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軍
大豆作為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優質高產大豆栽培方向的技術已經得到了十足的發展。極大程度的促進了我國大豆事業的發展。
一、使用優質高產大豆栽培技術的重要性
其一,很多農戶在耕種之時不按照說明書施肥,無法對施肥量進行嚴格的控制,導致一部分豆苗剛剛長出來就被燒死,或者是生長的比較矮小。其二,絕大部分農戶在養殖的過程中不了解豆疫病,當大豆患病時用的藥大多數都是比較普遍的藥物,針對性不強,也不明確什么是對癥下藥。所以這些藥物無法產生較好的效果,也無法治療這些病癥,導致出現了痘苗大面積死亡的情況,因此,需要優質高產大豆栽培技術的推廣。
二、優質高產大豆的栽培技術
1、選地與整地
種植大豆的時候要選擇合適的土地類型,不能選擇沙土地來種植。如果大多種植,在沙土地上就不能有充足的水分以及充足的營養物質。所以在種植大豆的時候要選擇土質比較疏松,比較肥沃的土壤,這樣能夠給大豆提供更多的養分,以及氧氣。除了這些,還不能種植,在重茬的土地上,前茬大豆會殘留一些分泌物影響到大豆的生長,進而降低整體的產量。選擇合適的土地之后就要立刻進行土地的翻整,這樣能夠加速土壤的熟化,在順帆土地的過程中,能夠把一些植物的殘骸深埋在土壤的深層,進而發酵,這樣能夠給大豆提供更多的養分是土壤肥沃。在起壟的過程中,能夠提高土壤的通風性,播種工作完成之后也要再次進行犁地工作,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雜草的生長。耙茬這種整地技術并不十分常見,一般都會出現在東北地區以及一些黃淮流域,這種方法能夠減少對土壤結構的破壞。防止土壤出現結塊或者是板結的情況。
2、選種與育種
挑選種子的時候要考慮到當地的氣候環境以及溫度濕度和風力,等多個方面,如果風力比較大,陽光十分的充足,那么選擇大豆的時候,要考慮到葉片比較小,比較短的種子。如果當地的風力比較小,而且氣候潮濕,那么選擇一些葉片比較肥大,桿比較高的種子。確定完種子之后要針對這些種子進行精細的篩選。也就是說,那些已經患病的種子以及一些被蟲蠶食的種子,都要篩選出來,把它們清除,不然這些大豆在出苗的時候就會參差不齊。這些種子挑選之后要二次處理,選擇藥劑拌種。選擇根瘤菌或者是寧南霉素能夠有效地減少大豆出現疫病的發生幾率,確保大豆能夠健康的成長。
3、大豆播種
處理完種子之后,就要進行播種工作。當前絕大部分地區已經實現了播種機播種,人力播種的范圍很小,播種機播種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例如三壟栽培,壟上雙行等多種方式,考慮到了不同地形的不同地貌,人們總結出了不同的方法。在播種的過程中,要確保土地的溫度在6攝氏度左右,壟高保持在25厘米左右,高度之間的差距不能超過三厘米,放置在六厘米到七厘米之間的深坑,如果埋得太深,可能無法長出來,埋的太淺,可能會被一些鳥類啄食。
4、田間管理等諸多事宜
為了確保種子能夠正常的生長,從幼苗生長階段就要定時定期地除草,這些工作都是人力進行的,能夠最大程度的減少對幼苗的傷害。在二次犁地的時候可以使用犁,能夠提高地表的溫度,為幼苗營造更好的生活環境,還要定時定期的進行除草,防治病蟲害,施肥等多種工作,選擇防治病蟲害藥劑的時候要根據實際情況。例如防治大豆食心蟲就可以使用“敵敵畏”,防治蚜蟲等同類病蟲害的時候可以用“阿維菌素”。使用的藥量要根據說明書來選擇,如果私自調節藥量,那么產生的效果可能會受到影響。除草工作進行的過程中,針對不同的雜草,選擇不同的藥劑,例如多種禾草科以及闊葉雜草都可以選擇滅廣靈,普施特這兩種藥劑。
①增施有機肥
在綠色種植的時候,要堅持綠色無公害的農業發展,選擇合適的有機肥料做底肥,能夠有效地提高大豆的生產效率,提高至原來的20%左右,一般情況下都是每畝地放置1500公斤到2000公斤之間的有機肥。先把大豆鋪平,之后播種三種土地之前要把這些有機肥料均勻的摻進去。到了秋季要進行起壟,這個時候也要施加有機肥如果秋天沒有施加有機肥,那么就要在春季的時候施加這些有機肥。
②巧施化肥
為了提高大豆的產量,種肥是必不可少的,一般選擇的都是磷酸二錢。一畝地大概需要13到15公斤,如果土地肥力一般,或者是平川地,那么,每畝地十公斤就可以。如果土壤肥力非常好,五公斤左右就可以了。如果選擇的是不同的肥料,肥料的比例為,氮磷鉀,1比2.5比0.5。但是要做好化肥的隔離不能夠燒壞小苗。要和種子產生一定的距離,種肥的時候一定要深施。
5、加強管理,促苗壯根
①深松。
這種操作可以調節地溫,提高這些土壤的儲備水源能力,這樣大都用苗在生長的過程中將會獲得更多的水源。松土的時候,要調控深度,盡量確保幼苗能夠在一定的速度生長。
②間苗。
如果在種植大豆的過程中選擇的是沒有精量播種的田地,那么在豆苗生長到一定階段的時候就可以人工間苗。所有的間苗工作要在第一片復葉展開之前完成。
綜上所述,植大豆是眾多農戶增產增收的有效手段和途徑,提升大豆種植技術水平,增加大豆的單位產量,已經成為了各級政府以及農業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的重點研究項目。
(作者單位:164036黑龍江省北安市海星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