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劍超 羅乾美
摘 要:校企合作是培養服務地方經濟,推動產業創新人才的一個重要途徑,不斷完善校企合作產品教學機制,以實踐產品為依托,以生產為過程,通過人才培養、科技服務、技術創新的三位一體,形成互惠共贏的校企深度合作長效機制,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為一體的高素質綜合型人才,促進師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校企合作 產品教學
大中專院校及各類職業院校為了更好地謀求自身發展,采用院校與企業合作的辦學方式,這種校企結合方式已經成為培養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方式。
隨著發展和規模的擴大,從長遠規劃考慮,我校2009年成立了校企合作辦公室,辦公室由院長直接主管,負責對外承接產品加工和維修等工作,校企合作不僅增加了院校對外交流的途徑,及時了解行業實時狀況,同時提高了教師的實踐能力和科研能力,有效地促進院校辦學,提高學生能力等良性發展。
一、產品生產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技工院校通過與企業合作的理想模式下,獲取企業提供的技術、人才、信息和教學實踐等方面的教學資源支持,極大豐富了學校的教學資源,企業獲得了需求的人才資源,通過合作推動了企業技術與管理的創新,實行開放式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模式。
但由于目前校企雙方在形式、深度、績效上與合作本身的根本目標還是有差距,較少有真正建立優勢互補,體現雙贏的合作模式,特別是從校企合作教學層面分析,多數學校和企業由于對校企合作缺乏實踐的經驗,在校企合作中處于消極與被動地位,所以在校企合作中可以以產品生產引導驅動校企合作。
二、產品生產教學模式的意義
在大多數院校的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上,很多地方院校照搬成熟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造成了在人才培養模式上的同質化嚴重,創新實踐能力不足。校企合作中通過實際產品實踐教學的人才培養模式,要求學生把所學的機械基礎、公差及機械制圖等多個基礎課程及專業課程的知識、技能綜合起來,完整地將一個或若干個產品從毛坯檢測準備階段、圖紙工藝流程初步階段、加工調試深入階段、檢測包裝入庫完善階段完成下來,使學生熟悉整個流程,并且對以前所學知識學以致用。
產品實踐教學人才培養模式重在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適應經濟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校企合作產品實踐教學模式不僅能增強學校科研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而且能夠把科學技術與生產結合起來,使職業師生得到鍛煉,并能運用產品質量檢驗理論知識,實現產學結合,既能發揮學校和企業的各自優勢,又能共同培養社會與市場需要的人才,是學校與企業雙贏的模式之一。加強學校與企業的合作,校企雙方互相支持、互相滲透、雙向介入、優勢互補、資源互用、利益共享,有效提高學校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合作企業活力。
通過校企合作,把課程學習搬進企業的工廠,不僅可以在教學工廠進行產品生產,還能與企業設計師進行面對面的溝通,明確學習的側重點,為今后的學習和工作奠定良好基礎。對于企業,通過校企合作可以讓學生得到一些創新的靈感和方向,同時也提前把品牌引入學生的腦海;對于優秀學生,畢業后可以繞過企業入職培訓直接就業,為企業節約成本。
三、產品教學模式對人才的培養
提高產品教學的教學質量是提升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迎合企業需求,發展校企合作,推進產品生產教學是學校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產品生產教學不僅能夠及時幫助學生掌握企業需求信息,實現學生將來就業和企業用工的順利對接,還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符合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有利于學生校內實習與崗位實踐緊密結合,增強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畢業生就業率,讓學生充分認知企業的用人要求,正確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明確努力方向,縮短工作后的適應崗位時間。
四、結語
我們要不斷完善校企合作辦學機制,形成人才培養、科技服務、技術創新的三位一體,建立互惠共贏的校企深度合作長效機制,以企業產品為依托,以產品生產為過程,為促進全面發展,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為一體的高素質綜合型人才而努力。
參考文獻
[1]陳海峰.工程造價專業實訓基地建設研究與實踐[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8,(05):75-77.
[2]張永超.高校開展產學研合作的探索與實踐[J].黑龍江教育,2005,(07):67-68.
[3]李東升.構建高職教育校企合作平臺的幾點考慮[J].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01):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