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媛媛
摘要:財務管理一直是企業運行過程中的重點所在,財務管理模式的選擇,也會對企業未來的經營規劃產生關鍵性的作用。在財務管理中,預算管理是一個比較大的模塊,也是對資金管理與使用的重要手段。企業需要結合外部的經營環境與內部的整體管理情況,進行客觀的分析,并結合企業的生產資源、人力資源、資金等各要素現狀,來構建科學合理的財務管理模式,形成科學的預算控制方式,進而來幫助管理者能夠合理的開展統籌規劃,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益。文章簡要闡述了財務預算管理的內容與其意義,分析了預算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進一步提出優化的措施,希望有利于給相關者提供一些建議。
關鍵詞:財務管理;預算管理;意義;存在不足;措施
在市場經濟推動下,市場環境更加多變,再加上技術的發展,企業面臨的市場機會越來越多,各項機遇也愈加頻繁。但是,由于市場過于活躍,企業類型與數量越來越多,市場競爭也愈加激烈,給企業的運行帶來了不少的挑戰。從現代企業的運營與管理中來看,更需要完善內部管理體系,強化體系建設,特別是財務管理的相關制度,進一步發揮出資金的作用,保障資金的平穩運行,牢牢抓住企業的發展命脈。預算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內容,可以將企業的生產經營額、利潤、負債、成本等信息,用比較科學的金額與數據表示出來,進而為企業的未來規劃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一、企業財務預算管理的內容與意義
(一)財務預算管理的內容
企業的管理人員與各個部門,在規劃未來戰略目標的時候,為了提高財務風險的防范能力,就要制定出更為詳細的預算管理計劃,為企業未來的發展提供參考意見,可以更合理的調整與戰略目標之前的偏差,進而來真正推動企業的發展。從預算管理層面來說,要真正發揮出預算管理的作用,還應該要從企業的內外部環境入手,結合發展的事情情況,各項預算數據都應該要可靠的、真實的,與企業情況相符的,這樣才能真正滿足預算管理開展的需要。只有對市場環境有了詳細的了解,探索市場變化的匯率,才能做出與企業經營所契合的預算管理,以此來推動企業財務管理的完善。一般來說,在預算管理中,主要涵蓋三方面的內容,如預算編制、會計核算與業績考評,做好這三部分的內容,也是發揮出預算管理作用的前提條件。在進行預算編制中,要與企業的會計核算結合起來,對各項資源進行協調與分配,提升資源配置的效益。在業績考評活動中,就應該要考慮到每個部門與崗位中所規定的績效考核的指標,并且還應該要堅持整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的選擇,平衡企業、部門與員工三者間的利益關系。
(二)財務預算管理的重要作用分析
一方面,完善企業的財務預算管理,有利于提高其生產效率,進而來提升企業的經濟利潤。財務預算是將企業的資金總量、未來的資金流向、可用的資金等都編制到預算規劃中,涵蓋了企業的全部經濟活動,比如:生產成本、經濟利潤等各個經濟項目中,并且來預設出一個切實可行的經濟目標,引導企業生產活動的開展。在這個過程中,要及時的調整與預算的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成本的控制能力,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進而對企業的生產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企業能夠科學的、合理的開展財務預算活動,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提高其財務風險防范的能力,進而為企業的穩定運行提供堅實保障。在財務預算過程中,需要對企業的生產以及運行的各個活動的開展都有一個詳細的資金計劃安排。這樣做可以提高企業對活動開展的成本管控,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避免出現閑置與浪費的現象,也會間接的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率。并且,預算管理活動的開展,滿足會計學中需要遵循的“不低估負債、不高估資本”的選擇,也會減輕在市場波動下給企業造成的影響,提高企業的市場風險、財務風險的防范水平。
二、企業財務預算管理活動開展中存在的不足
(一)缺乏長遠的目光,過度重視短期的目標
