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根福
[摘 要] 在高中美術教學的過程中,色彩教學至關重要。所以,高中美術教師一定要深入思考色彩教學,把握色彩教學的方向,不斷提高學生的色彩修養,使他們養成良好的繪畫習慣,從而讓作品更加優秀,以在高考這一“戰場”上大顯身手。教師需要不斷提高學生對色彩的認識,使他們掌握用色的技巧,并積極實踐色彩搭配。色彩教學不是一蹴而就的,需循序漸進,而且還要有目的性和針對性。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分層次訓練,讓學生逐漸掌握色彩運用。
[關鍵詞] 高中美術;色彩教學
在高中美術教學的過程中,色彩教學至關重要,色彩是高中美術生的必修內容。與其他文化科目不同的是,色彩教學沒有固定的教材,也沒有教學大綱作為授課的基礎,僅僅只是按照教師自身的理解開展教學。所以,高中美術教師一定要深入思考色彩教學,準確把握色彩教學的方向,以達到課程教學的目標;不斷提高學生的色彩修養,使他們養成良好的繪畫習慣,從而讓作品更加優秀,以在高考這一“戰場”上大顯身手。
一、提高對色彩的認識
作為一名美術生,需要具備的最基本的素養就是鑒賞,唯有懂得鑒賞,方能快速掌握繪畫技巧。因此,高中美術教師在授課時,一定要安排一部分課時專門讓學生對優秀畫作進行鑒賞,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使他們具備一定的審美素養,并培養他們對色彩的敏感度,學會色彩搭配,避免自己的作品因用色不當而失去美感。教師在引導學生鑒賞美術作品時,要讓學生學會反思:倘若自己來表現這幅作品,該如何配色?該如何把控畫作的主題?高中美術教師要在美術鑒賞課上甄選優秀的作品供學生欣賞,并結合色彩理論方面的知識進行深入的講解,能讓學生領略畫作的優點。
譬如,教師可以展示荷蘭著名畫家梵·高的名作《向日葵》,在學生鑒賞之后,可以詢問:“看了這幅作品,你們有怎樣的感受?”“你覺得這幅畫的優秀之處體現在哪里?”有學生這樣回答:“這幅畫看似構圖簡單,但是它的色彩卻給人極其強烈的感覺,讓人充滿激情。”也有學生這樣回答:“這幅畫的色彩很鮮艷,使人眼前一亮,而且橘黃色的運用為畫作增色不少,給人視覺上的享受。”而正在同學們對這幅作品興致高漲之時,教師又展示一幅我國畫家黃永玉的作品,讓學生進行對比欣賞。教師可以問:“對于黃永玉的作品,你們又有什么樣的感受呢?”學生在欣賞比較后,有的說:“與《向日葵》相比,他的畫配色有點怪,由此可以看出,黃永玉先生的畫風格就是如此。”還有學生說:“黃永玉先生的畫有厚重感,卻也不失明艷之感,有中國畫的韻味,具有極強的震撼力。”
由此可見,色彩學習至關重要,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讓他們具備更高的繪畫素養,為實現自己的藝術夢想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掌握用色的方法和技巧
對于色彩的學習,高中生一定要掌握相應的步驟,按步驟進行繪畫,唯有如此,其作品方能達到最佳的畫面效果。
(一)構圖完整,色彩飽滿
在高中色彩教學過程中,寫生是最普遍的學習方式。在寫生時,學生可以找一個適合的角度進行作畫,之后再變換不同的作畫角度。這樣一來,學生對畫面的理解才會更深。當然,在寫生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物體的擺放角度和畫者的關系,對物體比例的把握,明確物體層次關系,定好色調,明確物體原色、光源色和環境色之間的關系,色彩的過渡和協調。
(二)把握形色,明暗有序
學生在繪畫時,可以先勾勒出物體的大概輪廓,然后逐漸細化,注意過渡要自然,并且要抓住物體的明暗變化,使色彩搭配統一。
(三)畫出個性,富有變化
在繪畫過程中,學生一定要注重對物體色彩的準確把握,但是也不能刻意和物體原色保持一致,因為這樣的話,畫面會顯得單調而生硬。
(四)主次分明,整體協調
在塑造物體形象時,一定要注重線條的準確性和色彩搭配的合理性,從而使得畫作色彩鮮明、過渡自然。
三、提高捕捉色彩的能力
為了畫好畫,學生一定要提高自身捕捉色彩的能力,掌握一定的繪畫技巧。學生在作畫的過程中,腦海里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物體,而且它們形狀不同,色彩不一,而要將物體真實、準確地描繪出來,就必須掌握一定的繪畫技巧。
(一)積極嘗試色彩搭配
不難發現,在色彩學習過程中,學生往往使用自己喜歡的顏色作畫,致使他們畫出來的畫有時缺少內涵。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嘗試調出不同的顏色作畫,把色彩教學放在課堂教學的首位,讓學生積極進行色彩的搭配,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對色彩的認知。
(二)循序漸進,分層訓練
色彩教學不能一蹴而就,需循序漸進,而且還要有目的性和針對性。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作畫水平進行分層次訓練,讓學生逐漸掌握色彩的搭配。
四、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
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美術教學,愈加重視對學生美術學習興趣的培養,學生只有對美術產生濃厚的興趣,才會積極主動地去學習繪畫,才會對繪畫和色彩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才有利于提高他們學習色彩的效率。為此,高中美術教師要竭盡所能,采取多種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以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色彩的興趣,讓他們深入體悟美術的獨特魅力,并在這一過程中享受學習美術的樂趣。
(一)巧設課堂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高中美術教師一定要在上色彩課之前做好課堂導入設計,通過巧妙的課堂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新課伊始就對將要學習的色彩知識充滿濃厚的興趣。高中美術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情甄選最佳的課堂導入方式。比如,在學習《建筑藝術鑒賞》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準備一朵綻開的鮮花,并帶到課堂上。學生肯定會倍感疑惑:“為何老師要帶一朵花來教室呢?”這時,教師便可以在充分調動學生興趣和好奇心的基礎上,向學生介紹巴西里約熱內盧的標志性建筑物之一——尼泰羅伊當代藝術博物館,這座建筑的靈感就是來自一朵綻放的花朵。學生聽罷便會對本堂課將要學的內容產生急切的探究心理,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聯系生活實際,設計情境激趣
美術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是緊密聯系的,所以,高中美術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和知識點,設計與學生實際生活密切相關并適合他們學習的情境,讓課堂極具生活氣息和趣味性,以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藝術的魅力,從而喜歡上美術課,而且對美術的興趣長久保持下去。比如,在學習《最后的晚餐》這一課時,教師可以根據作品反映的內容,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可以將教室桌椅稍加布置,擺放成一排,最中間坐一個扮演耶穌的學生,而桌子的兩邊分別坐扮演門徒的學生。這樣一來,學生便能更好更透徹地理解這一作品的內涵,并能深入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從而極大提高自身的藝術鑒賞能力。
總而言之,在高中美術教學的過程中,色彩教學極其重要,而且有獨特的規律。學生只有不斷提高自己對畫作的鑒賞能力,增強自己的美術素養,并進行大量的寫生訓練,對色彩進行準確的把握,方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繪畫水平。
參考文獻
[1]陳婷.基于微課程支撐下的高中美術翻轉課堂教學策略研究——以“設計”模塊為例[D].廣西師范大學,2014.
[2]朱佳琳.情景教學法在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4.
[3]劉小銘.高中美術鑒賞有效教學的心理學策略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4.
責任編輯 萬永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