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順德職業技術學院)
黨的十八大報告曾明確提出,要加快經濟建設轉型,通過創新創業驅動促進并實現中國夢的偉大戰略。隨著知識經濟的不斷深入發展,要實現國家這一宏大的發展戰略,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是關鍵。而在這一環節中,大學作為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重鎮,作用非同小可。當前,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世界許多知名的大學將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作為大學發展戰略之一,發現解決問題能力越來越受到各大學的重視。在此背景下,文章提出了基于TRIZ理論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研究。
TRIZ的俄文拼寫為:
теориирешенияизобрет-ательскихзадач,俄語縮寫“ТРИЗ”,翻譯為“發現解決問題能力理論”,TRIZ理論是由前蘇聯發明家阿利赫舒列爾(G. S. Altshuller),發現解決問題能力理論認為,個體所處的條件和行為方式的特點是能影響到個人學習的成績的,發現解決問題能力能夠真正為個人提高工作效率,為促進一個團隊的發展做出貢獻。在該書中,阿利赫舒列爾提出了著名的發現解決問題能力理論模型,他認為人的發現解決問題能力就像一座冰山一樣,山的上面主要包含了知識和技能,這主要是外在的,山的下面主要包含個性、動機等方面(詳見圖1)。通過這一發現解決問題能力理論模型可以看出,人的發現解決問題能力被分為不同的層次,層次越往下,包含的能力就越不容易被發現和挖掘出來,也就是說由上到下的過程,隨著深度的不同,能力激發越困難。通過這一理論延伸和應用,學者們逐步將其引用到高等教育學領域,于是這一理論為高等教育中研究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和路徑。雖然目前發現解決問題能力理論在高等教育領域的應用還處在初步發展階段,但是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必將成為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質量衡量的一個重要管理標準。

在2016年召開的院士大會上,國家已經明確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養,需要在品德和能力方面都十分突出,同時還需要有廣泛的國際視野。由這一時代要求可以看出,所謂新形勢下基于TRIZ理論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就是說大學所培養出來的人才,不僅要有廣博的知識,深厚的研究功底,還需要有十分強大的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學生的道德修養、核心價值體系、思維方式等都應該與時代相適應。目前,這一理論越來越多的被學界和廣大大學所接受,基于TRIZ理論所提出的發現解決問題能力模型為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提供了激勵、開發、組織管理等方面的一套完整的策略,未來必將成為大學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管理工具。
知識經濟的發展推動著我們的社會不斷向前發展,同時也強烈要求越來越多的具有發現解決問題能力的創新創業人才在這開放的時代中扮演著更為重要的角色。因此,通過發現解決問題能力理論,形成一個分析大學人才培養的體系,使其變成一個新的理論工具,是當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系統的一個緊迫任務。
在部分高校還存在一些家長由于望子成龍的傳統觀念的影響,只關注孩子的成績,而不重視孩子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他們認為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占用孩子大量學習時間。從高校自身層面來看,目前還存在“考試第一、分數第一、就業為重”的觀念。這些在一定程度上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工作造成一定的影響,同時也影響了學生在創新創業活動中積極的心理態度,導致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不夠,探索進取精神不足,質疑懷疑精神不飽滿等現象出現。
開展好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工作,有利于發揮好其在培養學生德育、智育、美育、身體鍛煉與增強體質等多方面的功能。不過,目前有些高校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全面發展的觀念和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功能認識還不深入。一些部門和學生往往會認為,做好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工作,其目的無非是為給學生傳授知識、技能、技術,通過這些素質的培養,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意志品質。由于在思想認識上一定的局限,導致高校沒有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上升到提升學生素質、注重學生全面發展的深度和高度去理解,這樣的落后觀念導致人才培養不能按照正常的社會道德準則來要求,為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活動的發展帶來了障礙。
