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麗霜
[提要] 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創新和發展,人們對于如何提高我國軟件行業的發展也給予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關于軟件行業的發展也是業內人士非常關心的,在此主要闡述我國軟件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措施,希望為我國軟件產業發展模式提供一定借鑒和思考。
關鍵詞:軟件產業;發展模式;對策;探究
中圖分類號:F49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9年5月6日
隨著我國網絡化、信息化發展步伐的日益加快,軟件產業的發展也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國軟件產業的發展逐漸成為國家信息產業發展的核心和基礎,成為了國與國之間綜合競爭的焦點所在,但世界上軟件產業也是增長速度最快的朝陽產業,對于推動世界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快速發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研究我國軟件產業的發展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軟件產業是具有非常大市場價值的新興產業,也是世界上各個國家非常重要的戰略性產業。我國的軟件產業發展起步于20世紀60年代,在80年代中期逐漸呈現出穩定發展的趨勢,在90年代后期逐漸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各行各業中對計算機技術的應用也變得越來越廣泛,從而引起軟件產業的快速發展,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軟件產業也逐漸發展成年銷售額超過9,000億元的一個部門。在我國超過1.8萬家軟件注冊企業,獲得計算機信息集成資質的企業有2,400多家。長期以來出現諸如神州數碼、華為、中興通訊的等一批綜合實力較強的龍頭軟件企業,據不完全統計,大約520多家企業的年營業收入可以超過億元。在我國軟件企業中,有12家位列全球百強。但是,我國軟件產業的發展在全球范圍上還是相對比較薄弱的,相比較西方發達國家來說,軟件產業的發展仍有較大的差距。在世界十大軟件企業中,有三家為日本公司,六家美國公司,一家歐洲公司,我國并沒有占據一席之地。
(一)軟件產業發展缺乏政府相關政策的支持。軟件產業作為21世紀非常重要的主導產業之一,其自身的發展和國家政策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政府應該制定相關的政策來為其發展創造更加舒適、健康的發展環境。近幾年來,我國政府對于軟件產業的發展逐漸也給予了更多的重視和關注,“十五”期間曾和地方政府共同投資約100億元來扶持軟件產業的發展,為其創造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但是,我國政府在制定相關政策以后,往往缺乏對應的監督和管理,導致各個部門對于政策的理解和實施不能落實到實處,往往導致國家政策出現逐級的變形,這些對于軟件行業的發展都帶來了較大的影響和阻礙。
(二)軟件產業發展規模較小、人才匱乏。我國軟件產業發展更多的是以小公司的模式來進行經營,據調查,軟件企業中100人以下的大約占據了70%以上,存在如此大量的小規模軟件公司,給軟件市場的良性發展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往往導致軟件產業處在一個低級的惡性循環中,這對于人力、物力、財力等都是極大的浪費。在全球軟件產業發展規模中,我國排到了20名以后,另外,我國軟件產業發展的人才相對比較匱乏,人才結構存在很多不合理之處,特別是一些復合型人才、高端人才、國際化人才比較匱乏。很多高端人才都被國外優質生活環境、薪資環境以及軟件產業發展環境吸引,走出國門發展。同時,我國軟件產業發展所需的低端人才也比較匱乏,諸如軟件測試、編碼等方面。這些都導致了在面對一些初級程序員工作時,往往需要利用大量的中高端人才,這就導致在企業創新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人才運用浪費的負面影響,這些都對企業的健康發展非常不利。
(三)軟件產業發展模式缺乏核心技術支持。我國軟件產業的發展,在國際產業鏈中處于中下游水平,相對來說核心競爭力較弱。業內人士也無奈戲言:中國軟件產業的“芯太軟”。由于我國軟件產業核心技術相對比較匱乏,從而導致整體產業的產品附加值較低,同質量產品現象嚴重,各個企業的利潤相對比較低下,因為缺乏核心的技術,導致企業在自主知識產權創新方面也比較匱乏。雖然我國也開發了很多自己的操作系統,但是相對國外先進的Windows系統來說還是存在較大差距,因此必須提高自身核心技術。
