的同時,其田間管理工作的工作量也有所增加,從目前來看,為實現西紅柿“高產、高品、穩產”的種植目的,德州市基層產業機構和勞作者主要的田間管理作業主要包括室內控溫、保障光照、合理施肥等,即:
①西紅柿在室內種植過程中,勞作者需嚴格控制室內溫度,定植至緩苗期的溫度需盡量保持在30℃左右,而當幼苗成活后,溫度可有所下降,僅需控制在20到30℃之前;
②及時對室內的雜物進行清理,從而保障西紅柿能得到充足的光照,以此來提升其光合作用;
③近年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物質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不斷上升的同時,對于糧食作物的質量要求標準也在不斷提高,因此在進行施肥的過程中,為避免農作物的二次污染,勞作者需盡量選用農家肥,并采取溝施的方法。
綜上所述,在溫室西紅柿栽培過程中,為實現“高產、穩產”的種植目的,除了加強對栽培技術的研發工作外,還要從根本上提高對西紅柿病蟲害防治技術應用的重視,而從目前來看早疫病、蚜蟲、灰霉病、晚疫病等是西紅柿生長過程中主要的病蟲害類型,故而想要有好的收成,跟得上市場上對于西紅柿的需求,勞作者需加強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以及化學防治技術的應用頻率和范疇,來不斷提高其病蟲害防治能力。
(作者單位:251100山東省德州市齊河縣安頭鄉農業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