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守蘄
落葉松多分布于中國的北方地區,屬喬木,最高可長到35米,葉片成針狀。生長速度中等偏快,抗風能力較差,喜歡陽光,對水份要求較高,還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落葉松在人工造林,快速造林以及防風固沙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落葉松的木材抗壓且抗彎曲的強度大,具有一定的公益價值,并且在房屋建筑、造紙、醫藥食品行業、細木加工等領域用途廣泛。
1、關于落葉松育苗到造林技巧的探討
落葉松是松樹的一種,是東北地區三大針葉類用材林樹種之一,在東北和內蒙古林區分布廣泛,耐寒能力強。木材重且堅實,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也很廣泛。落葉松的造林也經過選地、整地育苗、移植等過程。
①落葉松造林先要進行育苗工作,育苗就要考慮落葉松育苗地的選擇,還要考慮到用水、排水等問題。若育苗地是新采伐的土地,并且雜草較少,應采用穴狀整地;若是老采伐地,并且灌木和雜草較密,應在前一年先割地再進行灌溉。在幼苗時期落葉松的根系還不健全,所以要通過整地來提供疏松通氣并且透水性良好的土壤環境,來幫助其幼苗的成活和生長。整地包括全面整地和部分整地,由于落葉松的造林地多是山地,不適宜全面整地這種方法,通常使用塊狀或者帶壯的整地方法也就是局部整地。整地對提高落葉松造林的成活率以及促進幼苗的生長發育等方面的意義重大。
②若是落葉松林為移植的苗木所種,在春秋兩季造林都可以,但是在春季的4-5月為最好。栽植后的第二年,要在土地化凍后,對栽植好的苗木進行復踩,這能使苗木的成活率提高。有時候落葉松會出現“假死”現象,這是因為落葉松的苗木木質質化差,易發生枯稍。但隨著氣候的逐漸變化以及長期的適應,“假死”現象慢慢不多了,所以并不會對落葉松的成長造成更大的影響。堅持生態多樣化原則,盡量避免單一樹種的人工林,營造落葉松的混交林是北方落葉松造林的通常做法。在保護林地的同時,又能實現林區的生物多樣性、綜合效益性。
③落葉松的造林密度一般為每畝133-167株,但也要根據落葉松的特征及造林地的綜合條件而定。落葉松林的基礎作用是水土保持,所以多種植于山坡。但由于落葉松喜光喜水,而山坡多為背陰的地方,光照不充足,雖然落葉松也能在此惡劣環境生長但其生長狀態并不好。若是造林前就準備用落葉松的木材做電線桿或者建筑等就要在造林前選擇陽光充足地,對落葉松造林密度精準拿捏,并進行合理的后期管理,這才能做到良育良種良用。
2、落葉松造林的管理方面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探討
落葉松的病蟲害也是其育苗到生長所要探討的一大重要課題,要想達到高質量造林的效果,林業工作者就要了解各種病蟲害對樹木的危害,也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這同時也考驗著林業工作者的專業性和日常知識的儲備量。落葉松造林管理時期落葉松的病蟲害管理是落葉松造林管理的基礎。
①落葉松最常見的病害有落葉病和立枯病等。落葉病是落葉松早期愛得病患,病狀主要表現為在落葉松的葉尖處出現2到3處黃色小斑點,慢慢擴大成褐色斑。嚴重時整棵樹就像火燒一樣全變成褐色,染病苗從中部開始落針直至整個植株,嚴重時會影響木材和果實產量,甚至導致落葉松的死亡。防治方法:噴灑多菌靈溶液,避免植株菌病擴散傳染,控制種植密度,使通風透光保持良好,提高抗病率。立枯病若是發病在幼苗出苗整齊后的一周左右,需向幼苗噴灑百分之四十的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以及百分之一的波爾多液,每間隔十天用藥一次,連續用藥一個月,每次用藥量100g/660m2。
②在落葉松的成林蟲害方面,松毛蟲是常見的蟲害之一,松毛蟲的出現的和環境條件以及森林生態系統有著緊密的聯系,加強對這一蟲害的防治是落葉松成林管理的重要之路。松毛蟲愛寄生于落葉松,防治方法一般包括:煙劑防治、大力營造混交林、招引益鳥等方式。煙劑防治就是根據地形和風向情況,設置發煙點和布置發煙線。煙劑是經過試驗的而比較有用的防治方法,在86年利用施放敵敵畏煙劑來毒殺松毛蟲,而避免了一場蟲災的發生,保護了一千畝落葉松林,使經濟效益達到十萬元以上。營造混交林,根據對松毛蟲的生長習性的研究和觀察,純林的受害要重于混交林,所以有必要改造落葉松純林,營造落葉松混交林。
落葉松的其他病害當中,幼苗的蟲害是比較常發生的,主要就是螻蛄以及蠐螬,螻蛄蟲喜歡潮濕環境,愛在落葉松苗床地將土壤撅起穿通小洞,這就容易造成幼苗枯死的問題。蠐螬蟲生活在滲水性強、通氣好的的沙壤土中,這一蟲害啃食落葉松幼苗的苗根對落葉松的幼苗生長造成直接的危害。
③施肥對落葉松的樹高、樹冠的生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通過觀察樹高一般在施肥當年并沒有顯著作用,在第二年會有明顯的促進作用,而施肥對樹冠的生長當年就有明顯效果。連續第3年、第4年持續施肥的落葉松明顯比自然生長的落葉松生長態勢好,成林成材質量高還速度快。所以施肥對落葉松成林的管理也有顯著作用,為造林和提供木材而服務。
總之,落葉松這個樹種的存在價值很大,是現代林業工作中荒山造林和森林更新的主要樹種,其成材樹也是建筑、醫療等方面的主要原料。所以對于培育優質的落葉松林就有著深遠的意義,準確的把握落葉松的培育技巧、自然習性、造林技術,了解落葉松常見的病蟲害以及熟悉病蟲害的防治辦法是文者以及林業工作者永久的課題。
(作者單位:155600黑龍江省寶清縣造林工作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