(一)優化軟件產業環境,提供更多的優惠政策,加強監督管理。首先,應該構建更加良好的軟件產業發展環境,為該產業的發展提供更加強而有力的政策支撐和保障,從而讓軟件產業的發展擁有更好的政策環境。在國外一些發達國家,諸如日本、美國、英國、法國及德國等軟件發達國家來說,政府都對軟件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扶持和幫助,這種政策的支持對于軟件產業整體的發展將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其次,應積極開拓我國的自主市場。針對于軟件產業來說,應該構建更加科學有序的市場秩序,嚴厲打擊軟件盜版現象,為提高市場的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礎。最后,還應該提供更好的融資環境和渠道。相對來說,軟件產業的發展屬于高投入、高回報、高風險的行業,因此,良好的資金來源渠道是非常關鍵的。如果沒有大量的資金投入,那么商品無法留在市場中流通,投入者自然也無法得到較高的利潤回報。因此。政府應該積極地為軟件產業發展營造更加良好的融資環境,盡快地解決軟件產業發展中融資方面的不平等待遇,更多的軟件產業可以獲得融資的機遇和渠道。
(二)積極調整優化人才結構,加強人員綜合能力的培養。首先,應該積極地調整和優化人才結構,健全軟件人才培養體系,強調實用性人才在培養過程中的重要性。隨著我國高等軟件院校的相關專業發展,對人才的培養提供了更多的保障。同時,我們還應該積極地發展示范性軟件職業技術學院,鼓勵有實力的企業構建自己的人才培養機構,或者展開校企合作模式,加強人才的培養。其次,還應該注重加強對于高層次、國際化、復合型軟件人才的培養,加強軟件專業人才在語言溝通表達、創新能力、工程經濟分析能力等方面的培養,加強其心理健康以及職業道德方面的規范和教育。對于人才的培養除了技術層面,還應該注重加強其自身綜合能力的培養。還應該積極地引進國外優秀的軟件專業技術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薪酬待遇,吸引海外留學人員回國發展。通過創造更佳理想、寬松的軟件人才發展環境,吸引更多的海外優秀項目工程師、軟件工程師、系統工程師等一批高素質人才來我國發展。另外,還應該注重競爭激勵機制的構建,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獎勵制度,為海外留學青年回國發展提供更多優惠的、理想的就業環境。
(三)鼓勵創新開發自主知識產權,協調發展模式。首先,應鼓勵企業不斷地進行創新,開發自主知識產權,促進軟件產業的業務創新、技術創新。在軟件產業發展過程中,企業是研發投入、技術創新非常重要的主導體,對于企業來說,每年都應該從營業利潤中收取一定的資金作為研發費用,同時從自身的需求出發,通過構建更加科學合理的市場信息交流平臺展示自身技術成果,為企業的業務創新奠定良好的基礎。其次,企業應該不斷地加強知識合作組織的發展,促進軟件產業協同創新。加強校企合作、同行合作、科研機構等相互之間的創新合作。通過彼此的合作,實現知識的共享,研發創新能力的提高,這樣可以有效地節約創新成本,提高自身創新速度和創新水平。還可以構建軟件測試共享平臺以及開發平臺,為我國軟件產業的發展提供更加高效、優質、開放的公共服務。
綜上所述,雖然我國軟件產業目前的發展仍然存在較多的不足和弊端,相對發達國家軟件產業來說,我國的發展存在較大差距。但是,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的軟件產業已經具備了良好的基礎和發展勢頭,相信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我國軟件產業將不斷地創新和發展。積極地開拓海外市場和業務,通過自主創新,不斷迎接挑戰,未來在全球軟件產業中,我國將具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同時也將誕生更多具有中國特色的軟件企業和品牌。
[1]黃賓,徐維祥,劉程軍.中國軟件產業的空間聯系、演化特征及其經濟增長效應[J].經濟地理,2018.38(10).
[2]廖名巖,曹興,屈靜曉.環境因素對軟件產業集群效率的地區差異研究[J].科研管理,2018.39(4).
[3]張丹寧,馮樂樂.中國軟件園發展水平及模式研究[J].科研管理,2018.39(S1).
[4]黃富佳.廣西軟件產業發展模式和途徑建議[J].知識經濟,2015(4).
[5]曹萍,張劍.軟件產業安全評價指標體系與實證研究[J].應用技術學報,2017.17(3).
[6]陳茫.“眾創”視角下的廣西軟件研發產業轉型升級實證研究[J].農場經濟管理,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