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青松
德化縣位于福建省中部,屬中亞熱帶季風區,冬冷夏涼,是低緯度高海拔南方早熟梨適應區,現已種植早熟優質梨2467hm2,年產量達2.96萬t,年產值1.18億元以上,成為農村經濟重要支柱產業之一。據2019年3月底果園調查,德化梨樹個別品種僵芽率達到78%,對梨產業影響巨大。
僵芽屬于果樹生產中的一種生理性病害,是花芽發育不良的一種表現。它是隨著花芽的生長發育,生長相對緩慢,鱗片逐漸松散,其內部花器也隨之變為黑褐色,雖在外形上仍似花芽,但翌年春季卻不能萌發。梨樹僵芽不僅嚴重影響著當年產量,而且會形成光禿帶,造成結果部位外移,對來年的產量及果實品質也會造成不利影響。
一、僵芽形成原因
1、品種因素2019年3月底對我縣翠玉、翠冠、新世綠、黃花、蜜雪等5個主要梨品種僵芽發生情況進行調查,每個品種選定5株作為調查對象,每株隨機采集20個花芽,即每個品種共采集100個花芽帶入室內,依據鱗片、芽點等是否發生黃變黑變確定僵芽數量。僵芽發生率%=(僵芽數/花芽總數)×100%。各品種僵芽發生率分別為:翠玉78%、翠冠73%、新世紀51%、黃花41%、蜜雪39%。梨樹不同品種僵芽發生比例差異很大。同一品種在較高坡地段的梨樹僵芽發生率較輕,低洼地帶的梨樹僵芽發生率則較重;徒長樹、旺長樹的僵芽發生率也較高,而樹勢中庸、長勢緩和的樹,僵芽發率則較低。隨著樹齡的增加,樹體內碳氮比會相對較高,僵芽發生率會隨之降低,這說明高含量的有機物不利于僵芽發生,可能與其能增強樹體的抗寒性有關。
2、氣候因素梨的花芽分化屬夏秋分化型,多數品種在6月中旬至7月長技停止生長2周后開始花芽分化,9月中下旬結束,少數在10月上旬結束。在花芽形態分化期,梨樹僵芽嚴重的地區高溫天氣較長,降雨量也較大,可見,高溫高濕有利于植株的營養生長,會對花芽分化形成不利影響,促使僵芽的出現。2018年8-9月高溫天氣可影響梨的花芽分化質量,及暖冬等異常天氣亦可促使形成僵芽。
3、修剪因素梨優質花芽主要集中在頂芽,而當地果農在梨樹修剪時大多采用短截回收,去除所有的頂芽,導致梨樹優質花芽量劇減。同時,同一株樹上,上部的僵芽現象較輕,下部的較重;過粗或過細的技條僵芽現象相對嚴重;長技的僵芽發生率明顯高于短技。
4、營養因素由于過多施用氮肥,樹體生長旺盛,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失調,造成花芽分化不良。另有研究表明,幼樹初果期管理不當,會造成樹體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失衡,花芽分化不良,導致僵芽現象出現。
二、預防僵芽發生的技術措施
1、品種選擇根據本地的地勢、氣候等特點,選擇適應性強、僵芽發生率較低的品種進行引種栽植。在嫁接換種時,應選擇僵芽發生率低的母樹采集接穗,提高抗性。
2、整形修剪一是在夏季修剪時,及時疏除內膛直立枝、徒長枝,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減少養分消耗,增加樹體營養積累,有利于花芽分化。二是在冬季修剪時,避免短截,保留頂端花芽,以彌補出現僵芽后損失。
3、肥水管理梨樹自6月初至9月底,嚴格控制氮肥用量,重點施用磷、鉀肥,控制營養生長;10月中下旬,以有機肥為主,適當加入氮肥,提高樹體營養水平。在梨樹花芽分化的關鍵時期,6中下旬和7月中下旬分別噴施促花素或300倍矮壯素,抑制營養生長,促進花芽分化,提高花芽質量。在梨果采收后及封凍前,進行灌水,增強樹體抗寒能力。
4、病蟲防治葉片是果樹的主要同化器官,葉片功能的高低和壽命的長短影響著果樹的正常生理活動。葉片合成的有機物供應就近芽或花芽所需的養分。危害梨樹葉片的病蟲害主要有梨銹病、梨黑星病、梨木虱等。冬季修剪后,及時徹底清園,處理越冬病菌,將病葉、病果、殘枝等集中起來進行處理,落葉后噴施一次石硫合劑和吡蟲啉進行徹底殺菌滅蟲,以消除樹體上的越冬菌源,并將集中起來的病殘枝深埋或銷毀,從根本上減少菌源帶來的危害。保證葉片完好,增強樹勢,對提高花芽抗性,減少僵芽數量具有很大的作用。
5、預防凍害在樹體修剪后噴灑羧甲基纖維素150-200倍液,早春樹干涂白,控制樹體溫度驟然升降等措施,可減輕樹體凍害。同時,要隨時關注天氣變化,如有寒流侵襲要提前做好點火熏煙的準備,用鋸沫、濕柴等做原料,每隔30m放一堆,當溫度降至2℃時點火熏煙,把溫度控制在2℃以上。
(作者單位:362500福建省德化縣植保植檢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