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淑敏
蘭陵縣隸屬于山東省臨沂市,地處山東省南部,屬暖溫帶季風區半濕潤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3.5度,年平均日照時數1986.3小時,年平均降水量835.3毫米,無霜期年平均209天。近年來改造提升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5萬余畝;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示范社逐年增多,為全縣農業生產和農業經濟的發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礎。紅薯、小麥、花生等是蘭陵縣的主要經濟作物,充分了解它們的生長習性對提高產量和質量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紅薯生長習性
1、溫度。紅薯喜溫怕冷,耐寒能力較差,不同生育期對溫度的要求也有所差別。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2~30℃,當溫度在15℃以下時停止生長。適宜發芽的溫度為18~22℃,否則會影響出芽率。適宜苗期生長的溫度為22~25℃,莖葉期的適宜溫度為22~30℃,當溫度低于16℃,會阻礙莖葉的生長。當溫度低于8℃,植株經霜枯萎死亡。適宜根塊生長的溫度為22~24℃,如溫度低于20℃或高于30℃,根塊膨大較慢。溫度在10℃以下時,根塊易受冷害,溫度在-2℃時根塊受凍。根塊膨大期,日夜溫差較大的情況下利于根塊的膨大和養分的積累。紅薯生長階段,適宜的溫度條件,對植株長勢、根塊膨大及提高產量都具有積極地促進作用。
2、光照。紅薯喜光,是短日照作物,充足的光照有利光合作用,提高光合效率,能夠促進開花和根塊的形成,每天日照時間宜在8~10小時。光照條件好,植株葉片濃郁,莖蔓粗壯,產量高,質量好。
3、水分。紅薯耐旱,但怕澇,水分過多過少都不利于紅薯的生長。土壤忽干忽濕易造成根塊內外生長速度不均衡,常出現裂皮現象。適宜生長的土壤濕度在60~70%,尤其是根塊生長階段,適宜的土壤持水量能夠有效促進根快形成、膨大;反之澤輝嚴重影響根塊的生長。
4、土壤。紅薯根系發達,適應性強,對土壤條件要求不是十分嚴格。紅薯的根系吸肥能力強,適宜在土質疏松,土層深厚,養分充足,排灌良好,光照充足,pH值在4.2~8.3的地塊種植。盡量避免在鹽洼地種植。
5、養分。紅薯根系發達,吸肥能力強,不同生長期對各種肥料養分的需求也不同。紅薯對鉀肥的需求量較多。氮、磷、鉀的吸收比例大概是2:1:3。適時適量的氮肥對葉片和莖枝生長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氮肥過量,易造成根部木質化,減少根塊數量,嚴重時不結根快;適時適量的磷肥,對細胞分裂、根系生長、提高根快品質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適時適量的鉀肥,對提高葉片的光合效率,及根系生長、根塊數量的增加、根快膨大增重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因鉀肥可以增產就隨意增施鉀肥,要根據本田土壤的實際情況合理施肥。
二、小麥生長習性
1、溫度。小麥三大谷物之一,也是人類的主食之一。小麥耐寒,不同生育期對溫度要求也有不同,適宜種子發芽的溫度為15~20℃,當溫度低于1℃、高于35℃難以發芽,當溫度在10℃以下發芽緩慢,當溫度高于24℃易引起細菌、真菌的危害。適宜分蘗的溫度為13~18℃,分蘗最低溫度為2℃,高于18℃時分蘗緩慢;適宜莖稈生長的溫度為12~16℃,莖稈生長的最低溫度為11℃,當溫度高于20℃時,易出現徒長,莖稈軟弱易倒伏;適宜灌漿的溫度為20~22℃,當溫度在溫度10~12℃灌漿緩慢,當溫度高于25℃時,因失水過快,縮短灌漿過程,導致籽粒重量下降,影響產量;適宜根系生長的溫度為16~20℃,當溫度低于2℃、高于30℃會抑制根系的生長。
2、水分。小麥喜干燥冷涼氣候,潮濕環境不利于生長,但小麥又是對水分反應較敏感的作物。出苗至拔節期,植株生長慢,需水量少,土壤持水量宜在70~80%;分蘗期適宜的土壤持水量的75~85%,土壤過濕,影響植株長勢;拔節至抽穗是小麥生長較快的時期,需水量約占全部需水量的30%左右,田間持水量宜保持在70~80%;抽穗至成熟期是小麥新陳代謝較旺盛的階段,灌漿期為小麥需水的臨界期。抽穗至灌漿前期為田間持水量宜保持在75%左右,灌漿后期宜保持在55~65%。
3、光照。小麥是長日照作物,每天要保證8~12小時的光照。適宜的光照條件能夠促進灌漿和成熟的進程,增加粒數和千粒重;反之,如光照不足,則會影響抽穗結實,導致籽粒產量和品質均會下降。
4、土壤。小麥耐鹽堿,適應性強,適宜在土質疏松且深厚,結構良好,有機質含量豐富,光照充足,灌排便利,保水保肥能力強,pH值6.8~7.0的中性壤土種植。如在沙土、重粘土種植,難以實現高產。
5、養分。小麥是一種需肥較多的作物。返青前植株生長較慢,養分吸收量也較少,但因植株吸肥能力差,要保持土壤的養分含量。返青至抽穗時期,是干物質快速積累的重要階段,對氮、磷、鉀的需求量也迅速增多。抽穗開花后,對氮、磷、鉀的需求量有所減少。小麥生長過程中,對氮、磷的吸收持續整個生育期,對鉀的吸收主要集中在抽穗開花之前。在滿足氮、磷、鉀三大主肥之外,還要適時適量的滿足其對鋅、硼、錳、銅、鉬等微量元素需求,微量元素的吸收量雖然不多,但對小麥的生長態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苗期和籽粒成熟期,適量補鋅;莖葉生長旺盛期適量補錳;硼元素不足,會推遲生育期,雌雄蕊發育不良,無法正常授粉,植株枯萎不結實;缺銅時新葉呈灰綠色,葉尖白化扭曲,老葉易折斷或彎曲。抽穗少,嚴重時不能抽穗或穗形扭曲;缺鉬時葉色變淡,逐漸干枯,嚴重時整葉干枯。
三、花生生長習性
花生喜溫,宜在氣候溫暖,生長季節較長,雨量適中的沙質土地區種植。適宜生長的溫度為25~30℃,適宜播種的溫度為12~14℃,開花最適宜溫度為23~28℃。花生雖耐旱,但需水量大。發芽出苗時土壤持水量以60~70%,苗期需水少,開花期要保持土壤濕潤,結實期土壤要濕潤但又不漬澇。花生對光照要求并不嚴格,適宜的光照條件能夠提高光合作用率,促使植株生長健壯,結實多,飽果率高,產量高。光照不足會導致前期生長不旺,后期影響莢果發育,產量低。花生適宜在透水性好,保肥能力強,活土層深厚的砂壤土種植。
(作者單位:277700山東省蘭陵縣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