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茜茜
摘要:霧霾經濟作為近年來新出現的名詞,引發許多學者討論。不同領域學者從專業角度對霧霾影響進行分析。本文就霧霾的經濟影響的從積極與積極方面進行全面分析,嘗試揭示霧霾治理的急迫性。
關鍵詞:霧霾經濟;得失;影響
中圖分類號:X321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5-016-01
引言
近年來,霧霾深刻影響著人們的冬季生活,霧霾問題一直難以被解決。2018年入冬以來,北方眾多氣象臺曾多次發布大霧黃色預警信號。伴隨著“煤改氣”政策的實行,對于普通收入居民,面臨著昂貴的供氣費用與冬季較低的溫度兩難的處境。霧霾在近些年實實在在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與環境問題最未密切的霧霾問題在近些年來一直成為北方地區冬季的一項重大難題。隨著“一票否決”相關政策的實行,地方政府官員處在被約談和GDP增長的雙重壓力下。在治理霧霾中,“車輛限行…‘工地暫停施工…‘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等措施不斷涌現,在群眾討論的同時,也在深刻改變著群眾的生活。
一、霧霾與霧霾經濟
2013年,“霧霾”不出意外地成為年度關鍵詞,其中以“北京霧霾”最為引起人們討論。一時間,“談霾色變”,人們紛紛認識到所處地區空氣質量的重要性。國家層面,更是首次將霧霾作為自然災害的一種進行防范。霧霾伴隨并影響著經濟發展,但是目前,有關霧霾經濟的定義仍沒有明確下結論。筆者看來,霧霾經濟是指由于霧霾的影響,對所關聯的產業帶來的直接或間接影響。當我們回顧西方發展的歷史,不難發現,無論是1930年比利時馬斯河谷霧霾事件,1943年洛杉磯霧霾之戰,還是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霧霾問題在20世紀中期許多西方經濟快速發展地區頻繁出現。由霧霾直接帶來的霧霾經濟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穹廬之下,概莫能外,恐怕是我們每個人當下的最真實寫照。
二、霧霾對經濟的積極影響
1.帶動空氣凈化及相關產業發展
霧霾天氣的持續出現,相關產業也隨著調整銷售戰略。空氣凈化器、環境檢測儀、口罩、新能源汽車等相關產業獲得了良好的發展契機。一方面是中國政府投入巨額資金采購相關環境檢測設備,財政支持新能源產業發展,另一方面是個人認識到PM2.5的危害,更加關注健康問題,“防霾口罩”、“空氣凈化器”等幾乎成為居家必備。冬季出門,受霧霾的影響,行人大多會選擇“全副武裝”,不給霧霾以可乘之機。淘寶、天貓等眾多電子商務平臺數據均顯示自2013年來,口罩等商品銷售情況逐年遞增,增速遠超其他商品。在霧霾經濟下,一大批產業興起,創造經濟增長“紅利”。
2.推動旅游、房地產業發展
隨著北方霧霾問題的日益深入,海南等空氣質量較高地區成為冬季人們的旅行圣地,同時,旅行團在規劃旅游線路時,不斷推出諸如“綠色旅途”“生態旅游”等等博取人們的關注。另一方面,近些年來,海南省多次出現“炒房”“搶房”現象不僅是當地政策傾斜,經濟開發力度增大的結果,但同時也受到了環境因素的影響。房地產商加強“綠色住宅”建設,不斷將高檔小區轉移至近郊,空氣質量相對較好到的地區。這些變化正是由于人們不斷深入地認識到霧霾的嚴重性,“逃離霧都”的訴求更加急迫。
三、霧霾對經濟的消極影響
1.對人類生理心理健康的影響
進入冬季,往往會成為心肺疾病的高發期,這對長期生活在霧霾下的人們更是如此。2014年,世界衛生組織公布數據顯示,在全球登記PM指數的國家所覆蓋的59億人口中,有超過45億人生活在PM濃度超過安全水平2倍的空氣之中。霧霾問題早已被多個國家專家學者證明是威脅人類生存的重大空氣問題。近年來,在醫學上已多次證實長期生活在重度空氣污染的地區,會嚴重加劇心肺疾病死亡的人數。這對幼兒和老年人來說,影響更是即時的。
一些學者也對霧霾影響人們的心理健康做了研究。國外多項研究表明,人的大腦結構會受到空氣質量的影響。長期生活在嚴重的霧霾天氣下,人們更容易產生煩躁、焦慮、抑郁等消極情緒。
2.對農業、工業生產的影響
2016年7月,我國科學院多名學者在美國《科學報告》雜志上發表了一項新的研究成果:生態系統會受到霧霾的影響。我國主要產糧區,華北平原、長江三角洲、四川盆地等地區受霧霾影響光照平均降低28%-49%,致使產量平均下降2%-8%。另外,霧霾的直接表現便是空中顆粒物的增加,這些顆粒物會影響光照,同時附著在農作物上會影響其正常生長。對于工業企業,尤其是排放污染物的企業,在近些年生存艱難,甚至破產。面對一層層壓力,當地政府多令其停產整改,就實際了解,冬季地方工業企業多夜間作業,以避免檢查。
3.對交通運輸業的影響
2017年1月,北京連續多日霧霾,致使高速大面積封閉,31條公交線繞行或甩站,部分地鐵降速,北京機場因霧霾而延誤取消航班近170架次,50多次航班被迫”盲降”。在霧霾的影響下,不僅浪費了旅客時間,而且嚴重影響正常的貿易運輸,進一步影響市場上商品的供需,其結果必然是價格的波動。由此帶來的經濟損失不僅局限于運輸成本上,同時還有貨物的質量損失,人們出行的機會成本等。
4.對人類勞動生產率的影響
《美國經濟評論》雜志曾經刊登過一篇論文,主要是研究臭氧污染對農場工人的生產率的關系。研究結果表明,工人的生產效率會因臭氧污染而下降。該論文作者提出:環境污染會損害人類的健康水平,治理污染的努力實際上應該被看作是一項人力資本投資,進而是促進經濟發展的措施(Zivin and Neidell,2012)。廈門大學羅進輝教授與合作者進一步考察空氣污染對證券分析師的生產率的影響。結果表明,處在空氣污染更嚴重城市的分析師其工作效率,工作任務完成的準確性與空氣質量更好的地區相比較低。
四、結語
穹廬之下,概莫能外。霧霾經濟的興起帶來的不僅僅是表面GDP數字的增長,更多是對人們衣食住用行,實實在在的影響。我們決不能只看到其帶來的產業發展,而沾沾自喜,更應該明白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絕不是靠“霧霾”來促進的。霧霾的消極影響早已超出其帶來微薄的積極影響,帶來的損失是不可估量的。霧霾治理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各方面不斷努力,而不是貪求一時的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