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民 曲洪巖
丹東草莓學名“紅顏”,又稱九九草莓、“牛奶草莓”、“巧克力草莓”,由于丹東具有草莓生長的良好天然條件,是國際上公認的草莓最優生長地帶,隨著近年來草莓產業的迅猛發展,草莓種植越來越火,主要有三種栽培方式:早春大拱棚、日光溫室和露地栽培,其中無論哪種栽培方式,所引發的炭疽病都是紅顏草莓的重要病害之一,典型的高溫高濕性病害,且隨著種植面積加大該病有上升趨勢,一旦發生會很快蔓延,且發病嚴重,嚴重影響到草莓的產量和品質。了解草莓炭疽病的發病情況,加強綜合防治,做到“治早、治小、治了”是實現草莓高產穩產的關鍵環節。
一、草莓炭疽病為害癥狀
草莓炭疽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草莓結果期很少發生,主要在育苗期(匍匐莖抽生期)和定植初期發生。炭疽病病菌以分生孢子在落地病殘體或發病組織中越冬,在田間分生孢子借助帶菌的病葉、病果、操作工具等及雨水進行傳播。主要為害草莓植株匍匐莖和葉片,葉柄、托葉和根莖部,主莖、花瓣、花萼、漿果也可染病。草莓植株受炭疽病為害后,變現為兩種癥狀:局部病斑、整株萎蔫枯死。局部病斑在匍匐莖和葉柄上最易發生,葉片和漿果上也常見,匍匐莖和葉柄初始發病,莖葉上有紅褐色長圓形局部病斑,呈橢圓形或紡錘形潰瘍狀,稍凹陷,一般直徑3~7mm,后變黑色,濕度大時病斑上可見肉紅色黏質孢子堆。當病斑擴展成為環形圈包圍匍匐蔓或葉柄時,病斑以上部分萎蔫枯死。整株萎蔫型病株母株葉基和短縮莖部位發病初期病葉邊緣發生棕紅色病斑,較輕時白天只有1~2片幼葉失水萎蔫下垂,陰天或傍晚恢復正常,不出現心葉矮化和黃化癥狀,但幾天后隨著病情加重全株即枯死,掰斷莖部橫切面可見自外向內逐漸變成褐色或黑色。炭疽病病菌有3種,為害草莓植株根莖內部。另有一種炭疽病菌為害植株后,根莖內部健康,不受感染,草莓出現花腐癥狀。發生局部褐變。
二、發生特點
炭疽病病菌喜高溫高濕環境,病孢子侵染最佳的溫度是25-30℃,相對濕度在90%以上更有利發病,也就是說草莓整個繁苗期和生產期大部分溫度都是適合炭疽病病菌生長的。5月下旬后,當地氣溫上升到25℃以上,草莓近地面的幼嫩組織或匍匐莖易受病菌侵染,7~9月間的高溫高濕條件有利于病菌迅速蔓延傳播,可在短時期內暴發并造成毀滅性的損失。草莓苗感染炭疽病定植后一段時期,也易發作不同程度的死苗。
三、發病規律
1、借風雨傳播
草莓炭疽病菌在7~9月份的高溫多雨季節易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浸染,傳播途徑可以風傳,也可以是水流,特別是在連續陰雨或陣雨2~5天后濕度大時,病斑產生出肉紅色黏質孢子堆,可在短時期內暴發并造成毀滅性的損失。
2、土壤原因
土壤粘性大、有積水、通透性不好、鹽分高、氮肥過量,對草莓的根系有破壞作用,造成植株抵抗力下降,有利炭疽病菌發生;土壤pH值過低有利炭疽病菌的生長;土壤板結不利于匍匐莖下扎生根,易發生炭疽病。
育苗地假如常枯燥,或土壤板結,不利于匍匐莖下扎生根,也易導致炭疽病發作。
3、傷口易染病
草莓炭疽病在草莓的整個生長發育期都會發作,草莓匍匐莖與子苗即使表面沒有傷口,在合適的條件下也容易染病,如果有了傷口更容易染病,侵染速度更快,短期內導致全株萎蔫枯死。遇暴雨、勁風等氣候,匍匐莖上的傷口隨水侵染的炭疽病菌會導致病害爆發。
4、輪作田發病重
輪作田發病較重,給培育壯苗帶來嚴重障礙;密度過大造成田間郁閉的苗地、老殘葉多、植株徒長的地塊草莓炭疽病發病嚴重。
四、防治建議
草莓炭疽病發病迅速,如不及時防治,發病嚴重的情況下會造成苗地死苗,乃至草莓絕產。在草莓育苗期開始就要對炭疽病進行防控,綜合防控效果好。
1、農業防治
①選用抗病品種
草莓不同品種間抗病性差異明顯,選用抗性較好的品種,可減輕炭疽病的發生。感病品種可至冷涼地區育苗。
②種苗檢疫
加強健康母株的選擇,引進種苗應選擇有信譽的育苗企業,種苗要經過產地檢疫無有害生物傳播。
③避免連作,實施輪作制
草莓種植地塊不能重茬種植,盡可能實施輪作制,保證輪作期3年以上。選擇無病田作為苗床,育苗地土壤要嚴格進行消毒,可減輕病害的發生;為減輕易感病品種發生炭疽病危害,可于夏季高溫季節在育苗地遮蓋遮陽網或采用搭棚避雨育苗。
④合理密植
草莓栽植不宜過密,應合理控制育苗地種苗種植密度和繁育密度,當子苗密度較大時,剪斷母株匍匐莖并及時拔除母株。
⑤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氮肥不宜過量,合理施氮,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有利于培育健壯植株。
⑥及時清除病殘物
加強育苗期間植株管理,清潔田園,及時摘除老葉、枯葉、感染炭疽病的病葉、病莖及及帶病殘株,并拿出草莓地進行無害化處理,集中燒毀或深埋,堅持植株通風透光條件,減少草莓炭疽病菌源傳播。
⑦中耕處理
苗地的雜草要及時人工拔除以增強田間通風透光;浮苗要用土壓實,促發根系發育;用短柄兩齒鋤給土壤板結的苗地松土,增加土壤通透性,提高植株抗病力。苗地提早做好挖溝排水,防止大、中雨易形成苗地積水洪澇,確保苗畦不積水,雨后溝干。
⑧灑水降地溫
連續出現高溫天氣時灌“跑馬水”彌補植株水分,降地溫,切忌大水潑澆、漫灌,防止泥水在草莓苗間飛濺、流淌,采用滴灌溝灌等方法澆水。禁止在高溫時段澆水,灑水宜在早、晚進行,可在高溫期間加蓋遮陰棚或用遮陽網遮陰下降溫度,既促進草莓生長,又減輕病害。
2、藥劑防治
降雨前后及田間摘老葉時進行重點防治,特別是草莓匍匐莖抽生期是防治的關鍵時期,炭疽病最先從匍匐莖侵略,要常常查看草莓托葉、匍匐莖等易感病部位。草莓炭疽病發病期用沃豐素25ml+大蒜油15ml+速凈50ml+有機硅兌水15kg定期噴霧,或在育苗期和定植后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99%礦物油200倍噴霧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10天葉面交替噴施藥劑對減輕炭疽病有一定效果,連噴3次-4次。噴藥時葉面、葉背、匍匐莖、根頸部都要噴到,主莖接觸的土壤周圍地表要打濕,雨后需及時噴施,噴藥應在下午4時后或上午10時前進行。
(作者單位:118009遼寧省丹東市農業農村發展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