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佩平
摘要:案由:關于抓好旅游商品開發,促進全域旅游大發展的建議。近年來,我縣深入實施“雙突破雙驅動”戰略,全域游創建深入推進。2017年,年接待游客22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240億元,分別增長12%、28%。隨著我縣旅游產業的提質升溫和旅游人氣的不斷攀升,與旅游相關的住宿、餐飲、交通等行業發展較快,但作為旅游產業重要組成部分的旅游商品開發相對滯后。在旅游產業由“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轉變的今天,適應旅游產業做大做強的發展需求,務必加大旅游商品的開發力度。
關鍵詞:旅游商品;開發;發展
中圖分類號:F59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5-0496-01
一、我縣旅游商品開發現狀
近年來,在旅游業迅速發展的帶動下,我縣旅游商品開發初具規模,逐步形成了以海鮮制品、海島鴨蛋為主流,以象山紅美人、新橋枇杷等果品為時令旺銷產品,以鐵皮楓斗、竹根雕、剪紙、船模、農民畫、針織衫等為代表的地方特色旅游商品,涵蓋水產品、農產品、工藝品、滋補品、食品、服飾等六大系列,涌現出了蘭洋水產、金宏水產、超星海洋生物、鴨妹子、楓康生物等一批實力型加工企業,為旅游購物市場奠定了良好基礎。象山保稅區團隊購物商場、象山影視城出口商場、開元大酒店漁老大購物商場等已形成規模效應,品種多、游客大、效益好。
二、我縣旅游產品開發存在的不足
1.旅游產品市場帶動產業鏈的作用有限
象山旅游產品市場目前主要仍局限于省內,以短途游客和上海游客為主,省外和國外市場的影響力不足。針對這部分的潛在客源,旅游產品的宣傳、促銷與新產品開發手段較少,導致產品品牌的影響力有限。再加上缺少拳頭產品、核心產品、主力產品、優勢產品,導致缺乏產品號召力,帶動產業鏈的作用有限
2.旅游產品開發水平偏低且影響力不足
象山旅游市場薄弱,規模也小,這跟象山旅游產品起步晚,沒有重視其帶動效應有關。旅游商品模式還在探索階段,政府、市場,企業等主體的角色分配,旅游商品的知名度打造方式方法、旅游產品的外觀設計與品質保障等,都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開發水平偏低導致旅游產品無法滿足不同群體的消費需求,使得旅游產品氛圍不濃、IP熱點不夠、品牌影響力等問題依然嚴峻,
三、象山旅游商品產業的發展建議
1.形成共識,加大旅游商品的開發力度
目前,我縣旅游商品總體來說是資源豐富但產品開發力度不夠,市場空間巨大但產業鏈條拉伸不長,行業發展前景看好但政策扶持力度不大,旅游購物比重僅僅徘徊在7%左右,遠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因此,在加快旅游產業發展的同時,應高度重視旅游商品開發。政府、企業、平臺多方共同推動旅游商品的開發力度。
2.明確我縣旅游商品的產業定位和市場定位
目前,我縣旅游商品類型很多,有吃的、有看的、還有穿的,但沒有形成一個主導的產品和產業,游客不知道要買東西,什么的東西讓他值得帶回家。海產品是我縣最具特色、最有基礎的旅游商品,游客認知度較高。但是在我縣的旅游商場內銷售本地產的海產品比重不高,很多都是舟山、寧波生產的。據了解,我縣的海產品加工企業注重傳統市場開發,旅游市場想去做但沒有實實在在的去研究和投入。旅游市場的空間很大部分都是外地企業占領,作為海產品的原產地應該也是有很大的空間和發展余地。因此,建議我縣進一步明確海產品作為旅游商品重中之重去抓,除傳統市場外,開發好旅游市場,圍繞旅游市場的要求真正的投入資金、設備和研發。
3.找準方向,提高旅游商品的開發水平
我縣旅游商品開發還處于起步階段,要堅持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開發,找準方向,重點抓好海產品的開發。一是強化品牌意識,品牌就是市場的名片,我縣很多海產品已經設計并注冊了一批商標。加大品牌的推廣,結合旅游景點的營銷策劃,通過旅游節會、媒體、網絡、戶外廣告、加大宣傳推介力度,擴大旅游商品的知名度。二是要開展品牌創建活動。定期舉辦旅游商品的展銷活動,組織開展十佳品牌評選活動,并加大對一些商品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三是要加強質量監測。對食品類商品嚴把質量關,建立定期監測制度,確保放心安全。四是在設計上上水平。旅游商品包裝設計水平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外表美觀。二是便于攜帶。旅游商品必須體現“小、輕、快、靈”四個字,易于攜帶便于保管,關鍵還是價格相對低廉。三是生態環保。盡量采用綠色包裝材料,極大限度地減少包裝物廢棄后對環境的污染。
4.產銷互動,形成一體化產業鏈
生產的產品要適合旅游消費市場,抓住游客的心理。生產企業與銷售渠道建立長期溝通互動機制,定期交流市場反應情況,生產企業應根據市場反應情況及時研究,投入研發和技改資金,生產出當下游客的需求。政府部門根據技改的投入和實效,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5.助推農產品轉化為旅游地商品
我縣“象山白鵝(活體)”“象山白鵝(加工產品)”“象山大黃魚”“象山梭子蟹”“象山紫菜”“南田泥螺”“象山柑橘”等7個獲得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農產品,優勢非常明顯。急需助推農產品轉化為旅游地商品,培養一批農產品旅游商品生產主體,實施最嚴格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管控機制,提高農產品旅游地商品產業化水平,推進農產品旅游地商品創新創意開發,健全農產品旅游地商品營銷體系,全力打造“海味象山”區域公共品牌。