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平
我國東部的江蘇省是我國重要的沿海省份,在江蘇省內也劃分出大量農業種植區域,玉米作為重要的糧食作物,是江蘇省內主要栽種的糧食作物,單以玉米來算就占用了約54萬公頃的耕地,因此,玉米種植也是江蘇省農業部門需要重點關注的工作。沛縣是江蘇省玉米種植大縣,為了提高玉米產量,保證玉米品質,以便滿足食品市場的需要,近年來提出了玉米提質增效綜合配套生產技術,該技術提高了玉米種植的工作效率,并且更加科學、合理的規范了種植技術,提高了種植標準,保證玉米提質增效綜合配套生產技術的有效應用,有利于促進沛縣的農業發展。
1、制約沛縣玉米種植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①沒有規范的管理和統一的技術標準
盡管玉米種植業在江蘇省沛縣是一項重要的種植產業,但是與北方相比,沛縣的玉米種植業在管理理念和種植技術方面還有待提升。目前,在玉米種植的工作中主要存在玉米生長環境差、缺乏規范的田間管理,另外從技術方面來看,在玉米種植的過程中,栽植密度及整齊度還有待提升,不能科學合理的控制玉米栽種密度、間距,就會影響玉米的健康生長,進而讓產量難以提升。
②缺乏高產的技術保障
目前,在沛縣地區的玉米種植中,玉米的種植密度較低,土地資源的利用率相對較低,這不利于更好的提高收益。一般高產玉米種植中密度應為4500-5000株/畝,而江蘇地區栽種玉米的密度為3500-4000株/畝,這就減少了玉米的產量。造成玉米種植密度較低的原因是,沛縣地區選取的玉米品種多為稀植類的品種,如農大108、豫玉22號等,這類品種不適合作為高產品種,因此在從中產向高產的轉變中,缺乏技術支持,在玉米的種植工作中種植人員缺少相關的高產栽培技術知識,就不能更好的控制玉米植株的間距與行距,進而在栽種密度方面不能有效得到提高。
③未做好科學的田間管理
盡管玉米的適應性較強,但是為了提高玉米的產量和品質,種植人員還是需要做好田間管理工作,在保證玉米栽種前整地工作和水肥管理工作的基礎上,應該加強日常對玉米的田間管理,主要是定苗階段、雨季的病蟲害防治及收獲階段等,這些階段的田間管理沒有做好,就會影響到玉米的產量。沛縣地區夏季的雨水充沛,如果不能做好雨季的病蟲害防治,就會容易產生病蟲害,影響玉米產量,例如玉米紋枯病、玉米灰斑病、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等,這些病害通常都是由于水體攜帶了致病真菌感染玉米植株引起的。在沛縣地區的玉米種植中,還存在早收的問題,有研究表示,玉米從授粉開始到完熟需要經過40-45天的生長時間,在這個過程中,每天一千顆種粒的粒重都會增加1.5-2.5g,按每畝計算,晚收獲一天就會增加8-10kg的玉米,根據各個研究報告可以看出,過早收獲玉米會讓產量降低10%左右,因此,為了提高玉米產量,必須保證科學收獲,避免早收。
2、玉米提質增效綜合配套生產技術的具體應用措施
①科學選種及定苗保證玉米長勢
選種階段是保證玉米茁壯生長的重要工作環節,在播種前應該做好選種工作。當地農業部門應該對種植戶給予技術指導,向種植戶推廣品種優良更適合沛縣地區種植的高產品種,并且輔以相應種植技術知識輔導工作,保證種植人員掌握科學的種植技術。選種時種植人員應該對玉米種子進行詳細的篩選,選擇出種粒飽滿、完整的種子,清除種粒干癟、破損的種子,保證種子的完整性,可以有效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并且也能有效提高玉米苗的生長水平。篩選后的種子應該進行充分晾曬,晾曬時間通常為24-48小時,充分晾曬可以殺死玉米種子上可能附著的病菌,也能減少種子水分含量,提高播種后種子的吸水能力。做好選種工作之后,要根據江蘇沛縣地區的氣候特點,選擇適合的時間完成播種工作,播種要求是:土地已做好充分翻整,翻整深度應該達到15-20cm的標準,另外種植區域應該根據土壤實際養分含量完成了基肥的施用和補水,只有達到了上述標準,才能為玉米生長提供良好的基礎環境。
當玉米幼苗成長到3-4葉后,應該進行間苗工作,控制玉米植株的間距,在成長到4-6葉后做好定苗工作,早間苗可以提高玉米幼苗的生長速度,保證玉米植株的養分供應,定苗時應該選擇長勢最好的壯苗,這樣可有效保證玉米長勢平均,便于后續的田間管理,進而提高玉米產量。
②做好田間管理,加強病蟲害防治工作
對玉米種植區域的田間管理工作也是保證玉米產量和品質的重要工作,種植人員應該定期對玉米種植區域進行巡視,清除田間雜草,及時發現出現病蟲害的病株,清除病株集中銷毀,這樣可以有效控制病蟲害的規模。在雨季階段,應該提高病蟲害防治方面的重視程度,在濕度較大的時期,應該在晴朗天氣下及時噴灑農藥進行預防,雨季應該增加田間巡視頻次,進而提高病蟲害防治效果。根據當地常見病害,提前做好相應的預防工作,例如選種時選擇抗病能力較強的品種,拌種時加入預防相應病害的藥劑,這樣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的抗病能力。對蟲害的防治應該引入相應的天敵,例如:青蛙、螳螂、草蛉、食蚜蠅等益蟲,這樣可以有效控制害蟲蟲群規模,進而減少蟲害對玉米的威脅,可以有效的保證玉米的健康生長,最終達到提高玉米產量、保證玉米品質的目的。
③根據種植季節科學選擇玉米品種
沛縣地區夏季的平均溫度較高,玉米可以進行兩季種植,即春季和夏季,想要保證每季玉米都有較高的產量和品質,就應該科學的選擇玉米品種,例如春季播種的玉米,可以使用生長期較長的玉米品種,而夏季種植的玉米可以選擇生育期較短的品種。當地農業部門也可以結合目前的大數據技術,對市場需求量做出詳細的調研分析,獲取準確的需求量,這樣可以給種植戶提供更好的品種推薦,比如甜玉米的市場需求量明顯提高,農業部門就可以推薦種植戶種植甜玉米,不僅可以獲取更高的經濟價值,也能避免玉米品種需求量較低造成的貶值問題,這樣種植戶就能有效規避風險。
綜上所述,想要提高沛縣地區玉米產量和品質,促進沛縣地區玉米種植業的發展,就應該結合玉米提質增效綜合配套生產技術的種植標準,科學選種,做好田間管理和病蟲害防治工作。
(作者單位:221600江蘇省徐州市沛縣種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