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主持/陳祥森

專欄小編:三位專家好,歡迎做客“深度”欄目。今年上半年,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因素凸顯,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投資者和消費者信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貿易組織(WTO)因此分別下調了全球經濟增長預期。那么,中國經濟如何應對各種不確定性帶來的挑戰?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如何?今天,我們把這個問題作為話題,請三位專家談談你們的看法。
把酒臨風:日前開幕的夏季達沃斯論壇談論了世界經濟問題,有人說,一年前,有三分之一的人認為世界經濟前景會向好,有三分之一的人認為世界經濟前景會變糟,有三分之一保持中立。但是,現在認為世界經濟可能向好的只有13%,認為會變得糟糕的有57%。當前全球面臨著許多挑戰,不確定性在持續增加。例如,現有的全球治理體系正在面臨挑戰、民粹主義抬頭、氣候變化和環境挑戰壓力加大等等。面對這些問題,目前還沒有找到更好的應對辦法。
夜雨觀瀾:當前最大的不確定性就是貿易戰帶來的影響,不僅影響了中國,而且影響著世界,全球投資者和消費者對未來經濟前景的信心已降至一年來最低點。小企業對未來經濟改善的前景預期降至兩年來最低,美國企業紛紛預計2019年盈利將在去年基礎上進一步下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警告稱,各國貿易壁壘對貿易的制約作用愈加明顯。該組織預計2019年全球貿易量增速自今年4.2%的基礎上下滑至4%,而2017年全球貿易量一度增長5.2%。花旗銀行近期發布的一份報告稱,貿易摩擦及關稅繼續保持極大地不確定性,并繼續影響全球貿易和投資計劃。
金玉其中: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對中美貿易摩擦已經不焦慮了,反而以此為前提來規劃企業的長期發展。對此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意識到,真正的困難和挑戰不是來自外部的不確定性,而是自身需要展開的轉型和升級。中國企業變得更加重視技術,更加重視長遠發展和規劃,幾乎每個行業都在努力改變發展方式,努力追求更高質量的發展。
專欄小編:目前全球經濟運行面臨的風險在上升,中美經貿摩擦雖然有所緩和,但這種摩擦可能是一個長期過程。從美日廣場協議看,美日貿易戰最后以金融手段解決,最終造成了日本經濟的長期停滯。因此我們要增強危機意識,做好應對準備。
金玉其中:特朗普看重的是利益,他看到美國經常對其他國家處于貿易逆差中,用他的話說,就是美國吃虧了,其他國家在占美國的便宜。如果單純從貿易角度來看,特朗普的上述感受是真實的。但如果從金融等角度來看,美國不僅沒有吃虧,還一直在占世界的便宜。因為從布雷頓森林體系確立至特朗普擔任總統之前,美國并不輕易跟其他國家打貿易戰。在更長的時間里,美國是全球化的積極推動者,美元得到了更廣泛的使用,美元像血液一樣,滲透到全球各個角落,既擴大了美國的影響力,也讓美國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關鍵問題在于,現在的主政者恰是特朗普。所以,美國跟歐盟、日本、韓國、加拿大、中國等等,都在以嚴厲的態度進行貿易談判,目標很簡單:擴大美國的出口,減少美國的進口,重振美國的制造業等實體經濟。
夜雨觀瀾:相比于貿易爭端,特朗普背后的部分支持者,更看重的卻是金融領域的博弈——對于這些人來說,貿易逆差并不是大問題,而對美元這一最核心利益的沖擊,才是真正的大問題。另外,中國的迅速崛起,讓美國感受到了壓力,這種壓力轉化成危機意識后,使得遏制中國的聲音在共和黨與民主黨內成為共識,所以美國遏制中國絕不會手軟。
把酒臨風:貿易戰是為了間接打擊對美國核心利益構成威脅的力量,削弱威脅美元的對手貨幣的影響力和公信力。因為,貿易順差是支撐對出口比較依賴的經濟體的重要力量,一旦貿易順差大幅度下降,貨幣的穩定性立即就會受到影響。由此可見,貿易博弈的背后,并不單純。當前全球金融和經濟周期性下滑風險在上升,美聯儲頻繁加息和降息的操作,給市場帶來了很大不確定性,正是這些不確定性,讓全球合作變得更加必要,抵消美國發起的貿易戰給全球經濟運行帶來的風險。
專欄小編:貿易戰對于世界經濟的影響將是災難性的,全球脆弱的復蘇步伐可能就此終結。中國是一個新崛起的大國,一旦決定迎擊貿易戰,博弈烈度之大可想而知。所以,中國絕不想主動打貿易戰。
把酒臨風:在從去年底到今年4月底的貿易談判過程中,中國為了表示誠意,推動了人民幣升值,以化解美國對中國操縱匯率的指責。但是,美國提出加征關稅的做法后,人民幣快速貶值,短短幾天時間,離岸人民幣就回到了6.9兌換1美元的位置,這都是我們被迫采取的應對措施。
專欄小編:不管世界風云如何變幻,我們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能應對各種風險。當前中國經濟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就是應對的戰略舉措,其表現得如何請三位專家談一談。
金玉其中:中國經濟總量占亞太地區經濟總量的一半,中國經濟增長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明顯高于其他國家。許多投資者都希望在中國擴大投資,他們在中國的投資重點也正在發生巨大變化,中國經濟正在加速從出口依賴型轉向創新驅動型。在中國經濟結構轉型中,實現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重中之重。近年來,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內外部各種因素影響下,制造業面臨著不少困難和壓力。
夜雨觀瀾:中國有全球最大規模的制造業,制造業總量是美國、日本、德國的總和。中國有全球最全的制造業鏈條,這是最強的競爭力。需要注意的是,現在制造業發展面臨的場景正在發生變化,人工智能橫空出世,改變了制造業升級的路徑,推動制造業進入智能化、自動化。這是中國制造業的機遇,也是挑戰。在未來全球化競爭中,一定要不斷追求技術進步,追求產品競爭力提升,努力與國際上最好的公司對標,全面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努力迎接全球化進程中更加激烈的挑戰。
把酒臨風:與過去相比,中國經濟增長模式更加平衡,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更加明顯。盡管中國經濟增速從過去10%以上的增速放緩到6.5%左右,但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增長依然有很大的貢獻。從就業看,目前中國的就業形勢表現良好。從向服務型經濟轉型上看,旅游、教育、醫療服務方面的需求和投入正在加速。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未來5年到10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將會進一步增強。
專欄小編:中國融入了世界,世界也離不開中國,更加開放的中國將會為世界帶來更多的貢獻。
夜雨觀瀾:中國有著全球最大的市場,許多經濟體都希望參與到中國市場和發展中來。我們不僅在貨物領域,而且在服務業領域也加快了開放步伐,這對于拉動全球經濟增長是很大的推力。這些年來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水平不斷提升,也更加全面和深刻地融入全球經濟體系。
金玉其中:中國不僅有著全球最大的市場,中國同樣是全球最大的供應商,全球有五分之三的供應來自中國,中國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增長點,世界需要中國的程度遠遠超過中國需要世界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