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云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綠色無公害食品的需求是與日俱增。黃秋葵是錦葵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歷來有蔬菜王之稱,有極高的經濟用途和食用等價值。近年來,我國的農業種植領域一直在大力的推廣和應用綠色無公害特色蔬菜黃秋葵的高產栽培技術,以此來更好的滿足人們對于健康食品的需求。懷寧縣隸屬于安徽省安慶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等,具有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以及霜雪期短的特點,種植業是懷寧縣的第一產業。本文以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為例,就綠色無公害特色蔬菜黃秋葵的高產栽培技術做了相關的闡述。
1、黃秋葵的生長習性概述
黃秋葵也被稱為羊角菜,是一種原產于非洲東北部地區的植物,具有較豐富的蛋白質、游離氨基酸、礦物質、果膠和多糖等組成的活性物質,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營養保健蔬菜。對于黃秋葵來說,其適合生長在比較溫暖到環境中,具有較強的耐熱能力。通常情況下,當溫度達到15℃的時候,黃秋葵的種子就可以發芽。但是,如果一個月的平均溫度在17℃以下,就會對黃秋葵的生長發育產生直接的影響。當夜間的溫度在14℃以下的時候,就會導致黃秋葵的生長速度變慢,同時出現植株矮小和葉片狹窄的情況。通過相關的研究工作表明,最適合黃秋葵生長的溫度區間是26℃到28℃之間。黃秋葵具有較強的耐旱性和耐蝕性。但是,如果在黃秋葵的發芽期遇到干旱的情況,就會導致黃秋葵品質的下降,因此,在種植黃秋葵的個過程中,一定要確保土壤能夠保持一定的濕潤度。另外,黃秋葵對于光照是有較高的需求的,不但需要較長的光照時間,還需要較高的光照度。因此,要盡可能的選擇向陽的地塊來種植黃秋葵。
2、綠色無公害特色蔬菜黃秋葵的高產栽培技術
①田地的選擇
在種植黃秋葵的過程中,田地的選擇環節是尤為重要的。首先,要結合黃秋葵的生長習性將其種植在通風向陽、光照充足的地段。其次,要確保黃秋葵的種植環境能夠符合綠色無公害食品蔬菜產地環境條件的相關規定,盡可能的遠離一切有可能出現污染的污染源。通常情況下,綠色無公害黃秋葵的種植地段要遠離污染源三公里以上。再次,在綠色無公害黃秋葵的栽培地區,要擁有良好的排水條件,地下水位也要相對較低。另外,對于栽培綠色無公害黃秋葵的土壤也有一定的要求,其栽培土壤的PH值要在5.5到6.5的范圍內,并且要采用輪作的模式。
②品種的選擇
在選擇黃秋葵品種的過程中,要盡可能的結合當地各項實際的種植條件與市場的具體情況來進行選擇。另外,要盡可能的選擇具備高產和高抗特性的黃秋葵品種,從而有效的實現黃秋葵的穩產和高產。就黃秋葵而言,角室越多的黃秋葵的品質越差。目前,在種植黃秋葵的過程中,大部分的種植戶都會選用山東種業生產的綠箭。
③整地環節
在開展整地環節的過程中,首先,要在播種或是定植之前進行15天左右的深耕曬壟操作,在深翻之前要施足基肥。通常情況下,每畝地要施加2000kg左右的有機農家肥,同時施加一定量的氮磷鉀復合肥。其次,在此基礎之上,再采用機械深耕的方式來進行深耕操作,將土壤深耕30cm左右,耙平做畦,畦面寬度在180cm左右,溝寬在30cm左右,同時將排水溝進行徹底的清理,確保排水溝低于畦溝。另外,對于黃秋葵的幼苗而言,在定植之后,要采取兩到三次的疏松土壤的操作,以此來有效的提高土壤的溫度,從而促進黃秋葵的生長發育。
④播種環節
對于黃秋葵而言,既可以采用直接播種的方式,也可以采用移栽的方式,通常情況下,黃秋葵的播種時間最好選擇在四月下旬到五月上旬之間。在播種之前,還要對黃秋葵的種子進行消毒處理,同時做好底墑的建造。另外,還要對黃秋葵的種子進行催芽處理,通常情況下,要在25℃到30℃的環境下催芽1~2天。
⑤田間管理環節
在種植黃秋葵的過程中,田間管理環節是重中之重。首先,要做好育苗移栽工作。通常情況下,要使用營養缽來進行播種育苗。另外,在播種之后,要將一層薄基質覆蓋在上面,然后在苗床上覆蓋一層地膜,以此來實現保溫和保濕的目的。其次,合理定植。在此過程中,一方面,要做好間苗工作和中耕除草工作。在播種之后的20天之內進行第一次間苗,在兩片到三片真葉展開的時候,進行第二次間苗;加強中耕,采用人工的方式來進行除草;另一方面,要做好水肥管理工作。在緩苗之后,要及時的澆水;在移栽之后的10天左右,每畝地要用5kg左右的尿素來兌水澆苗。
⑥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對于無公害黃秋葵而言,要采用預防為主的病蟲害防治原則。在開展實際的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過程中,要綜合的運用各種病蟲害防治措施,例如物理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措施以及農業防治措施等。黃秋葵的抗病能力是比較強的,偶爾會出現蚜蟲或螞蟻等蟲害。在處理這類蟲害的過程中,可以用濃度為2.5%的敵殺死的3000倍液來進行防治。
綜上所述,如果想要實現綠色無公害黃秋葵的穩產和高產,除了要充分的掌握黃秋葵的生長習性之外,還要充分的掌握綠色無公害黃秋葵的高產栽培技術。
(作者單位:246127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茶嶺鎮農業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