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麗
森林是一種寶貴資源,無論是對國民經濟發展還是對生態建設來說,保護好森林資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由于森林病蟲害的存在,對森林和林業發展產生了嚴重威脅,制約了林業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提高,因此,防治森林病蟲害刻不容緩。本文就森林病蟲害發生的特點及防治技術進行了論述。
一、森林病蟲害的特點
1、森林病蟲害防治形勢嚴峻,森林病蟲害的發生面積依然較大,而且還逐漸增加的趨勢,潛在威脅日益嚴重;
2、森林病蟲害呈偶發性地高強度暴發,造成森林嚴重損失;
3、一些危險性很大的病蟲害迅速蔓延,嚴重威脅我國森林資源安全;
4、病蟲種類不斷增多,導致森林重大危害發生率增加;
5、病蟲危害經濟林問題加重,阻礙了林業經濟的發展。
二、森林病蟲害的基本定義
森林病蟲害是指生長發育過程中的森林植物及其產品,被其它生物侵染或生理功能受到破壞的一種現象,病蟲害會嚴重影響森林植物的生長發育,以至于直接或間接導致植物死亡的發生,給林業經濟的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造成重大損失。
三、防治森林病蟲害技術措施
1、統一思想認識,強化組織領導
①森林病蟲害防治是我國加速生態環境建設的需要,可以進一步促進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沙掷m發展的重要標志之一就是良好的生態環境,因此必須抓好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以保護森林資源不被破壞,生態環境建設得以順利開展。
②抓好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可以有效減輕森林資源損失,改善社會經濟發展環境。森林病蟲害嚴重制約了林業經濟的發展,有效防治森林病蟲害,不僅可以促進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協調發展,還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森林資源遭受嚴重的損失。
③防治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可以促進造林綠化工作的發展,對于改善我國的生態環境、保護森林資源、推動產業進步,都具有重要意義。
因此,必須加強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各級政府和林業主管部門要將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納入工作日程,作為政績的重要組成部分,落實目標責任,強化監督考核,使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的組織和領導得到切實加強。
2、加強預測預報,為森林病蟲害防治提供條件
當地林業主管部門應重視預測預報工作,通過調查與系統觀察,對主要病蟲害的發生期、發生量、發生范圍和危害程序,進行準確、及時地預報,并認真組織進行防治技術指導。同時,要充分發動群眾,開展好群眾性的預測預報工作,做到專業測報與群眾測報相結合。為做好預測預報工作,各級林業主管部門應健全組織機構,制定管理制度,落實崗位責任,并安排適當的測報經費,以調動專業和群眾對森林病蟲害預測預報的積極性。
3、提高防治水平,確保取得顯著效果
應不斷改進森林病蟲害防治措施,提高防治工作的科技含量。當前,在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中,有一些不適應的現狀,應從以下方面改進和加強:
①堅持以生態林業建設為目標
在強化森林資源保護的基礎上,做好植樹造林工作。植樹造林要因地制宜,選用適宜的優良樹種,以營造混交林為目的,實施造林工程,搞好集約經營,在抓好林業生產的同時,抓好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使林業生產與病蟲害防治統籌安排、協調發展。
②合理使用農藥
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禁止使用甲胺磷、水胺硫磷、對硫磷、久效磷等劇毒高殘留農藥,以微農藥、仿生農藥、動物源農藥、植物性農藥、礦物性農藥等作為替代藥物,以控制農藥對生態環境的污染程度。
③采用生物的方法進行防治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森林病蟲害的天敵,對病蟲害進行消滅和控制??捎幸庾R地保護和發展病蟲害的天敵,如赤眼蜂、周氏嚙小蜂、管氏腫腿蜂等,來控制松毛蟲、美國白蛾等害蟲。推廣生物防治技術,對于保護森林資源,減少環境污染具有積極作用。
④推廣和利用防治病蟲害的新技術、新方法
通過對主要森林病蟲害發生的特點及危害的進一步研究,深入進行科學研究,加大防治新技術、新方法推廣力度??衫蔑w機撒藥等先進的設備和手段進行防治,也可以采用遙感監測的方法對森林病蟲害進行監測預報。
4、加強森林檢疫工作,防止傳入危險性病蟲
森林植物檢疫是一項預防性的工作,而在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中,預防是重要環節。做好森林檢疫工作,必須認真貫徹落實《植物檢疫條例》,提高對檢疫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加強宣傳,提高人們對檢疫工作給予理解和支持。在重要山區路口增設檢疫檢查站,檢疫檢查森林植物及其產品運輸車輛,同時加強產地檢疫,強化對生產單位的檢疫管理,并嚴禁國外疫情進入。
5、投入足夠資金,確保防治工作需要
堅持“以地方為主,國家補助為輔”和“誰經營,誰防治”的投入原則,由國家、集體和個人多層次、多渠道投入,以籌集更多的資金。各級政府財政應將防治資金列入年度經費計劃,適當增加投入,同時應該建立生態效益補償制度,按“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收取適當的補償金用作防治經費,以確保森林病蟲害防治的資金需求。
總之,在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中,要統一規劃、有步驟地實施、有重點地防治。要以保護環境為前提,發揮森林生物自身所具有的控制作用,重視利用生物技術防治病蟲害,減少高毒性、高殘留化學藥物的使用,提高防治的科技含量,以使森林資源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最大化。
(作者單位:151400黑龍江省安達市森林病蟲防治檢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