目前,大多數高校缺乏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的專職教師,即使一些高校有專職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方面的教師,其專業能力和水平也十分有限。加之,近年來,高校在進教師、補充新鮮血液方面資源不多,教師水平一直停留在一個較低的水平線上。很多專業好的教師,因循守舊,不愿意花大力氣開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課程。同時,由于大學建設資金有限,加之政府在此方面的投入不足。很少有高校將并不充足的資金大量投入到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建設之中。另外,一些高校在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工作方面沒有正規的系統的管理規章制度,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工作在高校的發展規劃中幾乎沒有體現。這些微觀的管理制度的缺陷,導致大學宏觀層面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工作沒有目標,給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發展帶來嚴重阻力和消極影響。
在前文論述到的發現解決問題能力理論模型中,我們可以看出,從外在的發現解決問題能力來看,主要表現在一個學生的教育過程和培訓過程中,通過教育和培訓,來發展和提高學生在知識、技能等方面的能力。從內在的發現解決問題能力來看,主要表現在一個學生能在較短時間內積極改變自己,提升自己各方面的修養。由此不難看出,大學培養創新創業人才不僅要注意到所謂發現解決問題能力理論模型中所講的外在的發現解決問題能力,也要注意到內在的發現解決問題能力,要將兩者有機的結合。要站在學校發展和國家社會發展的全局和高度來謀劃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學校的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教學科研、師資隊伍建設、國際交流等方面都始終要圍繞創新創業人才的發現解決問題能力培養來展開。基于TRIZ理論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則不僅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還更重視學生的學習行為和發現解決問題能力水平,旨在著眼于未來,通過培養優秀的學生來獲得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因此,建立基于TRIZ理論考量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詳見圖2),將是大學建設的重中之重。

新時代、新形勢下所要求的創新創業人才,是一個全面的復合型人才,一方面它應該具備完備豐富的專業技能和知識,另一方面,是培養和鍛煉學生知行合一、提升發現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在當前創新創業型國家的建設過程中,大學要抓緊這一有利機會,積極推進與地方相關科研院所、一些重要的國有大型企業的全方位合作,通過合作,整合科研力量,形成完備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高校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學科建設優勢、人才資源優勢、科研力量優勢,從制度層面和操作層面,通過產學研用的協同發展,實現資源互補、強強聯手,進而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質量的提升和學生個人動手能力、實踐能力的跨越式發展。
不同學歷層次的學生對創新創業能力的理解以及自身所具有的創新創業能力是完全不同的,總體上來看,研究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一般會優于本科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研究生中,博士的創新創業能力往往會優于碩士的創新創業能力。要鼓勵研究生以產出各種表征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成果為主,鼓勵本科生以提升自身理論水平與實踐操作能力為主。同時,各大學要根據學校自身的特點和學科設置的特性,建立個性化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供特殊的人才通道。通過不同層次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環境的營造,激發更多的人才脫穎而出,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模式。
新的時代背景下,要保持大學和國家未來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就必須營造一個具有“敢為天下先”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氛圍,建立一個“敢于質疑和發問”學術批判環境,建立一個“不唯書、不唯上、只唯理”的價值追求體系,從而激發廣大學生朝著個性化的方向發展,提升創新創業的熱情和動力。課程的設置是一個高校人才培養的關鍵,也是發現解決問題能力提升的關鍵。從課程方面來看,基于TRIZ理論來考量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一是應該在大學的課程設置上進一步拓寬學科專業的口徑。二是應該積極圍繞國家和區域社會發展以及科技進步的戰略要求。三是要打破固有的各學科專業之間的建設壁壘,使學生的發現解決問題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得到逐步的培養。
教育的終極目標是要培養人,高等教育作為是培養人的一種高層次活動,在培養全面發展的創新創業人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發現解決問題能力理論對我們進行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課程的設置、培養體系的建立等方面都提出了特殊的要求。當前,我們國家正處在飛躍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基于TRIZ理論建立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無論對于大學自身的發展,還是對于國家創新創業體系的建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