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巖
我們在種植綠化苗木的過程中,為了提高整體的成活率,要針對當前的栽培進行具體的管理,不同品種的苗木培育的方法不同,一些培育方式是通用的,例如,我們在培育苗木的過程中,要做好土地的選擇,做好運輸的管理,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及時給苗木補充水分以及肥料,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苗木整體的成活率,本文將對這種培育技術進行具體的分析。
一、苗木階段養護技術
營林綠化的苗木在培養的過程中能夠促進一個地域的經濟發展,我們把整體的苗木培養期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初期,中期以及后期不同的階段采取的養護方式不同。在苗木培養的初期,一些幼苗生命力比較脆弱,技術人員可以從溫度以及水分等多個方面進行控制,因為這些種子在生長發育階段缺水量很大,所以說要及時的給這些苗床澆水,保持種子的濕度。堅持勤澆水,每次少澆水,除此之外,這些幼苗最佳的生長溫度是13攝氏度左右,我們要為他們提供更加充足的營養,在中期的過程中要選擇氮肥比較高的肥料。施肥量在50到100克左右。到了育苗的后期,這些苗木已經有非常強的生命力了,所以我們只需要進行枝葉的修剪就可以了,盡可能地為主干,保留更多的營養,只有這樣,苗木才能夠健康的成長。
二、苗木土壤培育
當前,育苗技術中的土壤培育有很高的技術要求,首先要做好水分的控制,這是一個苗木能否健康成長,能否存活的關鍵。種植中,保持的水分能夠使土壤達到松軟就可以了,為了保持土壤的水分很多,管理人員都會對濕度進行具體的要求,會定時定期的進行噴灌。例如,在營林綠化苗木栽培的過程中。春季每隔60個小時就灌溉一次,如果處于山區春天風比較大空氣十分的干燥,所以澆水的時間就要更加勤快,要確保苗床能夠保持一定的濕度。到了夏季澆水的時間,就應該調整到30個小時一次。在土壤培育的過程中,要針對營養含量以及酸堿水平進行合理的控制,其中氮磷元素也是苗木在生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營養。在苗木培育的過程中選擇的都是中性土壤,或者是弱酸性的土壤,如果土壤是堿性的,那么可能會傷害到苗木的根部,我們要盡可能地調整土壤的酸堿程度,確保苗木能夠健康的生長。
三、育苗的嫁接技術
在苗木培養的過程中,有一種技術十分的常見,那就是嫁接技術一般都會從每年的秋季開始,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切接法,一種是插皮法。前一種方式會選擇苗木主干20厘米左右的位置,削平。之后把嫁接的枝干放置在小于兩厘米的地方進行嫁接之后用嫁接膜從上到下的進行密封,這樣就能夠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提高成活率了。后一種方式也十分的常見,就是直接從苗木的樹皮中內層進行嫁接。選擇20厘米到40厘米的地方,直接嫁接到比較粗壯的枝干中。選擇嫁接膜從上到下的進行密封,這樣就能完成嫁接工作了。
四、育苗的病蟲害防治
在苗木培育的不同生長階段,我們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做好病蟲害的防治,例如,一個幼苗在生長的初期階段很容易出現蚜蟲,在生長的中期和后期,毛毛蟲十分的常見,一般我們都會選擇藥劑進行病蟲害的防治。選擇1比99濃度的硝酸鈉溶液來殺害這些害蟲。苗木在生長到一定階段的時候,就會出現這些病蟲害,如果不把這些病蟲害清除干凈,苗木的生長也會受到影響,尤其是幼苗很容易受到侵害。所以說,我們可以選擇化學藥劑,進行病蟲害的防治,但是這些化學藥劑很容易產生殘留,所以說要科學合理的使用藥物,堅持生態防治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培育的效果。
五、做好綠化苗木的運輸管理
在培育苗木的過程中,可能會更換培育的地點,這個過程中就需要我們把這些苗木運輸到另一個地方。這個階段如果不做好保護工作,可能會導致這些苗木死亡,首先要縮短整體的運輸時間,在運輸的過程中不能夠晃動,這些苗木選擇潮濕的麻袋包裹,這些苗木的根部,整個過程都要保持潮濕,避免長時間地被陽光照射,這樣會出現大量的水分蒸發。
六、育苗的后期保存技術
在苗木培養的后期保存技術以及運輸移植技術都非常的重要,也影響到了整體的成活率,所以我們在育苗的過程中,要進行根部的挖掘,半徑必須要超過20厘米,要注意根部和土壤連接的部位不能夠遭到破壞,也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這些苗木的成活率。
七、做好培育階段的養分管理
我們在綠化苗木栽植的過程中,要定時定期的進行施肥苗木在生長的時候,對于氮肥的需求量很大,所以要確保擁有充足的氮肥。這樣苗木在生長的過程中才會更加的枝繁葉茂,快速的生長,苗木的品種不同,對于養分需求也有一定的區別,要科學合理的撒一些肥料。除此之外,水分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也要定時定期的澆水。
總之,一個樹木在成長的過程中每一個階段都非常的重要,對苗木的培植技術有很高的要求。而營林綠化栽培工作能否順利地進行,也影響到了整體工作的順利程度。不同的季節,苗木的培養技術方法不同,關鍵點也有很大的區別,所以我們應該在不同的季節側重不同的方面。培育的過程中出現問題是非常正常的,只要我們合理的調整,當前的培育技術,解決這些問題就可以了。
(作者單位:164400黑龍江省黑河市遜克縣道干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