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春
茄子是人們比較喜歡的蔬菜之一,茄子的口感較好,并且具有十分豐富的營養價值。茄子的種植過程中,對溫度的要求較高,屬于喜溫作物。茄子的產量較高,通常情況下會采用露地栽培。如果在北方地區栽培茄子,則通常會進行育苗,并進行扣膜種植,這樣提升茄子的生長速度,并且提升茄子的質量。
一、土壤選擇
在茄子的栽培過程中,由于茄子對土壤具有較強的適應性,這使得茄子的栽培比較廣泛,通常情況下,只要土層深厚,并且富含有機質的土壤均比較適合茄子的栽培。茄子的生長對肥力的要求較高,因此,應盡量選擇肥力較強的土壤進行栽培。茄子的栽培應避免連作,不僅不能與茄類作物連作,而且也應避免與花生連作,需要在3年以上的間隔時間。而對于那些難以進行輪作的地區,需要事先對土壤進行處理,可以通過挖底土以及淹水洗土等方式處理土壤,待處理完成后才能進行連作。但最好進行輪作,茄子比較適合與水生作物連作,例如與水稻等進行連作的效果較好。
二、定植技術
茄子的定植應根據品種的特性以及栽培地點的土壤情況和氣候等方面的情況而定,通常情況下,可以在冬霜期過后進行栽培,比較適合茄子栽培的溫度是12攝氏度以上,應在確保不會受到霜凍的基礎上盡量早種。在茄子定植后可以對其進行覆膜處理,也可以應用小拱棚進行覆蓋,這樣可以提升茄子的生長溫度,避免其受到霜凍,并且有利于提升茄子受到的光照,促進茄子的快速生長。由于茄子的根系再生能力不強,因此在移栽過程中應盡量帶土移栽,為了方便帶土移栽,在茄子的育苗過程中應盡量應用容器育苗。在茄子移栽時,應在晴天進行移栽,并且避免濕土移栽,濕土移栽會導致茄子緩苗速度較慢,不利于茄子新根的生長發育。要注重把控茄子移栽的密度,通常情況下,針對中、晚熟品種,應將定植密度控制在50-80厘米左右,在這樣的密度下,每畝地可以定植2300-2400株左右。
三、田間管理
1、肥水管理
通過前文的分析,我們可以認識到茄子的生長對肥水有著較高的要求,因此,應茄子的栽培應注重肥水的管理,為茄子的生長提供充足的肥料與水分,確保茄子的健康生長,進而保障茄子的產量和茄子的品質。首先要注重施加基肥,基肥應以有機肥料為主,并配合使用相應的化肥。每公頃施加豬糞渣75噸,施加餅肥1500千克,并配合施加1500千克的磷肥以及1500千克的鉀肥。在定植后需要進行追肥,追肥應注重把控施肥量,施肥量不宜過多,你面茄子出現徒長情況,可以應用經過稀釋的豬糞水作為追肥的肥料,并配合使用氮磷鉀復合肥。在茄子結果時,對肥料的需求量較高,此時應注重施加果肥,并且要提升施肥量以及施肥頻率,通常情況下,需要每個1周左右時間便追肥1次,以稀釋的豬糞味并配合氮磷鉀復合肥最佳。對于水分的管理,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措施,例如在春季時雨水充足的情況下,需要做好排水工作,避免出現積水,造成茄子爛根,影響茄子的生長。而針對夏季以及秋季的炎熱天氣,則應結合土壤的水分情況進行及時的灌溉,避免茄子出現旱情。
2、中耕培土
定植澆過苗水后及時中耕,定植l0d左右澆第二水,深鋤5-7cm,進行培土,不能把接口埋住,然后蹲苗。整枝搭架:生長朔間及時摘除側枝,采取雙干整枝,當嫁接茄子長到lm高時需搭架,也可用繩子吊架,在離畦兩側插兩排80cm高架,控制茄子向兩側傾斜,以免造成通風,光照不良,作業不便。
3、整枝以及支架
在茄子的生長過程中,還應注重對茄子進行整枝處理、摘葉處理以及對茄子進行支架。要將門茄以下的側枝摘除,避免側枝的生長消耗養分,并且及時的找出側枝還可以改善茄子的通風調價以及光照條件等。如果茄子的采收期較長,并且種植的密度較大時,為保障茄子的高產,需要對其進行整枝,整枝需要在植株進行第2次分叉后摘除花下的所有側枝,最終將每株上留下4個分支。為提升茄子的抗倒伏能力,需要對茄子進行支架處理,支架通常都會在門果膨大期進行,在支架過程中,應每隔25厘米左右的距離對植株進行固定。隨著茄子的生長,會逐漸出現老葉,此時需要及時將老葉摘除,及時的摘除老葉不僅可以提升茄子的通風效果,而且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病蟲害的發生。
4、疏花疏果
在高節位生長的花序通常會存在2-6朵左右的小花,如果環境條件比較適宜,則這些小花均能結果,但是由于很難確保其有足夠的養分供應,以此,會出現果實大小不一,并且很容易出現畸形果,這不僅會影響到茄子的品質,而且會嚴重影響茄子的商品價值,因此,需要進行疏花疏果處理。通常情況下,只需保留1朵或者2朵小花,使其結1-2個果實,這樣可以確保這1-2個果實能夠健康生長。
四、病害及防治
黃萎病是茄子栽培過程中比較常見的病害之一,黃萎病比較容易發生在茄子定植之后,尤其是在低溫定植的情況下比較容易發生黃萎病,但黃萎病也會發生在茄子坐果之后。茄子一旦發生黃萎病,會出現也變邊緣發黃,并且發黃部位會隨著病情加重而擴大,并伴隨著葉片的彎曲,嚴重時會導致植株的死亡。患病的植株通常比較矮小,并且果實相對也較小,果實也會出現彎曲情況,這會嚴重影響茄子的產量和茄子的品質,給廣大農民群眾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在茄子的栽培過程中,應注重對黃萎病的防治。防治黃萎病首先應注重茄子的輪作,最好與瓜類作物進行輪作,這樣可以有效降低黃萎病的發病幾率。其次,要科學選種,在選種過程中注重選擇抗病能力較強的品種,并且在茄子的栽培過程中施加充足的有機肥,使茄子能夠健康生長,提升茄子的抗病能力。要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清除病株,做好消毒殺菌工作。在種子播種前,需要應用冷水進行浸泡3-4小時,然后應用55攝氏度左右的溫水進行浸泡,溫水浸泡的時間應控制在15分鐘左右。最后,可以應用70%敵克松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株500毫升每10~15天一次,連灌2~3次,可以起到較好的防治效果。
五、采收
在開花后20~25d近萼片處果皮色澤和白色環帶由亮變暗,由寬變窄,表明生長減慢,果皮變亮,變干燥,表現出比較強的彈性,即可采摘。茄子果柄比較粗硬,要用剪子或刀片將果柄剪斷或切斷,不要生硬扭拽。另外,對個別茄子品種,采收過晚時也還容易產生異味,喪失食用價值。
(作者單位:151100黑龍江省肇東市農村農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