企業財務預算管理活動開展中,存在著普遍一個問題就是預算活動的開展缺乏系統性、長遠性。不少企業在制定財務預算編制計劃的時候,大都是從短期的目標出發,缺乏對長期目標的一個籌劃。這樣做雖說有利于更好的實現企業的短期目標,但是從企業的戰略規劃與長久的目標中來看,卻是十分的不利,也容易給整個財務預算目標的制定加大難度,增加其分散性,各個目標之間的聯系性被減弱。長久以往,就有可能會使得預算經營與其發展的目標與企業的戰略不匹配,無法真正發揮出預算編制的價值。
(二)缺少完善的預算管理機構
雖然說預算管理是企業管理中重要內容,對企業的整體運行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從實際中來說,還是有不少的企業對預算管理不夠重視,其工作的開展具有較大的隨意性。比如:有的企業對預算管理缺乏系統的、全面的認識,認為預算工作的開展僅需要由會計與財務部門來負責就夠了。因此,在劃分部門職責與崗位分工的時候,往往將預算工作的制定與調節都交給財務會計部門來負責,其他部分幾乎不參與。而這種不正確的管理方法,會影響到預算管理的權威性與其有效性,無法真正的發揮出預算管理的作用,也會影響到后續的執行情況,加大預算工作實施的難度。
(三)預算管理方法選擇不夠靈活
在預算管理開展中,有很多的企業對其業務、資本的支出與財務預算等的處理上,還是采用原先定期預算的方法來進行編制,在執行過程中,預算指標都未發生變化,等到整個項目實施完成后,再將其結果與預算的指標來進行對比,以此來獲得有關的運營數據、財務數據等。對有的企業來說,比如:業務類型單一、規模較小,采用靜態預算的方式來開展預算管理比較合適。而對于那些業務類型多樣化、規模較大的企業而言,靜態預算的模式無法真正滿足企業的需要,當其銷售的數量、價格與成本等因素發生較大的波動時,預算指標就會變得比較滯后、缺乏彈性,會降低整個預算管理的科學性。因此,對企業而言,在開展預算管理活動中,更應該要從自身的情況出發,來選擇合適的預算管理方法。
三、完善企業財務預算管理的優化措施
(一)健全企業的預算管理思想理論建設
要優化企業財務預算管理,就應該要從思想層面入手,提高財務人員對預算管理的認識,明確預算管理的概念與其內涵,從而來提高預算管理的執行力。對企業來說,不僅僅是領導者與管理者應該要學習預算管理的有關理論知識,基層人員也應該要對預算管理有個大概的認知,意識到預算管理對企業運行的重要性。只有使得企業全體對預算管理有明確的認知,并且能夠認同預算管理中所體現的科學理論觀念,才能夠真正的改變原先存在的落后的管理理念,借助于由上到下,全員參與的方式,來將預算管理活動深化到企業的運營的各個環節中,發揮出預算管理的作用。
(二)健全財務預算管理組織機構
要提高財務預算管理工作編制的科學性,提高其執行力,就要企業能夠優化內部的組織結構,構建出專門的預算管理部門,重新劃分部門的職責與崗位職責,將預算管理內容進行細化,進而來確保該工作能夠權責明確,提高后續的執行力。
(三)強化預算經營的管理能力與實施的強度
從預算管理工作本身來說,需要管理者來進行統籌的劃分,開展具體的操作。所以說,管理者個人的素質水平與管理理念,都會直接影響到預算管理工作開展的整體效率。對管理者來說,如果不具備有良好的管理能力與實施的力度,那么就算有在完美的預算方案,最后也會流于形式,成為一堆廢紙,無法真正的發揮出預算工作的實效。因此,要意識到管理者對預算管理工作整體效果的重要影響,能夠定期的進行培訓,健全績效考核的內容,不斷提高管理者的素質,激發其工作的積極性,來保障預算管理工作實施的有效進行。
四、結語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推動下,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也在不斷的深化,對現代企業的運營來說,既是一種機遇,也是一項巨大的挑戰。因此,企業更應該要及時的調整好自身的發展狀態,健全內部的管理體系,特別是財務管理與預算管理,提高整個資金與資源的把控,做好企業的發展戰略規劃,完善內部的環境建設,從而來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推動企業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黃萬龍.現代企業財務預算管理的有效運用[J].文摘版:經濟管理, 2015(04).
[2]馬靖.企業財務預算管理的有效運用分析及闡述[J].商業會計,2017(05).
[3]姜承剛.淺談財務預算管理在現代企業的有效運用[J].財經界(學術版),2013(09).
[4]段旭.現代企業財務預算管理的有效運用分析[J].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17(31).
(作者單位:成都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