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剛
黑龍江省是玉米的主要產地之一,近年來一直致力于改良和創新玉米栽培技術,現已取得了突破性研究成果,充分滿足了玉米生長對水肥的需求,大大降低了病蟲害發生概率,玉米產量和質量都得到了良好保證。下面將重點探討和分析玉米栽培中幾種常見技術如通透栽培技術、大壟行間覆膜栽培技術、膜下滴灌栽培技術、秸稈還田栽培技術的應用特點和改進方向,以期能夠充分發揮現代化科學技術優勢,全面提高玉米生產效益,從而為玉米栽培工作的順利高效開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一、通透栽培技術
通透栽培技術是一種可以增加玉米產量的種植技術,在近幾年的黑龍江省玉米栽培工作中得到了十分廣泛的應用。該技術的應用要點為,將小壟合并為大壟,壟寬較以往拓寬了1倍,壟間距是100cm,在壟上種植雙行玉米,間距為40cm,這樣玉米種植密度大大提升,對于光能的利用率相應更高,幼苗可以成功存活,快速生長,玉米植株也可以充分進行光合作用,增產高達14%以上,經濟效益非常顯著。運用通透栽培技術的關鍵在于選種、施肥和田間管理,在種植玉米之前需要選擇耐密性強的種子,對種子進行特殊處理;施加肥料應以有機肥為主,滿足玉米生長的營養所需;做好田間整地、除草、灌溉、除蟲工作,防范病蟲害的發生,這樣玉米才能保持較高的產量和質量。
二、大壟行間覆膜栽培技術
大壟行間覆膜是黑龍江玉米栽培中特有的一項技術,是針對黑龍江省早春土壤、氣候干旱和低溫等逆境條件專門研發的一種栽培技術,在當地農場中被廣為運用,其優勢十分明顯,即能夠增濕、保墑、保肥和保全苗,而且還可以有效地促進玉米早熟和植株生長發育,最終實現增產的目的。這項技術的應用是對壟上覆膜技術的一個補充,融合了覆膜、施肥與精量點播等栽培技術的優勢,由于具備這種優勢,便減輕了農民勞動量,提高了效率,也就是說給技術模式省時省力、效益顯著。大壟行間覆膜為玉米生長發育創造了良好的土、肥、氣、熱環境。從該技術的原理上分析,覆膜能夠增加土壤太陽輻射,能有效提高耕層土溫。與常規栽培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那就是大壟行間覆膜玉米生育期有所提前,而且玉米產量明顯增加。除此之外,覆膜抑制了土壤水分的大量蒸發,這就自然提高了土壤的保墑作用。覆膜減緩了外部條件對土壤的破壞,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狀,進而增加土壤中礦質營養轉化。該技術對促進玉米根系發育作用明顯。覆膜能使玉米增加群體葉面積,對于植株進行光合作用積累有機物十分有利。值得注意的是,為了有效發揮大壟行間覆膜栽培技術的作用,需要實施規范化生產管理,明確玉米生長期間都需要做好哪些工作,比如說優先選取中晚熟玉米品種,保證適時收獲,最為關鍵的是要在秋季做好田間整地工作,增加土壤通透性和土壤積溫,并在地膜使用后及時加以處理,防止引發污染問題。
三、膜下滴灌栽培技術
我國水資源形勢日益緊張,農業作為用水量較大的一個產業,如何能夠減少農作物生長期間的灌溉量,盡可能的避免水分浪費和流失是一個值得研究的重點課題。運用膜下滴灌栽培技術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相比于傳統灌溉技術可以達到節水、保墑、保溫,增加肥料與除草劑的利用效率等多重功效,是現階段黑龍江省玉米栽培工作中備受青睞的一種技術措施。該技術要點主要體現在滴灌灌溉方面,覆膜為土壤的墑情和溫度的提高創造了條件,同時也對玉米種子的萌發及幼苗的生長發育十分有利,也就是為其創造了良好的外界環境;滴灌能夠促進土壤水分、熱量等條件重新分配,節水效果非常明顯,平均每畝地能夠節水180m3,增加收獲產量3458kg。該技術的實施使玉米產量與品質得到顯著提高,據記載,玉米產量最高達到12333.3kg。盡管膜下滴灌栽培技術的增產潛力較高,但生產中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農民對該技術核心部分掌握還不夠充分,對此,應加強專業化的培訓,提高使用技能。二是現階段尚未有一套完整的膜下滴灌技術體系,在技術的實施上不規范、不統一,因此,各地應該依照當地情況制定相應的膜下滴灌技術模式;另外,在膜下滴灌設備設計上應合理、適用,否則會造成資源浪費。
四、秸稈還田栽培技術
玉米秸稈還田栽培技術具有增溫、保墑、增肥、減少水土流失和改善生態環境的優勢。對于黑龍江省來說玉米秸稈還田栽培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具有必要性和緊迫性。秸稈粉碎還田后,逐漸腐解,增加了土壤中氮、磷、鉀養分的含量。研究發現,該技術能使生長后期植株根系活力增加30%左右。為玉米創造了良好的生長發育條件。與不還田相比,秸稈還田能夠平衡土壤有機質含量,并存在盈余。玉米秸稈還田栽培技術促進了植株根系對營養物質的充分吸收。與不還田相比,降水利用效率提高43%,地表徑流量和水分蒸發量分別降低57%和32%。該技術具有一定的生態效應,那就是減少了秸稈的露天焚燒。
然而秸稈還田栽培技術也存在一定的問題,那就是由于粉碎不夠充分,秸稈覆蓋加重了玉米絲黑穗病的發生,容易引起玉米產量的下降,與此同時對于秸稈還田栽培技術的研究不夠透徹,技術潛力尚未完全發揮出來,急需要研發一套與該技術相匹配的機械設備,以實現玉米生產的標準化作業。
(作者單位:151400黑龍江省安達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