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碩
摘要: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進行試點工作并開始實施。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改革,在保障貧困居民基本生活、推動城鄉統籌發展以及構建和諧社會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過,由于經濟發展水平以及物價水平等因素的影響,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因此,在對國內外研究現狀內容分析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從而統籌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貧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
中圖分類號:C913.7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6-011-01
近年來,由于經濟體制的改革的需要,國有企業改制為股份制,而農村的集體經濟也消失殆盡。在這種情況下,為改變經濟體制改革所造成的困境,緩和社會各方面激化的矛盾,在全國建立起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由于自然環境以及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城鄉之間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發展情況不盡相同,其中的差異也逐漸顯現出來。因此,必須調整甚至統一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才能緩和日益激烈的社會矛盾。在此背景下,研究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存在的差異,從而提出統籌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建議措施。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
對于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確定方法的研究,國外更加傾向于貧困線的測定。Orshanskv(1969)基于恩格爾定律,通過消費生活必需品的平均值來確定貧困標準,即恩格爾系數法。Nanak Kakwani(2016)通過估計全球購買力水平等因素,確定世界上最基本的國家貧困線,取代了原有的貧困線。而在我國確定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方法很多,姚建平(2011)使用消費支出比例法確定城市低保標準,統一全國各地的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最后根據該指標合理評估各地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邊恕(2015)通過馬丁法確立總支出與食物支出之間的關系,從而計算出貧困標準。
有關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調整機制的研究,國外的研究比較少。美國是根據經濟發展水平來確定和調整具體標準的,而日本、德國等國家是以收入指數為依據而調整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在我國研究中,朱海玲(2003)認為隨著生活必需品價格的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應該進行相應的調整,從而保證貧困群體的基本生活水平。楊立雄(2010)將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分為食物和非食物兩種不同的貧困線,食物線隨著價格變動而調整,非食物線隨著收入變動而調整。
就低保待遇水平與最低工資標準、失業保險待遇等之間的關系而言,丁建定(2009)指出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應該和最低工資標準等基本生活標準相結合,適當提高低保標準,提供有尊嚴的生活狀態。邊怒(2015)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分為兩個階段:起步階段時,低保標準與消費水平和工資收入等相適應;在成熟階段,低保標準是和人均收入增長率結合起來的,能夠縮小貧富差距,保障貧困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
通過查閱有關最低生活保障的相關文獻得出結論,大部分學者集中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本身的研究,分析存在的問題以及提出解決措施,不能發現更深層次的問題。由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為社會保障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必須加大對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更加深層次的研究內容,從而有效地調整甚至統一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
二、基本結論與政策建議
1.完善法律法規,明確政府責任
近年來,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社會的貧困問題。然而,作為構成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重要部分,最低生活保障標準還存在法律法規不健全等問題,制約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更加完善。第一,健全有關的法律制度,使得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實施具有法律依據,從而完善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有效機制。在制定實施相關的法律法規中,明確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計算方法,使得統籌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有法可依,體現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科學性與合理性。第二,明確政府在完善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的職責。政府必須轉變傳統觀念,充分認識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重要性,統籌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政府應該結合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以維護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為目標,建立起科學合理的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
2.建立城鄉低保標準動態增長機制
作為保障人們基本生活水平的重要方式,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不斷的發展與完善。首先,由于自然環境因素以及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等影響,各地區以及城鄉之間的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存在較大的差異,不能更好地滿足人們的基本需求。對于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差異較大的現狀,應該建立起針對貧困居民全方位、多層次的最低生活保障救助體系,涉及到教育、醫療以及養老等多個方面。其次,由于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以及通貨膨脹率的存在等多種因素,必須建立起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動態增長機制,調整地區之間以及城鄉之間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當然,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要適度,否則會引起不良后果。最后,政府應該承擔起應盡的責任,適當提高落后地區尤其是農村地區的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減小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差異,使得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一體化發展,最終實現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隨著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城鄉之間的多樣化問題尤其是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之間的差異日漸凸顯。關于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差異問題的研究,是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重要的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現實意義,從而為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調整提供了參考依據。因此,必須調整甚至統一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才能縮小社會的貧富差距,維護社會的穩定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