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力比亞·胡加貝
摘 要:在電焊技能教學中運用教練技術,扮演好教育者的角色、授權人的角色、教練的角色和顧問的角色,能夠解決電焊技能教學學生人數多、操作崗位少的矛盾,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電焊 技能教學 教練技術
如何開展技能教學,培養有素養、會技能的應用型人才始終是中職學校的目標和核心。在常規的電焊技能教學中存在著以下一些問題:一是人均設備數不足,師資力量不足;二是電焊教學的特殊性:焊接的過程中會產生強烈的弧光和大量的氣體,電焊訓練不能長時間的由一位同學進行;三是電焊訓練的內容由于過于單調,總是在板一板、管一管、板一管之間進行,所以學生感覺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容易導致學生學習的興趣降低;四教學內容與社會生產出現脫節,與企業的需求出現脫節,由于現在很多企業都是小型企業,它不僅僅要求職工會焊接,還需要職工自己去思考如何去設計去判斷哪個地方出了問題等;五現在的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同學之間缺乏一種相互協作相互團結的精神,這也是與現代企業的管理不符合的。要上好電焊技能教學課,指導教師必須學會駕馭電焊技能教學課堂的管理,充分挖掘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的自覺性,才是提高技能教學課堂效率的關鍵所在。而教練技術管理就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一、電焊技能教學中教練技術的內涵
教練是一個不把自己的判斷意見加給學生,能引發學生看到以前未體驗過的可能性,無私幫助學生成長的支持者。教練技術是通過一系列有方向性、有策略性的對話過程,洞察訓練者的心智模式,向內挖掘潛能,向外發現可能性,使訓練者有效達到目標的管理技術。電焊技能教學中教練技術的內涵就是:轉變指導教師以往在電焊技能教學中以教為主的角色為以導為主的角色,通過有效的目標啟發教育,創設能夠讓學生有效掌握電焊技能的環境,運用靈活的訓練方法,達到電焊技能教學效果最優化的目標。
二、電焊技能教學中教練技術的運用
心理學研究表明,知識的掌握是在大腦皮層暫時聯系的建立,而技能的形成則是完善的活動方式的固化,是在大腦皮層建立了鞏固的動力定型。這就要求指導教師應該遵循技能形成的規律,研究技能教學的方法,通過反復的訓練、總結、提高來幫助學生形成技能。在電焊技能教學中運用教練技術來實施課堂教學,就要求指導教師扮演好四種角色。
(一)教育者的角色
實踐表明,技能的形成與態度的形成是密切相關的。譬如一個對學習電焊技能毫無興趣,沒有學習目標和方向的人,要使他很好地學好電焊技能是不可能的。一名技術純熟的電焊工,如果缺乏勞動熱情或職業道德淺薄,那么他的工作效績可能是低下的,本來養成的良好行為習慣和技術在許多場合并不會表現出來。所以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且沒有形成良好的職業態度,不僅原有的技能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而且進一步的訓練也會收效甚微。因此,指導教師首先就要扮演好一個教育者的角色,在上技能教學課時可以集中那些本來在一起講話的學生,通過溫和、積極的語氣,清楚地向學生描述學習的目的,強調電焊技能的應用和培養良好職業道德與態度的重要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的欲望,把學生職業道德、學習主動性等態度的形成滲透到技能形成的過程中去,使技能形成與態度形成同步進行,為電焊技能教學取得良好效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授權人的角色
電焊技能的形成不可能是灌輸固定的模式,而應是在操作過程中逐步形成的。由于個體的差異,每個學生的能力屬性都互不相同。因此,電焊技能的教學方法對不同的學生來說哪一種為優、哪一種為劣都是各不相同。所以,電焊技能教學就不可能用絕對相同的標準來塑造學生,而應是在統一的標準示范下,通過塑造形成符合各人特長的、帶有個性特點的技能行為。因此,指導教師在電焊技能教學中,就要善于做好授權人的角色。一方面在統一示范、統一訓練的基礎上,要樹好技能標兵的典型,強調過硬的技能是在訓練中逐步摸索而牢固掌握的;另一方面要給學生創設良好的技能形成環境,可以在學生等待訓練之時,放權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和實踐,打破以往“齊步走”的傳統訓練,讓學生充分發揮技能形成的自主性,加強橫向探討、合作,增大學生技能形成的有利空間,使一批有自己操作特色的技能標兵逐步形成。
(三)教練的角色
發現問題是解決問題的一半。如果學生在電焊訓練中能夠及時得到信息反饋,知道自己的操作是否正確、錯在何處,則技能形成會快得多。因此,指導教師還要扮演好教練的角色。教練并不是教師,他不會給學生答案而是引導學生去發現。在電焊技能教學課堂中,指導教師要仔細觀察每位學生的訓練過程,及時指出他們存在的問題,并要富有熱情地給予鼓勵,可以專門安排一個崗位,讓已經訓練的學生帶著老師指出的問題,親自到實踐中去尋找答案,這樣更有利于技能的形成和鞏固。
(四)顧問的角色
實踐表明,訓練的成效不但依賴于及時的反饋,而且也依賴于學生的自我調整和良好的技能學習集體的形成。所謂自我調整就是學生依靠自身的標準內化來調整自己的行為,使技能學習獲得成功。指導教師要當好顧問的角色,就是要在學生發現問題時能積極地、富有成效地召集學生開展相互討論、分析原因和討論解決的方案,讓學生能及時調整情緒,恢復因出現問題而失去的信心,實現學生整體的互幫、互學、互促的技能學習集體的形成。
總之,教師應用教練技術來實施電焊技能教學,既充分發揮了機械設備的有效功用,解決了設備不足引起的教學矛盾,同時也大大提高了技能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馬紅亮.電焊技能教學中教練技術的運用[J].職業教育研究,2006,(8):159.
[2]耿曉東.論中職學校焊接專業人才的培養[J].職業教育(中旬刊),2013,(03):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