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喜月
摘 要:幼兒園教育應從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出發,結合生活化特色教育,提升幼兒的道德素養。要想使幼兒回歸生活,快樂成長,教師就要為幼兒營造具有生活化特色的環境,讓幼兒在學習中成長,在快樂中成長。
關鍵詞:幼兒園;生活化;特色教育;身心發展;道德素養
中圖分類號:G6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17-0066-01
家庭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的價值理念在社會環境下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幼兒的品德養成是一個系統工程,其生理、心理、行為等社會性發展離不開內外界的因素,然而這些因素都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并且互相影響。家長與教師的言行舉止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幼兒。教師要為幼兒營造生活化特色的學習氛圍,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幼兒教育效果。
其一,營造溫馨和諧的氛圍。在幼兒園,每個班級都是一個集體,同時也是一個家庭。主班教師和副班教師分別負責幼兒的健康教育和游戲活動,教師用不一樣方式陪伴每一個幼兒,幼兒之間也會互相愛護,互相尊重,一起快樂地游戲。幼兒們一起玩游戲,一起整理玩具,不僅能培養動手能力,還能培養團結友愛的精神。教師營造溫馨和諧的氛圍,可以使幼兒更加快樂,在快樂中更好地長大。
其二,提供動手操作的空間。具體游戲區域和游戲類型由幼兒自己確定,幼兒先想好要玩的游戲,然后和老師共同討論,選擇合適的地方。教師要鼓勵幼兒收集游戲材料,制作游戲設備,為幼兒提供動手操作的空間。區域游戲活動規則也由幼兒們制定,這樣每個幼兒都會依照規則去做,而且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從而培養幼兒的自律性。
其一,美好的一天從早晨來園開始。每個班級都要設有一個接待員,早晨提醒來園的家長做好簽到工作。要引導幼兒們看懂墻上貼的指示牌,明白什么時間該做什么,懂得進入活動區域之前先洗手,進入活動區域后挑選自己喜歡的內容開始學習。幼兒們在這樣的環境中能體驗到學習帶來的樂趣,健康快樂地成長。
其二,生活細節不容忽視。幼兒生活包括方方面面,這其中有好多學問。如洗手是保護幼兒身體健康的第一道防線,幼兒一天在幼兒園里要洗好多次手,飯前飯后以及喝水之前和吃水果之前都要洗手。生活細節不容忽視,教師還要關注幼兒們吃飯以及午睡環節,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促進幼兒進步和成長。
其一,參觀蔬菜園。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參觀蔬菜園,這里生長著各種各樣的蔬菜。教師可以讓幼兒們去挑選自己喜歡的蔬菜種子進行種植,等到蔬菜收獲了,讓幼兒們進行采摘,并且把自己種植的蔬菜帶回幼兒園送到廚房。等廚房的叔叔阿姨把菜做好后,幼兒們在品嘗自己勞動果實的同時,能深刻體會到勞動的意義和價值,進而會養成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
其二,烘焙小課堂。經過調查,大多數幼兒比較喜歡吃甜食,他們在玩橡皮泥的時候常常還會把橡皮泥做成蛋糕的形狀,因此,教師和幼兒們經過討論,設立專門的烘焙區。教師為幼兒們準備了制作糕點的工具和原材料,引導幼兒們對做糕點的原材料進行分辨。幼兒們在教師的細心指導下,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制作。先稱量出制作糕點的各種原料,然后進行混合,并和成面團。接下來,把面團做成各種各樣的形狀,最后放到烤箱里烘焙,糕點就做好了。幼兒們在制作過程中都非常開心,還對自己制作的糕點進行拍照。生活化特色教育,培養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創造思維。
生活實景融入特色生活化課程,能讓幼兒們在輕松愉快的生活環境中成長,并獲得全面發展。它將幼兒學習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培養了幼兒的實踐能力,提升了幼兒的綜合素質,促進了幼兒的全面發展。
其一,以興趣為切入點。教師可以把興趣作為切入點,從社會生活中生成課程資源。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貝爾曾說過,動機與學習之間的關系絕非一種單向性的關系。因此,幼兒的興趣有自然產生的,也有外界激發出來的。倘若可以激發幼兒的興趣,并且不斷地進行拓展,就能讓幼兒逐漸形成新型的興趣點,這樣的教育才是科學有效的教育。
其二,以節日為切入點。節日是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幼兒教育的良好資源。節日對幼兒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其所營造的氣氛,容易引起幼兒的注意。因此,教師可以把節日作為切入點,開發教學資源。要開發這一教育資源,就要深入了解和掌握我國傳統節日所蘊含的意義,并且將這些意義與課程學習相結合。如中秋節寄托思念和團圓,其他節日也一樣,都有其特殊的意義。
總之,生活化特色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涉及的內容比較廣泛,幼兒園應從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出發,結合生活化特色教育,提升幼兒的道德素養。要想使幼兒回歸生活,快樂成長,教師就要為幼兒營造具有生活化特色的環境,讓幼兒在學習中成長,在快樂中成長。
參考文獻:
[1]林杉.幼兒園生活活動中安全教育的現狀研究[D].鞍山師范學院,2018.
[2]盧素芳,顧紅云.幼兒園生活化德育體系的建構與實施[J].學前教育研究,2018(04).
[3]涂倩倩.如何把幼兒教學與生活結合起來[J].江西教育,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