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立海
北林區地處黑龍江省中部,是總面積為2743平方公里的綏化市唯一市轄區,相較于綏化市的其它市轄區,北林區是綏化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地理中心,是哈爾濱1小時經濟圈重要城市,北與綏棱縣、海倫市為鄰,東與慶安縣毗連,南與哈爾濱市的巴彥縣和呼蘭區隔泥河相望,西南與蘭西縣交界,西與望奎縣以呼蘭河、諾敏河為界。從地形地貌上來看,北林區內六河九岸,東北部為丘陵地帶,西南部為平原,全區屬松花江流域呼蘭河水系,境內有呼蘭河、諾敏河、克音河、泥河、泥爾根河和津河六條大小河流貫穿全境,年平均地表經流量1.44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貯藏量34億立方,豐富的水資源以及得天獨厚、彌足珍貴的寒地黑土土壤資源也為農業的生產和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與此同時根據相關數據調查可知,北林區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2.4℃,日照時數2766小時,無霜期130天左右,降水量547毫米,無論是氣候還是降水量都為農業的經濟效益和生產效益的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礎,而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和城市化、工業化建設進程的不斷發展,為在有限的土地資源上提高農作物產量,以滿足人們日常的生產生活,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廣泛地應用農業機械化是目前基層產業機構發展和勞作物生產和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根本前提。
1、農業機械化發展顯著地提高了農業經濟,從根本上推進了國民經濟的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廣泛應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在便捷人們日常生產生活,提高企業生產效益的同時,將其應用到農業領域,在農作物種植過程中用農業機械取代傳統種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不僅顯著地提高了農業的生產效率,同時在促進黑龍江綏化北林區農業經濟增長中也發揮了顯著作用。從目前來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對于農業經濟增長的影響具體表現在三方面,即:
①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有利于節約生產成本,為規模經濟效益的獲取打下了堅實基礎
經大量實踐調研可知,與傳統畜力耕種和人工生產方式相比,農業機械化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不僅能顯著地降低勞作過程中人力、物力的損耗,同時通過農業機械化還能對各生產要素進行優化配置,進而從根本上避免了不合理使用成本的增加,為農業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與此同時實行農業機械化還可以突破農業家庭經營規模的界限,進行規模生產為國民經濟的進一步提升、經濟效益規模的獲取也創造了良好條件;
②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有利于從根本上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和生產力水平
從目前來看,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由于受外界不可控因素的影響,勞作者生產力水平一直處于較低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不僅顯著地降低了農作物產量,同時對于國民經濟的發展也帶來了極為不利的影響,而農業機械化的大范圍應用,從某方面來講不僅能夠將農業生產過程中的各要素進行合理配置,最主要的是它也為農業生產的規模化、經濟效益的規模化目標的實現創造了良好條件,進而為農業的高效率生產奠定了基礎堅實基礎;
③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顯著地增加了農民的經濟收入水平
根據相關數據調查可知,在進行機械化農業生產過程中,與傳統農業生產方式相比,機械化的應用從某方面來講不僅能極大地提高土地產出效率和勞動生產率,與此同時它也顯著地改變了黑龍江綏化北林區傳統依靠人力耕種、播種、收獲的生產模式,解放了大量的人力,為農民從事其它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進而從根本上提高了農民的經濟收入水平。
2、農業機械化發展顯著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為農業集約化經營奠定了良好基礎
其實從某方面來講,農業的本質其實就是在日常的勞作過程中,勞作者通過利用生物機體的生命力,把外界環境中的物質和能量轉化為生物產品,來滿足社會需要的一項生產經濟活動,因此相較于其它產業來講,土地是農業生產的根本,對于農業生產具有重要影響,土粒利用率的高低和利用率的優劣在一定程度上對農業的整體生產質量和生產效率具有重要影響,而從目前來看,在城市化、工業化建設進程不斷加快的當代社會,可用于農業生產的土地資源不斷減少,但人們日常生活和社會發展對于糧食作物的需求量卻在不斷增加,故此通過在農作物生產過程中,采取運用機械化進行勞作的生產方式,是目前黑龍江綏化北林區基層產業機構和勞作者土地總面積確定的基礎上,增加土地利用率的重要途徑。除此之外,從目前來看,在進行農業機械化生產過程中,農業機械的使用從某方面來講還顯著地緩解了人口對土地的壓力,為中國傳統農業從掠奪型經營到節能環保型經營、從粗放型經營向集約型經營的轉變給予了一定條件,進而從根本上顯著地提高了農業的生產質量和生產效益。
綜上所述,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城市化、工業化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人們物質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不斷上升的同時,為從根本上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提高農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發展農村經濟以及提高農業競爭力,以現代農機裝備為基礎,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發展是目前發展現代農業的最實用方法。
(作者單位:152000黑龍江省綏化市農業機械化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