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書良
摘? 要? 宜興紫砂壺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傳承,始終秉承“物盡其用”的造型思想,既不失實用性,又不斷提升其審美價值,雅俗共賞,深受人們喜愛。紫砂作品“南瓜壺”是典型的花器,通過造型與裝飾的相輔相成,表現出濃烈的自然意趣,極具藝術個性。
關鍵詞? 紫砂壺;南瓜;田園意趣;返璞歸真;藝術魅力
宜興紫砂壺造型千姿百態、色澤淳樸,表現形式豐富,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始終秉承“物盡其用”的造型思想,既不失實用性,又不斷提升其審美價值,雅俗共賞,貼近人們生活,深受人們喜愛。紫砂壺因茶而生,與源遠流長的茶文化一脈相承,又經過歷代文人雅士的參與推廣,與多種文化藝術形式相結合,與時俱進、推陳出新,展現出強勁的生命力,逐漸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載體,為中國傳統工藝美術以及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1? “南瓜壺”的造型美
紫砂作品“南瓜壺”是典型的花器。花器來源于對大自然元素的應用,以自然中的花草蟲鳥為原型,經過細致的觀察和深入的構思設計,采用貼花、雕塑等裝飾技巧制作成型,呈現出生動逼真的藝術效果,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紫砂花器充滿了人們的豐富聯想和詩情畫意,既有形象美,又有高度概括的抽象美,極具自然意趣,富有個性和生命情感。
欣賞紫砂作品“南瓜壺”,其身筒以筋紋器為基本形制,筋紋線以壺鈕為中心點上下貫通,將壺身劃分為均等的若干部分,使整壺凹凸分明,顯得更加飽滿生動,彰顯出南瓜的成熟豐滿之韻;壺蓋為嵌蓋,與壺口完美地契合,嚴絲合縫;壺鈕模仿瓜蒂的形狀設計而成,栩栩如生、形象可愛,極具藝術感;壺流自然上翹,曲中有直、直中有曲;圈把斑駁不平,表面飾有疤結,流、把仿若自然生長的藤蔓,相互呼應;壺把向壺身自然貼塑瓜葉,葉脈清晰有致、葉片微卷,細長的莖條自然卷曲,平添了幾分清逸雅致。一般而言,紫砂壺特有的明針工藝會使其外表光潔溫潤,但細觀此壺,其表面肌理凹凸不平、斑駁粗糙,毫無細膩感,卻意外地表現出南瓜成熟的老味,給人以蒼勁厚重之感,渾然天成,體現了作者的匠心獨具。整壺造型比例協調,飽滿而富有張力,師古而不泥古,展現出獨特的文化品位,傳遞著厚重的生命氣息,流露出平淡從容之感。
2? “南瓜壺”的材質美
眾所周知,紫砂泥料基本可分為紫泥、段泥和紅泥三大類,“南瓜壺”以黃龍山本山綠泥為原材料,本山綠泥類屬于段泥,產量稀少,是十分珍稀的原礦泥,其質感樸拙,極具雅韻。紫砂壺不僅是一門手工藝,也是一門是泥與火的藝術,窯溫對紫砂的成陶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不同的溫度會使紫砂泥呈現不同的顏色,最大限度地演繹紫砂材質“五色土”的本真魅力。不同的紫砂泥有不同的燒結溫度,燒制欠火則容易出現吐黑現象,溫度過高則容易出現瓷化現象,并非所有的紫砂泥都能經過超高溫燒制。一般而言,能夠燒高溫都是極為優質的原礦紫砂泥料,它們燒成范圍寬,在不同的窯溫下變幻出迷人的魅力。本山綠泥是4號井的優質名泥,此壺采用1 400 ℃的超高溫燒制,使紫砂材質的肌理魅力得到充分綻放。細觀其表面,色澤接近樹皮的灰褐色,顆粒感強,夾雜著融化的黑色鐵質和黃色顆粒,產生十分逼真的肌理效果,粗樸自然、古韻十足。
3? “南瓜壺”的文化美
一把真正成功的紫砂作品,除了實用價值和觀賞價值,還應給人以豐富的文化聯想,讓人從中感受獨特的精神審美。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正面臨著更大的精神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回歸自然、返璞歸真成為絕大多數人們心中的夢想,因此,紫砂壺的創作越來越多地取材于自然,通過呈現出自然的意象給人以高雅的藝術美感,帶給人一抹清凈素雅的情緒,讓人于繁忙的間隙在一壺一茗間得到心靈的放松,感受到一種平和的心境。“南瓜壺”充滿大自然的田園氣息,悅目怡神、視覺美觀,讓人感受到返璞歸真的生活情趣,表達出自在淡泊的心境。此外,南瓜本身也具有豐富的象征意義。南瓜多籽,象征多子多孫,子孫綿延不絕;民間有贈送南瓜的習俗,南瓜象征著“壽比南山”;南瓜還象征著豐收,給人以“只要付出就有收獲”的積極心理暗示。紫砂壺藝講究“道法自然”,紫砂作品“南瓜壺”通過對自然意象的加工提煉和呈現,表現出和諧自然的境界,物我兩忘、發自心性。
4? 結? 語
隨著社會的進步,紫砂壺的美除了表現在功能和工藝兩方面之外,還體現在其所承載的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紫砂壺折射出濃郁的人文美,與茶文化一脈相承的同時,還融入其他傳統文化內容,促進文化的大融合、大發展,無形中推動了中華文明整體的發展進步。身為一名現代手藝人,在繼承傳統技藝的同時,更應關注紫砂文化領域的發展,不斷把新的文化元素和時代內涵注入到紫砂壺的創作中,為紫砂壺融入新穎構思和時代暢想,從而更好地展示紫砂壺藝的古風之情、陶韻之美。
參 考 文 獻
[1]吳建林.探析紫砂“葫蘆壺”里的大自然元素裝飾特征[J].江蘇陶瓷,2013(5):52,56.
[2]崔旭陽.簡論紫砂花塑器的藝韻傳承——“古風陶韻壺”創作隨感[J].江蘇陶瓷,2013(5):45,49.
[3]楊志仲.漫談紫砂“和光同塵壺”的創作體會[J].江蘇陶瓷,2013(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